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文平
張朋
生于1918年,卒于2009年。字錫百,生于山東高密。原山東紡織工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張朋藝術有其家學淵源、傳統(tǒng)功底及西方繪畫的基礎。擅大寫意花鳥、草蟲、動物等,兼寫人物、山水。其作品構(gòu)圖新穎、造型夸張、筆墨洗練、形神生動,構(gòu)成自己獨特的風格。有《張朋畫輯》《張朋畫集》《張朋畫選》等出版。
誰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
——尼采《尼采詩集》
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凡·高
應使文藝以人傳,不可人以文藝傳。
——弘一法師《潘天壽論畫》
英國藝術史家哈斯克爾在關注時尚和趣味交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某些在以前被人們忽視或者默默無聞的藝術家,突然在現(xiàn)在某個時間開始被大家贊賞,或者過去名噪一時的畫家在今天逐漸被人們淡忘。回望中國藝術史,這樣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山水大家黃賓虹聲譽的起伏算是近現(xiàn)代典型的例子。在很長—段時間內(nèi),青島的張朋先生也是—位被忽視的花鳥畫大家。隨著20世紀70年代一些名家的推介,以及在北京、濟南等地一系列展覽的舉辦,張朋先生才聲名鵲起。但是我認為當前對于張朋先生藝術貢獻的認識和研究還遠沒有達到其應有的高度,尤其是在張朋先生作品的鑒定、收藏以及年譜、藝術思想等方面有待整理挖掘。本文試圖從時代背景、藝術特色以及精神品格等方面對張朋先生的藝術成就做—個簡要解析。
一、一生心事花鳥中
在能見到的張朋先生有限的照片中,有兩張讓我印象深刻?!獜埮挠谑覂?nèi),大約是晚年的光景,頭戴線織帽子,目光略顯凝滯,眼袋和顴骨上微微松弛的皮膚形成的線條使眼睛更醒目,那目光的后面似乎隱藏了無數(shù)的心事和話語,欲言又止。歲月的滄桑變化都在那一刻短暫地停留,沒有憤世嫉俗,而是充滿了平靜,如同靜水深流的海面,唯有那微微緊閉、上翹的嘴唇在告訴觀者,—個人孤獨地張揚生命力的倔強,冷笑—切凡間的艷俗。他曾有一句題畫詩“孤鶴儀容靜,蒼松骨似龍”,正如畫中的白鶴,即使把頭深深低下,仍舊保持一種平靜的姿容。這或許就是先生的—種倔強。另一張貌似是秋日午后,像是老房子前的一次抓拍。先生面帶微笑,目光祥和,微微張開的嘴邊爬滿了花白胡須,—種脈脈的溫情伴著清澈的陽光灑在臉上。我覺得這兩張照片代表了張朋先生的兩種不同人生狀態(tài),古人講“畫由心生”,實際上,我們也能在他的繪畫里體味到這兩種心緒的折射。
哪一種更接近真實的畫家?我更愿意相信,那張被他稱為戲筆的自畫像(圖1)更接近。這幅畫創(chuàng)作于1973年,畫中先生右手握筆,歪頭略有所思,紙上揮灑著數(shù)道任意東西的筆墨。這張自畫像所傳遞的神情與前面第—張照片略相似,只是在額頭上加了幾道深深的皺紋,畫面背后歪歪扭扭寫了一句詩: “多少心煩事,磨于水墨中?!睆哪撤N程度上說,藝術家的自畫像往往會表達其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張朋先生歷盡滄桑,經(jīng)歷過社會的幾次大變革,19歲①當小學美術教員,直到1978年為外界所知后,調(diào)入青島紡織工學院,當教授。