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霞 劉權
引言:作為職業(yè)院校的學生,沒有高考升學指揮棒的壓力,有些學生容易放松對自身要求,失去明確目標。五年的在校時間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本文通過跟蹤觀察一個頗具代表性的存在較為嚴重行為偏差的“問題”學生,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干預措施對其實行糾偏,也為其他存在類似情況學生的行為糾偏提供一些有益思路。
小鑫的初中是在常州的某一挺有名氣的民辦中學上的,學校以要求嚴格、高中升學率高著稱,學生的所有時間幾乎都在老師的掌控之下,安排得緊湊、高效,可以說這對于一部分懂得學習吸收、養(yǎng)成習慣的學生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對于小鑫這樣正值青春期、被強行壓制的調皮貪玩男孩來說,一旦沒有了高考升學指揮棒的壓力,后續(xù)的個性發(fā)展難免會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如果引導不好甚至會在“歪路”上越走越遠。小鑫在考上定向培養(yǎng)的五年制師范男生之后,自以為半只腳已經踏進了“保險箱”,心理上的放松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導致了他在學習、生活、紀律等各方面產生了一系列行為偏差,讓老師大為頭疼。但只要我們老師以發(fā)展之眼守候、以智慧之心啟迪,一定會迎來小鑫這些所謂的“問題生”的春天。
1 運用發(fā)展眼光,承認個性差異,理性對待學生
高中、大專階段的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逐漸成熟的時期,也是人格完善的關鍵時期,這種未成熟性正是教育的好時機,對于17、8歲的青春期男孩子來說尤其如此。由于先天遺傳因素和后天成長環(huán)境不同,每個人的心理能力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類型和傾向。小鑫的父母是高齡得子,原來有個哥哥因病去世,所以對小鑫可以說傾注了太多心血,寵溺異常。所以盡管家在農村,父母也都是普通農民,家庭條件一般,但小鑫卻沒有吃過什么苦,心理年齡上也比其他同齡人顯得“晚熟”,所以平時在跟同學相處中顯得有些任性、沖動、不計后果。在學習方面也就表現(xiàn)為貪玩、自控力差,明知道有時候有些事不應該,可就是管不住自己。但因為小鑫母親平時跟孩子交流還是蠻多,小鑫盡管有些任性,但也算講道理,所以通常沖動過后,小鑫對老師的意見一般也都能虛心接受,及時反省。
針對小鑫的種種行為偏差的情況,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己不要情緒化地對待小鑫所犯錯誤,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小鑫的自控力差,管不住自己,總是想法設法在教學區(qū)偷玩手機,甚至于有時上課也惦記著。針對這種情況,小鑫也自知因玩手機被德育扣分,住校期間要求他每周一早讀把手機交給我保管,周五離校時再還給他,便于路上有情況可以跟家人聯(lián)系,小鑫也表示接受。學習方面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保證及時完成作業(yè),期末不再有掛科的學科,然后再去考慮學習成績在班級有所提升。其實小鑫的學習接受力還可以,主要是缺乏自控力、意志力,做事三分鐘熱度。所以每學期開學都可以看到小鑫學習上勁頭十足的樣子,可惜不能堅持,為此我跟各科任課老師溝通協(xié)調好,表現(xiàn)好時多鼓勵鼓勵,出現(xiàn)松懈時就多提醒提醒、敲敲警鐘。在這樣的積極干預下,在接下來的幾個學年中,小鑫的補考科目越來越少,學習成績到四年級下學期在班級中也有了很大提升。
充分認識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熟悉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差異特點,運用發(fā)展眼光,承認個性差異,相信找到恰當?shù)姆椒?,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性正確地對待學生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行為偏差,幫助他們從錯誤和問題中成長起來。
2 把握教育契機,尋找教育合力,巧妙引導學生
當代教育名家、華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鐘啟泉教授認為:概括而言,“應試”教育仍然是形成眾多“差生”的“溫床”,其解決之道在于真正實施素質教育。雖然有的學校認為“差生”的說法有些不太尊重學生,改稱為“學困生”“后進生”等,似乎顯得人性化了一些,但仍然是以分數(shù)作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的一種體現(xiàn)。因此,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智力方面,也要從的情感、意志、性格、興趣等方面多關注學生。
小鑫酷愛打籃球,體型又高又瘦,腿很長,非常適合跳高,因此被選拔進校運動隊進行集訓。運動隊的男孩子各班人員混雜,有的比較心思簡單,容易受到外界誘惑。小鑫也跟運動隊的其他幾個男孩兒混到了一起,沾染上了一些壞習慣,抽煙、用彈弓打玻璃,被學校發(fā)現(xiàn)后被給予以處分。盡管我也一再找他談話,與家長、學生處聯(lián)系起來一起提醒監(jiān)督,在班會課上作檢討,但他總是常有反復、收效甚微,沒想到一次學校大型的活動卻讓我尋找到了教育的最佳契機,小鑫也成功地戒了煙。
