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飛 劉烈發(fā)
摘? 要:根據(jù)白羽肉種雞的特點,結合生產實際,論述了白羽肉種雞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要點,提出空舍準備、育雛舍加溫等各項育雛前準備工作的具體要求,重視進雞前和進雞后的細節(jié)管理,強調飼喂管理、環(huán)境控制管理及保持良好均勻度的重要性。在疫病防控工作中,通過建立完善生物安全體系,提高種雞群健康水平,進而取得較好的生產成績。
關鍵詞:肉種雞;飼養(yǎng)管理;環(huán)境控制;均勻度
中圖分類號:S831.4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9)01-0040-04
我國白羽肉雞產業(yè)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三十多年來通過引進國外優(yōu)良種源(主要有愛拔益加、羅斯和科寶等),白羽肉雞產業(yè)取得了快速發(fā)展,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三大白羽肉雞生產國之一。育雛期是白羽肉種雞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基礎階段,由于種雛自身器官及免疫系統(tǒng)處于發(fā)育期,各項機能尚未健全,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科學地調整生活環(huán)境,降低育雛期間的死淘率,提升雞群整體抗病能力。育雛成功與否會對以后肉種雞的生產性能產生重要影響,為了取得理想的生產成績,白羽肉種雞育雛期應做好如下管理工作。
1? 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1.1 空舍準備
在上一批種雞淘汰后,及時清掃消毒雞舍內外環(huán)境,用高壓水槍徹底沖洗雞舍1遍,加消毒水全面沖洗消毒2~3遍,雞舍內的所有工具設備設施必須經過徹底的沖洗消毒。在引進種雞前約15 d,在育雛雞舍做一次高錳酸鉀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作用時間3 d~5 d。在進雞前應打開通風設備將甲醛氣體排出,因為甲醛氣體殘留會對雞群的早期生長速度產生影響,造成均勻度差。
1.2 育雛圍欄準備
根據(jù)雛雞數(shù)量和保溫方法確定育雛的飼養(yǎng)面積,地面平養(yǎng)育雛一般20羽/m2~25羽/m2,用高度為36 cm~46 cm的圍欄圍起育雛區(qū)域,用圍欄以保溫傘為中心圍成圓形,或將雞舍從頭到尾圍成長形的育雛區(qū)域。進雞3 d前,育雛區(qū)域內鋪上10 cm~12 cm厚的新鮮墊料。
1.3 育雛舍加溫
根據(jù)季節(jié)和天氣狀況,一般在雛雞到達雞舍前24 h~48 h,開始對雞舍進行預熱,建議結合暖氣供暖和保溫傘兩種方式進行加溫,將雞舍溫度上升至27 ℃~28 ℃,保溫傘下溫度上升至35 ℃,雞背高度處溫度在? ? ?32 ℃~34 ℃,墊料最低溫度應該達到32 ℃。
1.4 制定飼養(yǎng)數(shù)量計劃
按照進雞數(shù)量制定每棟雞舍飼養(yǎng)數(shù)量計劃,同時確定每棟雞舍圍欄數(shù)量及每欄內飼養(yǎng)數(shù)量,并布置好每欄的開食料盤及飲水器,保證所有雛雞有充足的采食空間和飲水位置。
2? 進雞注意事項
2.1 雛雞入舍
每棟雞舍按飼養(yǎng)數(shù)量計劃放置數(shù)量接近的雛雞,盡可能每棟雞舍飼養(yǎng)的雛雞來源于同一周齡的種雞群,公母雞要分開飼養(yǎng)。小心輕放雛雞,均勻地放置在靠近飼料、飲水的育雛區(qū)域內。如果使用輔助料盤,將雛雞放置在輔助料盤上。
2.2 準確記錄進雞數(shù)
雛雞進舍后,待雛雞安靜下來,統(tǒng)計每棟雞舍及每欄的雛雞數(shù),確保每棟雞舍飼養(yǎng)合適數(shù)量的雛雞。
2.3 盡快喂水和喂料
雛雞放入育雛區(qū)域后,馬上喂水和喂料,有助于雛雞消化道和免疫器官的發(fā)育。延誤雛雞入舍可能會引起雛雞脫水,導致雛雞死亡率增加,影響生長速度。