他畫畫沒有師承,成名之前知音稀少,一生清貧,晚年功成名就后卻隱身而退,在他身上有別人無法理解的孤獨和艱辛。畫筆才是他內(nèi)心的獨白,他把一生的喜怒哀樂都傾注在畫面的一花一木、一魚一蟲里。清代王昱在《東莊論畫》中說: “學畫可以養(yǎng)性情,且可滌煩襟、破孤悶、釋躁心、應靜氣。”[1]張長朋先生能夠在各種環(huán)境中寵辱不驚,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切,也可以說這與他在繪畫所獲得的啟迪和領悟不無關系。換句話說,在張朋先生的作品中我們能看到的是人格,看到—個藝術家面對人間冷暖的一種坦然和自我性情的表露。
張朋先生是所謂“在野派四大家”中較為長壽的—位畫家。很大程度上,這得益于他樂觀、謙遜的心態(tài)。這也不難理解晚年獲得社會聲譽時,他拒絕了很多旁人羨慕的待遇。我覺得這種處理的方式是那個時代特有的社會心理,也是—種明哲保身的思維,更是—種處世的智慧。“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毕壬钚械氖侨寮抑愠返乃枷?。因此,晚年的他或許只是為了尋求一種平靜生活,才把名利看得如此之淡,如同他簡潔、清爽的畫面。在紛繁復雜的生活面前,他也是大取大舍地選擇,這是—種超人的智慧。
從以上一個簡短的勾勒中,我們大致看到這樣的—個形象:在張朋的時代,他既不是桀驁不馴、放浪形骸的竹林七賢式的憤青,也不是意氣風發(fā)、滿懷新銳思想的出國留學游子。他只是教書、畫畫,過著最平凡生活的—位敏感的藝術家。他用他的眼睛和內(nèi)心丈量著人生和世界,我們卻發(fā)現(xiàn)越是平凡卻越有感人至深的力量。生活艱辛反而更加彰顯君子品格。即使是“斗室北向暗無光,書幾狹小紙難張”,先生依然有“寡欲清心自長壽,甜來苦去樂無窮”的從容態(tài)度,依然有“極目霜天高”的豪情。②正如馬蒂斯所說: “您想畫畫?那就先割掉您的舌頭,因為從此您只能用筆來表達?!睆埮笙壬前褍?nèi)心的張揚、平淡、艱辛、快樂任意抒發(fā)在繪畫中。所以,今天如果想真正理解張朋先生,還要到他的繪畫中尋找答案。
二、難得功才兼?zhèn)湔?/p>
“有才無功筆墨松,有功無才轍雷同。難得功才兼?zhèn)湔?,近代喜見白石翁。”這是張朋先生贊譽齊白石的—首詩,我覺得用在其身上也非常合適。張朋先生傾心于白石老人,卻能跳出大師窠臼,這與其功才兼具分不開。杜大愷曾評價說:“以花卉言,白石者天下第一人,百年內(nèi)敢言無出其右者。故學白石如入無路之路,步步險絕。而張朋終得絕處逢生,化濃艷為淡逸,以巧取拙,形、色、線,潤澀相濟,酣暢淋漓,與白石勢或不及,然清峻有之。天下之舉白石者眾,得其形神似與不似者,張朋是一人的?!?sup>[2]
相較于齊白石,張朋先生用筆更加迅疾而變化相對較少,給人—種率意、樸拙的味道。他喜歡用直來直去的筆觸搭建畫面結(jié)構(gòu),然后再以飽滿、鮮潤的濃墨或者淡墨調(diào)和節(jié)奏,最后在畫眼處略施粉彩,在筆墨縱橫交錯的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很多偶然的滲化效果,從而使物象帶有某種意象趣味。張朋先生的筆墨技巧離不開長年累月的實踐,也與他藝術修養(yǎng)全面不無關系。青島是一個水彩氛圍濃郁的城市,先生早年就有學習水彩的經(jīng)歷,這—定對他用水、用墨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他的書法初學柳體,后學趙、米、《張遷碑》乃至《淳化閣帖》行草書,又得力于金石篆刻,結(jié)體開合夸張、自然有趣,最終形成行楷與篆隸結(jié)合、樸拙高古的面貌,有白石老人“畫字”風范。正是這樣一種對于用筆、用墨的獨特理解,使他的畫做到了像石濤所說的“用情于筆墨中,放懷于筆墨之外”。
