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亮
編者按:2018年伊始,安徽美術出版社聯(lián)袂中國國家博物館推出《中華寶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法帖書系(第一輯)》,本刊從2018年第一期開始,陸續(xù)刊登了法帖部分內(nèi)容,受到讀者的歡迎?,F(xiàn)第一輯已介紹完畢,從2018年第十一期開始,本刊將繼續(xù)刊登本書系第二輯和第三輯的內(nèi)容,包含宋拓《顏真卿東方朔畫贊碑》《劉熊碑》、民國拓本《元顯儁墓志》等精良拓本,以及《董其昌行書贈張旭、題盧道士房詩卷》《文天祥草書謝昌元座右辭卷》等珍貴墨跡本,希望廣大讀者能喜歡并提出寶貴意見。
頌壺為西周晚期青銅器,傳世有兩件,規(guī)格、形制、紋飾、銘文基本相同,其中器、蓋完整的一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另一件僅有器身(無蓋),原藏趙之琛、錢水西、莫遠湖,后歸山東省博物館,1959年由山東省博物館調(diào)入現(xiàn)今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中國歷史博物館。此器著錄見于《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編號5.12.1-14.2)[1]、《意齋集古錄》(編號14.10.2)[2]、《奇觚室吉金文述》(編號18.14.2-16.1)[3]、《小校經(jīng)閣金文拓本》(編號4.97.1)[4]、《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二》[5]、《殷周金文集成》(編號09731)[6]、《金文總集》(編號5799)[7]、《殷周金文集成釋文》[8]、《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號436)[9]、《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編號56)[10]、《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收藏集粹》(編號59)[11]、《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編號59)[12]、《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編號22.12452)[13]等處。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頌壺高五十點八厘米、口長二十點三厘米、口寬十七厘米。橢方體,口微侈,口沿內(nèi)折,長頸垂腹,圈足外撇,下有一周寬臺沿(圖1、圖2)。頸部兩側有獸首銜環(huán)耳,獸首卷耳突目,長鼻卷成旋渦狀,雙環(huán)布滿流云紋(圖3、圖4)。頸部主體紋飾為波帶紋,“U”形空白器表鑄出一組三只簡化龍紋,基本呈左右對稱,頸腹間橫向一道凸棱(圖5)。腹部飾雙身龍紋,兩條卷曲的龍身相互交繞,于正面共用一高浮雕龍頭,龍身另—尾于壺側面為回首狀龍首,正面與側面的龍交纏形成完整的循環(huán)閉合,主題紋飾下側有一組簡化的夔龍紋(圖6至圖8)。圈足飾并列式垂鱗紋(圖9)。與之形制相近的有1968年河南新鄭瑞灣出土的交龍紋壺[14]、2003年陜西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的兩件單五父壺[15],單五父壺雙耳作三層龍首形,頸部環(huán)帶紋比頌壺頸部轉角更陡,圈足為帶目竊曲紋。
頌壺口下內(nèi)壁鑄有銘文一百五十字(圖10至圖12)。內(nèi)容是幽王三年五月的甲戌日,王在周人康宮的昭王之廟,清晨,王來到太室,宰引作為頌的右者,尹氏授予虢生(此人母舅家為虢氏)周王冊命的文書,王宣史官虢生冊命頌:命頌管理成周的二十家商賈,監(jiān)督管理新到的商賈,所得收入為王宮支出使用。賞賜頌衣緣有黼紋的赤黑色禮服、紅色的蔽膝、朱色的大帶,配有鑾鈴的旗幟、轡及帶鑣的馬銜,命頌做好自己的職事。頌行叩拜禮,攜帶著冊命文書退出后返回,向王獻瑾璋。頌贊頌王的美德,為祭享父親龏叔、母親龏姒鑄造了這組尊貴的壺,追悼紀念祖先的善德,祈求安康歡樂,神明全力保佑,官祿亨通,命運長久,萬年長壽,做天子賢明之臣,善終,讓子子孫孫永遠寶用。
朱鳳瀚將頌壺歸于西周第五期,這一階段流行的形制有方橢圓形腹壺與長頸圓腹壺,特點是腹最大徑均靠下,有傾垂之勢[16]。張懋镕認為頌器作于幽王三年,很大的論據(jù)是陜西眉縣楊家村窖藏銅器中逨鼎(圖13)作于“宣王四十二、四十三年”,而負責管理虞林以供宮中之用,與頌管理商賈廿家并監(jiān)督管理新到商賈的職官相近,推測為職官世襲的兄弟行,幽王三年與宣王四十二、四十三年相隔十年以內(nèi),根據(jù)單五父壺(圖14)與頌壺在形制、紋飾方面的相似也可以推斷為時間極接近的同期銅器[17]。