小鑫在學習成績上目前在班級處于相對弱勢,可是運動會上一直是大出風頭、拋頭露臉、自信心得到極大滿足的場合,甚至于還跟學校領導一起外出比賽,在全校大會上得到過表揚,小鑫自己也對自己的運動水平自視甚高。這不,這次運動會小鑫不僅報了一向擅長的跳高,還主動報了1500米男子長跑,想再次贏得比賽,全班同學也對他充滿了期待。沒想到小鑫第一圈跑得還湊合,處于領先位置,第二圈開始就逐漸落后,臉上顯現(xiàn)出極其痛苦忍耐的表情,到第二圈后半程小鑫干脆就停下不跑了。比賽結束,小鑫默默地回到了班級隊伍里,其他同學也沒再多說什么。等他們情緒稍微平靜下來,我把小鑫悄悄拉到了一邊,讓他自己尋找原因分析這次運動會長跑失敗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小鑫終于意識到抽煙導致食欲不振,長期的飲食不規(guī)律導致營養(yǎng)不夠均衡,體能下降,而且自己的胃本就不好,抽煙厲害時甚至還會惡心嘔吐,但就是想戒戒不掉。為此,我跟小鑫的媽媽聯(lián)系,利用接下來的暑假時間,家里留人隨時監(jiān)督,小鑫通過吃水果、抽電子煙,甚至于在家長陪伴下打游戲轉移注意力……一個星期,兩個星期,終于,小鑫媽媽打電話興奮地告訴我小鑫暑假里已成功戒煙了。開學后一看,小鑫的整個整個精神狀態(tài)都不一樣了,重新恢復了青少年應有的精氣神,我還讓小鑫班會課上向全體學生談了自己學抽煙的心理到主動戒煙的體會呢。
3 注重養(yǎng)成教育,借助群體力量,激發(fā)學生向善的內驅力
小鑫的衛(wèi)生習慣不太好、紀律觀念不太強,喜歡把喝過的飲料瓶、不用的東西隨處亂扔,常常因為打籃球或去小店買東西上課踩著點進教室甚至遲到,雖然反復提醒或用校級校規(guī)約束他,但收效甚微,德育考核一直處于班級后列,他索性有些破罐子破摔起來。家長因為年紀大了才有了這個孩子一直對他比較嬌慣,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他這些不良習慣的產生。批評、處罰對他來說都似乎已經習以為常甚至不以為然了,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扭轉他目前的這種狀況呢?在男生班小鑫的這種情況蠻具有普遍性,很多同學平時的衛(wèi)生習慣不大好,粗枝大葉、大大咧咧,常規(guī)考核上也沒有優(yōu)勢,但我觀察到他們很重視同伴關系,不希望在同學中被孤立。所以,我在宿舍衛(wèi)生和教室衛(wèi)生中就采用了這樣一種策略,除了常規(guī)的德育考核,新學期重新調整宿舍,將幾個衛(wèi)生習慣不好的孩子分散到幾個不同宿舍,宿舍衛(wèi)生、教室打掃明確到人,一人一崗,責任到人,宿舍或教室衛(wèi)生中由于像小鑫這類習慣不好的人導致的班級常規(guī)扣分,不能明確到人的就要扣所有宿舍成員或責任人的德育考核分,這樣像小鑫這樣有時想鉆空子、渾水摸魚的人就會連累其他同學,漸漸就引起其他同學的不滿,這對于小鑫來說簡直比被老師或家長的批評還要讓他難受,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小鑫的座位旁邊比以前干凈多了,班級宿舍衛(wèi)生和教室衛(wèi)生也比以前大有改觀。當然,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絕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堅持、反復強化,外在的強化約束、內在的要好向善才會慢慢地習慣成自然。
4 有意“示弱”激發(fā)信心,“期待效應”守望成長
想要糾正學生的行為偏差,除了制度、紀律的規(guī)定,家長、老師的批評、監(jiān)督,有時候巧用點心思,故意“示弱”,激發(fā)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未嘗不是另一種干預糾偏的有效方法。
還記得大專二年級開學之初,而小鑫因為打籃球腰部被其他同學意外撞擊不能扭動、疼痛不已,小鑫家距學校較遠,父母一個在外地打工,一個正在農忙一時走不開,于是人生地不熟、一向路盲的我只好打“的”把他帶到附近醫(yī)院,排隊、掛號、買藥、拍片、做彩超,小鑫疼得一直坐著,我一人跑前跑后、問人問個不停,回來的路上因為我的“路癡”,我們還坐車坐過站了。所幸小鑫的身體沒有什么大問題,他也見識了我缺乏方向感、“路癡”的模樣。回來的路上,小鑫沒多說話,但我卻看到他眼神里流露出感激的神情,以后但凡我到哪里不太清楚,小鑫都熱情、主動地幫我查找、指點,規(guī)劃合理路線,我也放心讓他去做,其實我手機里也安裝了導航,完全可以自己解決,求助小鑫是我的有意為之。小鑫在電腦操作方面比較擅長,我遇到電腦方面的故障就常向小鑫“求助”,還讓小鑫自覺幫助把教室后面他所在的那一角打理、維護好干凈整潔。其實,班主任、家長有時候適當?shù)赜幸狻笆救酢庇趾螄L不是培養(yǎng)激發(fā)孩子擔當意識、糾正行為偏差的另一種有效“手段”呢?
“期待效應”又稱“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對自己或他人的一種判斷,希望自己或他人達到某種目標或某種行為預期,由期望而產生的行為結果,我也把這種期待效應投諸小鑫身上。盡管存在種種行為偏差,但我相信他本質善良,懂得要好,只是缺乏自制,容易沖動。所以,當我表揚到小鑫學習上的一點進步,小鑫開心得喊“嘢”時,我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意味著教師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心理世界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意味著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有一定責任和權益的主體。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于學生。面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行為偏差,讓我們以發(fā)展之眼、智慧之心,巧妙干預,多一點等待,多一份守候,一定會迎來“問題生”行為偏差糾正、自我發(fā)展完善的春天。
(作者單位:常州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