張朋先生的才是一種智慧,這使他的畫放在任何地方都有—種獨特的氣質(zhì)。如果說齊白石在繪畫中融入民間元素而擺脫了傳統(tǒng)的文人畫陽春白雪的局面,形成雅俗共賞的風格,那么張朋先生又把齊白石的畫面向傳統(tǒng)文人畫拉回一步。具體來說,把喜聞樂見更多展現(xiàn)為文人品性的流露。與齊白石繪畫相比較,他的繪畫盡管缺少白石老人廣博深邃、干變?nèi)f化的東西,但是在某些題材上,張朋先生做了更大的拓展,甚至在單個題材的藝術表現(xiàn)力上超過白石老人。其畫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鮮明特征。
首先,就是對筆法的拓展。張朋先生擅長用散鋒,如同用刷子畫出的筆痕,帶有大量的飛白,起筆和收筆之處帶有毛澀的感覺。這樣的筆法本是略顯柔弱、在花鳥畫中不太提倡的筆法。但是張朋先生用這種筆法來表現(xiàn)動物的皮毛質(zhì)感,刷筆輕盈、松弛和粗筆中鋒所呈現(xiàn)的渾厚華滋結(jié)合起來,相得益彰。在他以猴、貓頭鷹等為題材的作品中,我們時常見到這種筆法的運用。
其次,擅長破墨,充分利用不同墨色重疊所形成的水墨分離效果。這種現(xiàn)代水墨中經(jīng)常使用的技法早被先生運用得得心應手。但是與炫技者不同,張朋先生巧妙利用這種水墨效果既表現(xiàn)物體的質(zhì)感,又形成了獨特的筆墨趣味。例如,他在作品《舐犢之情》(圖2)中利用不同層次水墨的分離效果,很好地表現(xiàn)了梅花鹿身上的花紋感覺。在《三鮮圖》(圖3)這幅畫中,他利用分離效果來表現(xiàn)魚鱗,魚肚留白,整幅畫全用水墨,卻讓人感覺光彩淋漓,真有“墨分五色”的效果。另外,他還喜歡用此技法表現(xiàn)遠山的層疊等效果。這些水墨肌理既有強烈的現(xiàn)代感,又能表達出畫家的細膩清感。
再次,眾所周知,齊白石的大寫意花鳥在題材上較之古代有極大拓展,從日?;ɑ艿絼谧鬓r(nóng)具,從生活瑣物到文房器物,可以說包羅萬象。同樣,張朋先生繼承了白石老人觀察生活和自然的習慣,對于一些傳統(tǒng)繪畫中并未關注或者表現(xiàn)不充分的題材進行探索。例如1973年創(chuàng)作的《豐收圖》(圖4),是他在嶗山的寫生作品,滿樹的鴨黃梨子點綴于繁枝茂葉間。這些題材很少出現(xiàn)在前人的作品中。但是張朋先生不管是寫生還是臨摹,都有很強的轉(zhuǎn)化能力。我認為這是個人繪畫天賦所致。正如董玄宰說:“氣韻生動不可學,此生而知之?!庇绕涫菑埮笙壬鷮τ诤镞@—題材的發(fā)展,即使放入整個中國花烏畫藝術史中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他筆下的猴完全脫開舊有程式,情態(tài)各異,個性十足:或獨坐山巔,抬頭遠望;或于松間嬉戲,逍遙自由;或懷抱碩大壽桃,驚恐而望,凝想而思。大筆淡墨勾出四肢動態(tài),濃墨點手指、腳趾,散鋒勾寫胸前毛發(fā),再用胭脂或赭石染色突出眼神。他筆下的猴子既是“江山不倦登臨眼,天地無遙一線涵”的高瞻遠矚英雄(圖5),又是“嗜果貪無足,攀緣與依附”的唯利是圖小人。畫家借助這一載體來表達對社會的認知,也表達出畫家的情懷和胸襟。
