張玲
曾在縣城西外環(huán)路住過幾年。那時只知道它叫“西環(huán)路”,后來才知道那路還有一個名字——“幸福路”。幸福路,很好的名字,我還曾向他人炫耀過這名字。
每次去油壩老家時,都要經(jīng)過幸福路。到了南郊,沿河走——這條河叫“幸福河”。河的名字居然也有“幸?!倍郑矣悬c(diǎn)驚訝,隨之欣喜,多好的名字啊!人們都是向往幸福的,所以喜歡以“幸?!眮砻挛?。
最初,我以為幸福河的源頭就在我家門前。我家門前有一條從潛河分流而下的小河——干溝。河水清澈透明,青荇隨波起浮,金黃的沙子靜靜地沉淀著,偶爾隨水泛起,與小魚兒戲耍一番。我想,這么美的河一定是幸福河的起源,畢竟它與幸福路那么近!
可是我錯了。幸福河確實是潛河的分支,但不是我家門前的那條干溝,干溝只是眾多匯入幸福河的支流之一。幸福河比干溝寬闊、粗實,窄的地方也有兩米多寬,河水也是清泠泠的。
聽老人說,幸福河是人工挖就的。油壩是圩區(qū),地勢低落,池塘多,河道卻稀少,久干易旱,久雨易澇。每年春天雨水連綿的時候,淺顯的溝渠排水不暢,結(jié)果水澇成災(zāi),農(nóng)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莊稼泡在水里數(shù)十天。因久雨引起釘螺泛濫,吃夠了澇苦的人們又要遭受血吸蟲病的折磨。為了讓村民擺脫血吸蟲病的傷害,讓莊稼安生地成長,油壩鄉(xiāng)人民公社便聯(lián)合原梅城鎮(zhèn)人民公社及當(dāng)?shù)卮迕?,一邊加?qiáng)防疫治疫,一邊改善本地的水質(zhì),降低地表濕度,依托廢棄的古河道開挖直通南北的大河道——幸福河。那是1958年,正值“大躍進(jìn)”時期。人們咧嘴笑了:“期盼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幸福河一年四季都在細(xì)細(xì)流淌。青草茂盛,鯽魚鮮嫩,成群的花白色蘆花鴨叭嗒著大扁腳丫,一搖一晃地走在河岸上,還不時地停下腳步,啃食著嫩綠的水草,發(fā)出“嗦嗦”的聲音,再“撲通”一聲跳進(jìn)河里,自在地游弋。它們時而翹著尖尖的屁股,埋頭到水里覓食;時而高興地將黃色的扁嘴張得很大,沖著天空上的白云嗄嘎大叫……牧鴨人不時揮動起長竹篙,竹梢上拴著的花布條便在空中一抖,抖成一條弧線,嚇得散開覓食的花鴨們搖晃著肥臀聚攏起來。一陣喧鬧過后,又傳來“沙沙”的啄食聲。
看著那些鴨子,老公眼里泛起回憶的光亮,說:“小時候,媽媽也養(yǎng)殖了很多牲畜,有雞、鴨、豬,還有狗。我每天都要到塘里摸螺螄給鴨子吃,還要割‘豬菜。那時候家家都要割野菜給豬吃,屋前屋后都割盡了,就到塘里拉水浮蓮給豬吃。我還去幸福河那邊割過野菜,當(dāng)時幸福河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寬?!?/p>
幸福河離姑媽家很近,姑媽家的老屋后面就是幸福河。第一次去姑媽家的時候,感覺像是到了江南古鎮(zhèn)。碎石子與小石條鋪就的小路窄窄的、長長的。小路兩邊,參差不齊地排列著低矮的老屋,殘損的白石灰墻透出煙黃色的土磚。幾根古老的木柱子支撐著兩扇小木門,風(fēng)吹過,會發(fā)出“吱呀”的呻吟。陳舊的木門多是開著的,里面黑暗暗地陳列著粗糙的方桌、長凳。也有人家的門是鎖著的,那老式銅鎖橫亙在暗黃色甚至有點(diǎn)臟的門上,讓我有了更多想象的空間——那屋子里是不是比前面的人家要亮堂些?堂軒的案幾上是不是刻有繁復(fù)的花紋?