2.4 計算平均體重
分別抽取5%的公母雛雞進行稱重,并計算出公母雛雞的平均體重。
2.5 嗉囊檢查
通過檢查嗉囊判斷雛雞飲水和吃料情況,進雞6 h~8 h后,隨機抽取雛雞,通過輕輕觸摸來檢查它們的嗉囊,如果嗉囊僵硬,表明雞沒有喝到足夠的水。如果嗉囊腫脹、充滿水分,表明沒有吃到足夠的飼料。雛雞入舍8 h后嗉囊充滿度應在85%以上;24 h后,嗉囊充滿度應在95%以上。
3? 飲水和喂料管理
3.1 飲水管理
常用的飲水器有鐘形飲水器和乳頭飲水器,為保證雞群及時飲水,飲水器與雞的距離不超過3 m。在0~7日齡可以給雛雞提供輔助飲水器,放置在靠近飼料的地方。要經常清洗飲水器,防止積累污染物。及時調整飲水器的高度,既要保持飲水衛(wèi)生,又要確保雛雞平腳站在墊料上就能夠喝到水。建議使用水表來監(jiān)測雞群的飲水量,任何飲水量的大幅變化都應認真查明原因,飲水量的突然下降通常是雞群發(fā)生問題的第一表現(xiàn)。
3.2 喂料管理
至少在第一周,建議使用顆粒破碎育雛料,放置在料盤上喂給雛雞。由料盤向料線的過渡要分步驟逐漸進行,以便雛雞充分熟悉和使用。喂料器的高度要隨著雞群的生長而逐步提高,料線或料桶的高度要保持與雞背同高。雛雞加料原則是少量多次,特別是第一周,要求一天加6次或以上,以保證飼料新鮮。隨著雛雞采食速度加快,適當增加每次加料量和減少加料次數(shù),注意加料均勻,保證在3 min內將所有飼料發(fā)到雞舍內所有的喂料位置。
4? 加強環(huán)境控制管理
4.1 溫度
在5日齡以前,雛雞還不具備調節(jié)自身體溫的能力;在2周齡以前,這種能力還未發(fā)育完全。雞舍的溫度應在雞群生長到28日齡時,逐漸降低到21 ℃~22 ℃。除了察看溫度計的溫度外,要通過觀察雛雞分布狀態(tài)及表現(xiàn)來判斷溫度是否合適。如果溫度過高,雛雞會遠離熱源、張口喘氣,表現(xiàn)出安靜、羽翼下垂;如果溫度過低,雛雞會扎堆在保育傘下面,發(fā)出嘈雜的叫聲;如果雛雞打堆于一側,可能有賊風;如果溫度適宜,雛雞應活潑地在育雛區(qū)域內活動。雛雞的雞爪是溫度的最好反映,通過把雞爪貼近脖子或臉頰,能夠感覺雛雞的體溫。如果雞爪冰涼,要及時調整供暖設備來提高育雛舍內溫度。
4.2 濕度
雛雞經過長途運輸?shù)诫u場后容易發(fā)生脫水,特別是前3 d~4 d,要求雞舍濕度應達到70%左右,隨著日齡增長逐漸降至50%。育雛期濕度低于50%會造成脫水等問題。育雛舍一般采用加水法來提高雞舍內濕度,可以通過使用噴霧器進行噴霧,也可以采取在育雛舍的過道上定期灑水來增加濕度。
4.3 光照
在進雞后的前48 h應進行持續(xù)的光照,為了幫助雛雞容易找到飲水和飼料,育雛區(qū)域內最暗處的光照強度至少要達到20 Lux。在雛雞入舍的第1天到2~3周齡期間,光照時間要從開始的24 h減少到8 h。將光照減少到8 h的具體時間要根據(jù)雛雞吃料完成時間決定,通常在雛雞吃料完成時間達到5 h或更短時就開始進行8 h光照。損壞的照明燈泡要及時更換,保證雞舍內光照強度均勻一致。
4.4 通風
通風能夠將熱量在雞舍均勻分布,同時維持育雛區(qū)域的空氣質量。如果通風不合適,飼料轉化率和雞群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同時會增加雞群的死淘率。在加溫開始時實施最小通風,將廢氣和過量的水氣排出育雛舍,隨著雛雞日齡增加,要根據(jù)雞群狀態(tài)、溫度、濕度等情況選擇合適的通風模式。注意要將漏風處密封,避免有賊風直吹雛雞。
5? 保持良好的均勻度
5.1 體重控制
體重控制的目的在于讓雞群的體重嚴格按照體重指標生長,達到良好的均勻度,體重控制目標通過喂料程序來實現(xiàn)。每周每欄抽樣稱量60~100羽雞(或對全欄1%~2%的雞稱重),計算出每棟雞舍所有稱重雞的平均體重和雞群的均勻度或變異系數(shù)。根據(jù)稱重雞的平均體重決定每欄下一周的飼料量,在整個育雛期應保持或增加飼料量,不可減少飼料量。
5.2 分欄飼養(yǎng)
根據(jù)雞群的個體差異,分成不同的體重級別來飼養(yǎng),有助于提升肉種雞均勻度。建議23~28日齡之間將肉種雞全群稱重后進行分級,雞群根據(jù)體重分三個等級分欄飼養(yǎng)(如大雞、中雞、小雞),每欄飼養(yǎng)量控制在1 000羽左右,及時挑出大雞欄中的小雞和小雞欄中的大雞,放入相應的欄里飼養(yǎng),并根據(jù)體重需要進行喂料。