頌器除此對壺,傳世的還有頌鼎三件[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銘圖》編號02492[18];上海博物館藏,《銘圖》編號02493[19](圖15);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銘圖》編號02494[20]];頌簋六件,另存世頌簋蓋兩件[分別為①原藏張廷濟、沈仲復、端方,后收入美國納爾遜一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銘圖》編號05390[21],但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金文數(shù)據(jù)庫》載“經(jīng)科學測試結果此器為清代晚期鑄造”;②原藏方蓮卿、王夢麟、姚觀光,《銘圖》編號05391[22],實物下落不明,僅存拓本,可知器蓋俱全;③原藏劉喜海,現(xiàn)藏山東省博物館,《銘圖》編號05392[23],器蓋俱全(圖16);④原藏劉鶚,后歸馮公度,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銘圖》編號05393[24],失蓋;⑤《銘圖》編號05395[25],最早著錄于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卷六》,實物下落不明,從所存銘文拓本來看,僅存器身或蓋;⑥原藏吳式芬,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銘圖》編號05397[26],僅公布一張銘文拓本,疑僅存器身或蓋;⑦原藏顧壽康、鄒安,現(xiàn)藏日本兵庫縣黑川古文化研究所,《銘圖》編號05394[27],僅存蓋;⑧原藏陳介祺、姚觀光、劉體智,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銘圖》編號05396[28],僅存蓋];頌盤—件(《銘圖>編號14540[29],聞宥落照堂藏盤銘拓本)。頌器涵蓋了食器、酒器、水器,當為一人同時做出的一組銅器,諸器除個別銘文寫法略有差異,內(nèi)容基本相同。
頌器中的鼎素面,雙直耳,半球形深腹、直口圓底,蹄足,口下飾兩道弦紋(圖15);頌簋沿口鼓腹,獸首雙耳,下有垂珥,圈足下有三個獸面象鼻形足,隆起的蓋上有圈狀捉手,蓋上和器腹飾瓦溝紋,蓋沿和器口下飾竊曲紋,圈足飾并列的垂鱗紋(圖16);兩類頌器都有鮮明的西周晚期特點。
頌壺的銘文鑄造于內(nèi)壁三側,大部分字在邊線凸起的方格內(nèi),也可以看到第二列“霸”,第八、九列的“賈”字等打破了方格的界限(圖17、圖18)。李峰認為青銅器銘文刻方格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控制內(nèi)壁的弧度,讓文字能夠在弧面上縱橫對齊,尤其是刻制長篇幅銘文時非常有必要。關于銘文的鑄造技術,李峰基于對眉縣新出逨盤、單五父方壺及故宮藏頌鼎等青銅器銘文技術的考察,提出“嵌入法”銘文制作工藝的新觀點:第一步,做模;第二步,翻外范和底范;第三步,做假內(nèi)范;第四步,刻方格;第五步,提取假外范;第六步,刻字;第七步,做內(nèi)范;第八步,組合待鑄[30]。
西周金文的發(fā)展—般分為三期:西周早期前段金文字體多少保留商代晚期子遺,帶有濃厚的象形意味;西周中期以后金文布局趨于規(guī)范,較為注意線條的粗細和字體結構的比例;到了西周晚期,金文排列更為整齊,字形典雅[31]。
目前傳世著錄頌器有十二件(頌簋六件、頌鼎三件、頌壺兩件、頌盤一件),盡管每件青銅器上銘文內(nèi)容大致相同,字體風格的差異還是較為明顯,目前所知的數(shù)萬件青銅器中(包括一起出土且器形相似的成套青銅器),尚未見銘文一模多范、批量生產(chǎn)的現(xiàn)象[32]。與原藏李香巖、費念慈后藏于上海博物館的頌鼎銘文相比較,頌壺銘文有自己的特點。頌壺第二列第七字“康”(圖19)與頌鼎“康”(圖20)相比,起首兩畫直筆略有弧度,包裹下方四點的主筆弧畫左右兩側收筆處向外自如伸展,書寫更自然從容;頌壺第五列第三字“廷”(圖21)與頌鼎“廷”(圖22)相比,左側弧畫起筆和收筆處書寫痕跡明顯,右側主筆直畫起筆處弧筆自然,與左側主筆弧畫相呼應;頌壺第六列第六字“虢”(圖23)與頌鼎“虢”(圖24)相比,書寫更為大膽,除了短畫,每一筆畫幾乎都有弧形,左側豎直筆與右側主筆豎畫相映生輝,各筆畫組合疏密有致,造型感極強;頌壺第十五列第五字“魯”(圖25)與頌鼎“魯”(圖26)相比,結體更為修長,上下中間部分兩側豎筆未包裹,使得中間筆畫更活潑,與縱向起筆弧度較大的豎畫相呼應,而頌鼎“魯”則更顯得大氣莊重;頌壺第十六列第五字“尊”(圖27)與頌鼎“尊”(圖28)相比,字的左右構件距離更遠,右側構件上中下三部分差異明顯,中部“酉”部分更突出,使得整個結字穩(wěn)重不失跳躍。
陜西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單五父方壺乙( 2003MYJ:19)壺口內(nèi)側有銘文四行十九字,銘文由凸起的細線印格相間,蓋上有銘文四行十七字。頌壺銘文中第十七列第六字“壺”(圖29)與單五父方壺乙蓋上銘文“壺”(圖30)相比,筆畫更自然,弧畫的轉折更圓潤;頌壺第二十列第二字“年”(圖31)與單五父方壺乙器身口內(nèi)“年”(圖32)相比,更富動勢,橫畫并未追求左右對稱,最后一筆往右下方延伸出約整個字的三分之一,極為夸張。相同窖藏出的逨盤( 2003MYJ:10)盤底有銘文二十一行,每行十七至十九字不等,共三百七十二字。頌壺第十列第二字“易”(圖33)與逨盤“易”(圖34)相比,左側三筆短畫與右側構件相傾倚,逨盤“易”字則更注重平衡;頌壺第十五列第一字“天”(圖35)與逨盤“天”(圖36)相比,第一橫筆更粗渾,比其他筆畫更醒目,豎筆較短,比例勻稱,結體嚴密;頌壺第十五列第四字“顯”(圖37)與逨盤“顯”(圖38)相比,左側構件所占比重更大,明顯傾斜,右側構件上部緊靠左側,下部最后一筆延伸至整個字的底部,支撐了整個字的重心。