癟嘴的老太太閑坐在門前的小竹椅上,茫然地看著日頭慢慢從東爬到西,看著裊裊炊煙從黑色魚鱗瓦的煙囪里冒出來。那煙遇到毛草便燃燒起來,蹦出幾絲火星,于屋頂上糾纏著、舞動著,隨之舞動的還有瓦片上的野草。
即使有陽光透過屋頂上的明瓦照射進(jìn)來,姑媽家的屋子仍是陰暗的。推開后門,豁然的敞亮讓人驚喜——陽光無拘無束地灑下,寬闊的幸福河也呈現(xiàn)于眼前。
幸福河岸邊是有樹的。濃蔭蔽天,橫枝飄逸,枝葉輕觸水面。有風(fēng)吹過時,疏影暗動,引魚兒四散逃匿,驚起水面漣漪蕩開。
幸福河的魚尤為壯實。老公說他小時候常常在姑媽家的后院里釣魚。他說:“一根竹竿,一截尼龍線,一個細(xì)鉤子,幾粒鵝毛桿子做的魚漂,幾根菜地里挖的‘紅黃蚓子(蚯蚓),就是釣魚的所有裝備。我擅長守,一守就是一下午,總會釣到大魚?!蔽矣幸舛核f:“那時候的魚多,呆傻又貪吃,所以才會被你釣到?!彼憧傄c我爭辯一番。其實我是知道他的釣魚技術(shù)的,我釣魚還是與他學(xué)的呢。
前些年,老公總會到姑媽家附近去釣魚,他說姑媽喜歡吃魚,要讓姑媽嘗嘗鮮。去幸福河釣魚的時候,媽媽也總是囑咐我們帶點(diǎn)油條、蛋糕什么的,讓姑媽“搭搭嘴”。有時我們便帶上她們一道,在河邊走走看看,讓她們姑嫂在一起說說話、聊聊天,打發(fā)打發(fā)清閑的日子。姑媽也期盼同我們一起,畢竟孩子們都在外忙碌著,少有空閑一起相處。
日子一天天過去,姑媽離開了人世。自姑媽去世后,老公便不再去幸福河釣魚。即使去了,也是為了去看老姑父。
姑父是個退休的老校長,可他沒有校長的派頭。憨厚隨性的姑父最大的喜好就是抽煙。他常常獨(dú)自坐在家門口的矮凳上,一口接一口,一支接一支,點(diǎn)燃的煙在他的指間明滅,兩根夾著香煙的手指也變得硬黃。有時候煙灰留得很長了,他也不彈。長長的煙灰支撐不住,順著指間滾了下來,落在衣襟或是褲子上,衣服瞬間就被燙了一個洞。直到看到衣服冒起青煙,姑父才慌張地站起身,拍打衣服上的煙灰。姑媽看到這場景,總會責(zé)備他:“你這死老頭,又將衣服燒壞了!”姑父現(xiàn)在頭發(fā)白了許多,卻很少因抽煙燙壞衣服了。
后來,媽媽因房子拆遷搬到了東店居住,東店就在幸福河邊,這就使我與幸福河有了更多接觸。
春天來了,油菜花在田野上洋洋灑灑地開著,金燦燦的,鋪天蓋地,醉人的芳香充盈在人的心田間。幸福河左邊的花香飄向右邊的天地,右邊的濃郁又隨著風(fēng)向左邊覆蓋,它們似乎要爭個高低。那些花甚至攀到馬路邊,似欲拽行人衣襟,真是惹人喜愛。
金黃之間,偶有一樹粉桃鑲嵌,藍(lán)天與黃菜花之間就有了一個銜接,那粉色也緩沖了艷黃帶來的視覺沖擊。綠樹,菜花,粉桃,藍(lán)天,絢麗地倒映在幸福河里,驚艷了河里的魚兒,看呆了河上的小橋——那半圓的橋洞,仿若一只只大眼睛,驚喜地瞧著這多彩的世界。
“昨夜雨疏風(fēng)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崩钋逭盏囊皇仔×顟?yīng)了幸福河兩岸的景色。一場春雨過后,河兩岸的油菜已是“花容倦怠,唯有籽盈盈”。那些飽滿的菜籽沉了臂膀,重了腰背,沉甸甸的。坡上屋前的新竹青翠欲滴,婆娑綽影,可用“露滌鉛粉節(jié),風(fēng)搖青玉枝”來形容。被河水滋潤的綠竹,有著“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的品質(zhì)。其實君子不君子的倒也無所謂,重要的是那些翠竹讓兩岸的人民多了些生計。夜里,田間辛勤勞作后的姑娘嫂子們,三五個聚在一起,一邊團(tuán)坐在竹涼席上編織,一邊拉著家常,歡聲笑語,也不覺著疲勞。
編竹涼席是在陰雨天打發(fā)時間的最佳方式。姑娘們盤著腿坐在堂軒中央,拿著精細(xì)的黃竹篾絲,就著明瓦上灑進(jìn)來的白光,聽著雨聲,細(xì)細(xì)地編織起來,似是將屋外的風(fēng)雨、屋內(nèi)的小曲也編進(jìn)了席子里去。人人都說幸福河邊的涼席最好,用料考究,做工精細(xì)。有心人將這涼席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舒席。用“舒”字是因為潛山在北宋時叫“舒州”,王安石還在舒州任了三年通判。
油壩是魚米之鄉(xiāng),也是舒席盛產(chǎn)之地。新農(nóng)村的建設(shè)讓人們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似乎印證了當(dāng)初人們的預(yù)言:修了幸福河,喝了幸福河里的水,人們定會幸福??赡赣H有不滿,她覺得幸福河的水清甜,東店小區(qū)的環(huán)境也好,可就是住的人少了,冷清,她不太喜歡。其實我也有同感。小區(qū)安靜,房子也好看,只是那徽派風(fēng)格的建筑透著落寞傷感。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了,少了些熱鬧。不過慶幸的是,小區(qū)里有位老姨與母親要好,她們相互關(guān)心照顧,還常常相約去幸福河邊散步說話。只是現(xiàn)在,母親走了,落下了孤單的老姨。不過,高鐵站很快就要在東店邊建起了,到那時,冷清的小區(qū)定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幸福河邊散步的腳印會越來越多,住在東店小區(qū)的那位老姨,也不會再形單影只。
前不久,我又沿著幸福河走了一次。陽光輕灑,一層晶瑩的薄霜貼在田陌與樹枝之上。路上車水馬龍,黑色的柏油馬路隨著幸福河蜿蜒。河水還是那樣澄澈見底,倒映著田疇里枯黃的稻茬,光禿禿的樹枝在風(fēng)中瑟瑟。
一聲鳴笛驚起數(shù)只寒鴉,掠過幸福河,飛向遠(yuǎn)處。
責(zé)任編輯 墨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