5.3 影響均勻度的因素
均勻度是反映育雛管理好壞的指標之一,均勻度好的雞群要比均勻度差的雞群有更高的生產性能。造成雞群均勻度差的常見因素有:進雛時雞舍內甲醛濃度超標、斷喙質量不高、飼料分配不均勻、雞群密度偏高、飲水供水不足、喂料時光照不足、雞群數(shù)量不正確或疾病感染等,需要仔細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時做出相應調整,避免均勻度進一步變差。
6? 確保斷喙質量
5~7日齡對肉種雞進行斷喙,斷喙可以有效控制啄羽、減少飼料浪費、減少相互爭斗導致的傷殘。燙喙由于操作方便、流血少,被越來越多的養(yǎng)殖企業(yè)(戶)所應用。斷喙前后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K3有助于創(chuàng)口的愈合,在斷喙后2 d~3 d內,適當提高料盤中的飼料量,有助于減輕斷喙帶來的應激。
7? 墊料管理
使用吸水性強、重量輕和潔凈的墊料,墊料必須經過消毒后進舍,應定期翻動并保持平整,墊料不平整會造成地面溫度不一致,導致雛雞聚集在凹陷處或設備下。要密切關注墊料的含水量,判斷墊料含水量適宜的一個簡單方法是:抓起一把墊料并輕捏成團,墊料應該能夠輕微依附在手上,丟下地面后又能夠散開。如果墊料水分過高,可能丟到地面還會成團不散;如果墊料過干,在捏團時不會依附在手上。墊料過濕會造成雞群健康問題,還會造成雛雞胸部、皮膚的灼傷以及氨氣濃度升高。如果墊料潮濕,必須查明原因后及時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可根據(jù)潮濕程度補充新鮮的墊料或把潮濕、結塊的墊料清理出去。
8? 其他管理
8.1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所有進入生產區(qū)的人員都要進行淋浴消毒、更換干凈的工作衣鞋。生活區(qū)與生產區(qū),凈道與污道要嚴格分開。每棟雞舍入口設置消毒盤,消毒盤選擇快速、廣譜消毒液,進出入雞舍必須腳踏消毒盤消毒。同一場盡量減少飼養(yǎng)批次,盡量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制度。肉種雞場不得帶入任何家禽、家畜及寵物,所有建筑物必須防止野鳥進入,并做好肉種雞場所有訪客的來訪記錄。
8.2 合理擴欄
逐步擴大育雛區(qū)域可以有效降低飼養(yǎng)密度,擴大雞群的活動范圍,增強雛雞機體的抵抗力。育雛區(qū)域應從第3天開始,根據(jù)育雛季節(jié)、雞群狀況及時擴大育雛區(qū)域。擴欄的同時要增加料位和水位,并做好新增育雛區(qū)域的溫度控制管理。一般8日齡~10日齡左右雞群圍欄要通開,覆蓋雞舍所有育雛區(qū)域。
8.3 飼養(yǎng)記錄
記錄好每棟雞舍每日的死淘數(shù)、飼料量、飲水量、采食時間、光照時間及強度、最高和最低溫度、最高和最低濕度等數(shù)據(jù);填寫好接種疫苗或用藥的品種、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及生產批號等相關信息。準確的飼養(yǎng)記錄是衡量雞群性能和飼養(yǎng)效益的重要依據(jù),有助于發(fā)現(xiàn)生產中的問題并及時調整管理策略。
9? 小結
白羽肉種雞育雛期的飼養(yǎng)管理要從育雛前的準備工作入手,重視進雞前和進雞后的細節(jié)管理;加強育雛舍內環(huán)境的控制,給雛雞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的生長環(huán)境;按照科學飼喂程序,確保雛雞體重達標,均勻度良好;加強人員培訓和管理,提高職工的工作責任心;同時完善生物安全體系建設,并根據(jù)本地實際實施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為整個雞群以后的高產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