最后,是張朋全面的藝術修養(yǎng)。他的畫無論構(gòu)圖還是意境都不落俗套。張朋先生一生用心于花烏畫,但是他數(shù)量舊對較少的山水、人物畫精彩異常,有些在構(gòu)思和筆墨抒發(fā)上甚至超過—般的花鳥畫。在《水清三五鴨》(圖6)這幅山水畫中,畫家利用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了—派田園景象,三個山丘、五株小樹、三只戲鴨和—個汲水人。這或許是那個時代人人皆能見到的場景,除了面積較大、走向不一的幾個墨團和點睛物象,其他都留給空白,極強的剪影效果和構(gòu)成意識傳遞出一種濃郁的詩情。此種氣氛的營造會讓人聯(lián)想到白石老人《十里蛙聲出山泉》的意境,我們不禁嘆服張朋先生的敏銳和智慧,如果沒有熟練的筆墨技巧和過人的才華、天賦,絕不會有此絕妙的創(chuàng)造。先生曾畫《大壽圖》(圖7),畫面中—鶴、一石、一靈芝,石頭由濃而淡,直至飛白,幾乎占據(jù)二分之一的空間。仙鶴曲頸引吭,整個頭埋在石頭之中。如同達摩面壁,整個畫面給人—種壓抑之感。但是在這種氛圍中,鶴的眼神顯得更加堅定、深邃。畫家的處理可謂巧妙而有創(chuàng)造性,此非大才不可以得此佳思。
張朋先生的每張畫皆是慘淡經(jīng)營,因此極少有重復、草率之作。與山水大師傅抱石相似,盡管作品數(shù)量少,但耐讀。他曾自作詩:“年華十二留丹青,六五衰翁太瘦生。墨跡三干兒永寶,—生心血筆中情?!笨梢娤壬鷮ψ约旱淖髌肥鞘挚粗氐?,把這些傾注了情感的畫作看作是—生的心血。
三、居高聲自遠
近代畫家陳師曾在《文入畫之價值》中說:“所貴乎藝術者,即在陶寫性靈,發(fā)表個性與其感想。而文人又其個性優(yōu)美,感想高尚者也,其平日所修養(yǎng)品格,迥出于庸眾之上。故其于藝術也,所發(fā)表抒寫者,自能引入入勝,悠然起淡遠幽微之思,而脫離一切塵垢之念?!?sup>[3]他所強調(diào)的文人品格是文人最為看重的東西,從陶淵明表達“倚南窗以寄傲”開始,能進入文化核心的文人墨客,無不是在精神表達上淡泊名利、高標逸致的巖穴上人,因為文入畫本質(zhì)在于以藝載道。徐渭、八大山人所開創(chuàng)的大寫意的意義就在于充分表達人的個性和思想。因此,我們在欣賞他們的藝術的時候,也可以說是和—個高貴的靈魂對話。
面對生活中的矛盾,張朋先生選擇的是不爭,而內(nèi)心的孤傲是通過藝術作品來宣泄的。他畫的鷹、鶴大多是引頸向天,這些讓我們能夠聯(lián)想到梁楷所描繪的《太白行吟》的形象,自由灑脫,曲高和寡,不愿流俗,李白把內(nèi)心孤傲轉(zhuǎn)化為詩句便是—種舍我其誰的蒙氣。在張朋先生心中也隱藏著這樣一種不羈之氣。“拔地沖天干,居高聲自遠”是先生的—句題畫詩,他曾多次以此題句創(chuàng)作,可見對于此句的喜愛。張朋先生通過入云巨木和居高之蟬,宣揚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大境界。
選擇隱逸,往往是中國文人內(nèi)心的最終歸宿,或者說越是往文化深處走,越會有孤芳自賞的情結(jié),直到變成—株空谷幽蘭、雪中紅梅。正如虛谷在自己喜愛的—方硯臺上的賦詩:“但愿終生伴此石,何愁遲暮老風塵。茫茫本是知音少,自賞孤芳自寫真?!鄙畹钠D辛并不能消磨君子的品格。