與相同時代青銅器的銘文相比,既可以看到其本身典型的布局整齊、字形典雅的特點,同時頌壺的銘文筆畫多變、單字結體不拘泥古板、跳躍生動,有較強的象形性,自身具有鮮明的書法藝術特點。頌壺銘文書法分析
(一)單字筆畫
1.點畫。第十列第二字“易”左側為三個斜點,快捷沉實(圖33);第十五列第一字“天”第一筆橫點凝重渾樸(圖35);第十七列第—字“母”豎畫兩側各一豎點,短促輕盈(圖39)。
2.直畫。第一列第二字“三”橫畫直入直出,毫無滯留(圖40);第二列第四字“王”(圖41)豎畫剛挺,最后下方橫畫左側有起筆的痕跡,收筆處則較含蓄,這在第三、六、七列的“王”字上都能看到;第四、五列第一字“立”(圖42)由數(shù)筆短畫寫成,每筆短促傳神,形象生動,最后一筆長橫畫靜穆沉著。
3.弧畫?;‘嬍墙鹞闹谐3霈F(xiàn)的筆畫,也最能體現(xiàn)金文的結構感和形式美。第五列第三字“廷”(圖21)由連貫的右側豎筆和下方橫筆部分包裹,兩筆的弧角轉折連貫,右側豎筆起筆較輕,進而往右下方行筆,調(diào)鋒后直下,富有節(jié)奏感;第六列第五字“史”(圖43)最后弧畫收筆時有微小而含蓄的波磔,這到后來的隸書中變得更加夸張;第一列第三字和第二十列第二字“年”(圖31)有較多弧畫,第一筆起筆弧的轉折較快,收筆的時候又較為靜斂。
4.環(huán)畫。篆書中沒有折筆,都由弧畫呈現(xiàn),環(huán)畫是由數(shù)筆弧畫圍成,相當于楷書中的口或口。第三列第三字“旦”(圖44)中的環(huán)畫上部弧畫較為平緩,下側弧畫左右連接上部,弧度較大,呈“U”形,整體略偏扁;第十五列第二字“子”(圖45)環(huán)畫呈扁橢圓,上下弧畫封閉銜接;第二十列第五字“畯”(圖46)左側“田”字略方,可能由四筆弧畫圍成。
(二)單字結體
1.單一結構結體。此類篆書筆畫銜接密切,整體性強。第一列第五字“月”(圖47)、第十列第四字“玄”(圖48)、第十三列第三字“冊”(圖49)、第二十列第六字“臣”(圖50)等都是如此。
2.上下結構結體。此類篆書主要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既要避免上下僵化又須保持結構的平衡。第二列第一字“霸”(圖51),上部的“雨”較小,下部左側“革”豎筆往左下伸出較長,下部右側“月”橫向又占較大比例,結構夸張;第九列第二字和第十列第二字“司”(圖52)的上部明顯大于下部,形成明顯的差異;第九列第五字和第十列第五字“賈”(圖53)則較為規(guī)矩,上下比例適中,結體平正。
3.上中下結構結體。此類篆書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能夠看到縱向所占空間較大,單字出格的情況較常見,相對筆畫多而結構不好控制,為了更好地結體,能夠看到此類篆書中有主要筆畫構件支撐:第十五列第五字“魯”(圖25)的主筆畫為變形為弧畫的豎筆;第二十列第四字“壽”(圖54)的主筆畫為中間橫短豎長的弧筆畫;第十六列第五字、第十七列第二字“龏”(圖55)的中部左側的“月”和右側弧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字的結構。
4.左右結構結體。此類結構篆書由左右兩部分組成完整的字,組合時有左主右輔(第九列第一字“監(jiān)”,圖56)、右主左輔(第四列第五字“頌”,圖57)、左右并列(第四列第七字“門”,圖58)三種情況。
5.左中右結構結體。這類篆書由左中右三部分組成,頌壺銘文中“御”(第九列第一字,圖59),三部分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左側的直畫和右側的弧畫又略有呼應。
6.上包下結構結體。這類篆書命名由其外形定名,上半部分筆畫夸張地在兩側向下方延長,將下部篆書構件包住,增加字體的完整性。第二列第六字“周”(圖60)下面的“口”被兩側豎畫包住,豎畫左右向外下延長;第三列第二字“宮”(圖61)的寶蓋將下方構件完全包住,兩側向下延伸到構件下方。
參考文獻
[1]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10卷[M].清嘉慶九年(1894),自刻本
[2]吳大澂.愙齋集古錄[M].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
[3]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20卷[M].石印本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
[4]劉體智.小校經(jīng)閣金文拓本:卷四[M].北京:中華書局,2016: 801-810;小校經(jīng)閣金石文字:引得本(二)[M]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9:801-810.
[5]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北京:中華書局,1983: 1261-1262.
[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122-5124.另頌壺蓋銘文見第5125-5127頁(編號09732).