從某種意義上講,張朋先生就如同一朵開在島城的孤獨之花,他的精神品格—直激勵后來者。張朋先生最大的貢獻就在于實踐了—個文人的精神理想,甘于寂寞,淡于名利,忠于內(nèi)心,而他的繪畫正是這種意識思想下結(jié)出的果實,他對精神品格的崇尚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所強調(diào)的核心內(nèi)容,也是弘一法師所說的“畫以人傳,而非人以畫傳”的價值體現(xiàn)。
結(jié)語
張朋先生是20世紀下半葉繼承傳統(tǒng)并有所獨創(chuàng)的藝術大家之一。他一生淡泊名利,潛心研究書畫。在晚年,他為島城的書畫贏得巨大的聲譽,并至今不衰。他的繪畫理念影響了一大批島城畫家,諸如隋易夫、孫增弟等。他修養(yǎng)全面,在山水、人物等題材上皆有造詣。他的花烏畫遙承沈周、八大山人以來的文人畫傳統(tǒng),近師吳昌碩、齊白石,并吸收了嶺南畫派的—些精髓,主張金石入畫,畫簡意遠,尤其是對齊白石所形成的大寫意風貌既有繼承又有拓展。從某種程度上說,他是當代北方大寫意花烏—位集大成者。與同時期的花鳥畫家比較,他的畫大氣生動,又不乏個人面貌,詩書畫印有機熔為—爐。當代幾位繪畫大家李可染、李苦禪、吳作人等都對其有很高的評價,著名的評論家陳傳席先生把張朋、陳子莊、黃秋園、陶博吾稱為“在野派四大家”。但是我覺得由于時代環(huán)境的原因,這些評價尚不能完全概括張朋先生的藝術成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發(fā)現(xiàn)張朋先生身上有很多藝術現(xiàn)象值得我們重新思考和研究。比如他的學習模式,他是如何把傳統(tǒng)、寫生轉(zhuǎn)化為個人的風格的?他既沒有經(jīng)過學院教育,也沒有明確地拜師學習。他似乎就在島城這樣—個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默默探索自己的藝術之路,并達到了很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當一個人離群索居,默默探索和踐行—種價值原則時,似乎跟眼前的時尚沒有關系,有時候社會只會把你看成猛獸而不是神靈。但是歷史就像一個凹凸鏡,多少年以后,真正的價值開始重新浮現(xiàn),人們往往才會認識到這種價值的光輝。張朋先生的畫凝練而概括,能直指人心,直抒胸臆。他一生甘于寂寞,甘于平淡,繪畫和人生有機地結(jié)合在—起,進入傳統(tǒng)文化的至高境界。正如趙樸初贊揚弘一法師的話:“無數(shù)珍奇供世眼,一輪圓月照天心?!睆埮笙壬闳缤I仙鸬囊惠喢髟拢螒{風吹浪打,平靜地照耀著海面。不管歷史曾給予他什么樣的評價,他都將永遠給所有的藝術航海者指引方向。
注釋
①關于張朋當小學美術教員的年齡,有19、20和22歲多種說法。張月月1918年生于高密,1935年移居青島,本文采用杜大愷的說法: “19歲始任小學老師?!?/p>
②此句引號中詩句皆來自張朋先生的題回詩。
參考文獻
[1]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5: 83
[2]杜大愷.日暖春花發(fā)物來紙上香:觀撫鶴堂藏張朋畫展[J].美術,1998(2)
[3]陳師曾.中國文人畫之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