[7]嚴一萍.金文總集[M].臺北:臺灣藝文印書館,2015: 3235-3237另頌壺蓋銘文見第3238-3239頁.
[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釋文:第五卷[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469-470.另頌壺蓋見第471頁.
[9]上海博物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編寫組.商周青銅器銘文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275.
[10]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56-57.
[11]呂章申.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收藏集粹[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4: 124-125.
[12]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2015: 239-243.
[13]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2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30-432.
[14]楊寶順.新鄭出土西周銅方壺[J].文物,1972,(10):圖一、圖二.
[15].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寶雞市考古工作隊,眉縣文化館·楊家村聯(lián)合考古隊.陜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發(fā)掘簡報[J].文物,2003,(6):4—42;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寶雞市考古研究所,眉縣文化館吉金鑄華章:寶雞眉縣楊家村單氏青銅器窖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65-166,175-176.
[16]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309-1328.
[17]張懋镕.幽王銅器新探[J].文博,2005,(1):4-9.
[18]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73-375.
[19]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76-377.
[20]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78-380.
[21]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4-186.
[22]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87-189.
[23]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0-191.
[24]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2-193.
[25]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6-197.
[26]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00-201.
[27]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4-195.
[28]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1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98-199.
[29]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25[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97-598.
[30]李峰.西周青銅器銘文制作方法釋疑[J].考古,2015,(9):78-91.
[31]叢文俊.中國書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175-192;田率金文字體演變淺析:以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為中心[J].書畫世界,2015,(1):4-20.
[32]李峰.西周青銅器銘文制作方法考釋[J].考古,2015,(9):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