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艷 王顯立 高英 王偉 龍靜 蔣燕 翟玉玲
摘? ?要? ?2016—2017年,畢節(jié)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在黔西縣永燊鄉(xiāng),開展了8個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以篩選出適宜畢節(jié)市海拔1 000~1 300 m生態(tài)區(qū)域種植的小麥新品種,為小麥新品種的示范推廣提供科學依據。試驗結果:各參試品種的特征特性表現(xiàn)較好,品種間產量F值為20.760 9>F0.01=7.00,產量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特別是黔麥18,各個性狀都表現(xiàn)良好,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余7個品種,可考慮在畢節(jié)市相似生態(tài)區(qū)域大范圍推廣應用。
關鍵詞? ?小麥;新品種;比較試驗
中圖分類號:S512.1?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009
黔西縣永燊鄉(xiāng)是貴州省畢節(jié)市小麥生產大鎮(zhèn)之一,也是黔西縣近年來小麥綠色增產增效技術示范推廣項目實施鄉(xiāng)鎮(zhèn),小麥生產至關重要。為鑒定幾個小麥新品種在永燊鄉(xiāng)的豐產性、穩(wěn)產性和抗逆性,為小麥新品種的示范、推廣提供科學依據,2016—2017年畢節(jié)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在貴州省農業(yè)科學院旱糧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開展了8個小麥新品種的比較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系)
8個供試品種:貴州省農科院旱糧所提供的黔麥18(CK)、黔麥19、黔麥20、黔0504(黔麥21)、黔0507(黔麥22)等5個,貴州省畢節(jié)市農科所提供的川育27、A7、蜀麥126等3個。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黔西縣永燊鄉(xiāng)甘溝村箐上組何某的承包地內實施。試驗地海拔1 150 m,年均降水量1 009 mm,平均氣溫14 ℃左右,無霜期275 d。土壤屬黃壤類型的大灰黃坭土,土壤肥力中等,耕層深厚,地勢平坦向陽,保水保肥性好。前作為玉米,農戶耕作技術水平較高,栽培管理精細。
1.3 試驗設計
試驗有8個品種(處理),設2次重復,小區(qū)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66.67 m2。小區(qū)間不留走道,重復間走道0.5 m。小區(qū)長方形,統(tǒng)一為1.67 m開廂,實行麥-玉分帶,種植7個復合帶,收中間5個帶統(tǒng)計小麥產量。每帶小麥播幅為0.5 m,預留行(1.27 m)種植2行玉米,玉米小行距0.4~0.5 m。播種小麥時,按照每667 m2保證基本苗8萬,結合各品種的千粒重、發(fā)芽率,以出苗率95%的標準計算播種量,稱量,均勻撒播,再用細土淺蓋。按照每667 m2施有機肥1 000 kg、磷肥100 kg的基肥標準,折算各小區(qū)施肥量,均勻施作底肥。
1.4 性狀調查
調查記載各品種的物候期、主要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等,收獲后進行實收測產。物候期在每小區(qū)正中間選取2 m段定點觀察記載。
2 結果與分析
2.1 物候期
從表1看出,除黔麥19、黔麥21與對照品種黔麥18的全生育期同為197 d外,其余品種(系)的生育期均比對照短,黔麥20、黔麥22、A7、蜀麥126同為195 d,比對照短2 d;川育27為190 d,比對照短7 d。
2.2 形態(tài)特征
由表2可見,幼苗習性除黔麥20為3級半匍匐外,其余品種(系)均為5級直立;株高在72.8~84.0 cm,除川育27比黔麥18(CK)矮1.7 cm外,其余品種(系)均比黔麥18高;8個品種(系)的芒均為5級長芒;黔麥18、黔麥19、黔麥22、川育27、蜀麥126等5個品種的穗型為1級紡錘形,黔麥20、黔麥21、A7等3個品種(系)為3級長方形;8個品種(系)的殼色均為1級白色;粒色除黔麥18為1級白色外,其余品種(系)均為5級紅色。
2.3 生育動態(tài)
各品種生育動態(tài)調查統(tǒng)計結果(見表3):667 m2的基本苗在7.42萬~8.53萬,黔麥22最高,蜀麥126最低;最高總莖蘗數12.74萬~28.29萬,黔麥18最高,A7最低;有效穗10.23萬~18.15萬穗,黔麥18最高,A7最低;分蘗數5.21萬~19.88萬,黔麥18最多,A7最少;分蘗率69.19%~236.39%,黔麥18最高,A7最低;有效分蘗率在17.35%~75.83%,川育27最高,黔麥22最低。
2.4 抗逆性
從表4可以看出,8個參試品種(系)均比較耐寒,冬春都未發(fā)生凍害,耐寒性為1級;所有品種的耐旱性均為2級,耐濕性均為1級,耐青干能力均為1級,抗倒伏性均為1級,落粒性均為3級,均無穗發(fā)芽現(xiàn)象。
2.5 抗病蟲性
由表5看出,黔麥18、黔麥19的銹病反應型為3級,黔麥20、黔麥21、黔麥22、川育27、蜀麥126為4級,A7為5級;各參試品種的赤霉病病穗率均為0%,高抗赤霉病;黔麥18、黔麥19、黔麥20、蜀麥126的白粉病病級為2級,黔麥21、黔麥22、川育27為3級,A7為4級;各參試品種的葉腐病和根腐病均同為1級。
2.6 產量性狀(見表6)
2.6.1 穗長
黔麥18(CK)的穗長為4.4 cm,其余所有品種的穗長都比黔麥18長。最長的是黔麥20,為5.2 cm;黔麥19、蜀麥126同為5.0 cm,居第二;黔麥21、川育27同為4.9 cm,居第三;黔麥22、A7同為4.8 cm,居第四。
2.6.2 飽滿度
黔麥22最飽滿,飽滿度為4級;黔麥18(CK)、黔麥20、川育27和A7的飽滿度同為3級;黔麥19、黔麥21、蜀麥27的飽滿度為2級。
2.6.3 粒質
所有品種的粒質均為3級半硬質。
2.6.4 有效穗
667 m2有效穗最高的是黔麥18(CK),為18.15萬穗;其次是黔麥19,14.05萬穗;第三是川育27,12.39萬穗;第四是黔麥20,11.56萬穗;第五是黔麥21,11.46萬穗;第六是蜀麥126為11.21萬穗;第七是黔麥22,11.06萬穗;第八是A7,10.23萬穗。
2.6.5 穗粒數
8個品種的穗粒數在43.5~56.7粒,其中穗粒數最高為A7,56.7粒;其次是黔麥18(CK),為53.2粒;其余所有品種的穗粒數都低于黔麥18,比黔麥18少0.8~9.7粒。
2.6.6 千粒重
千粒重最高的是黔麥19,為40.2 g;第二是蜀麥126,為40.1 g;第三是黔麥21,為38.5 g;第四是A7,為36.4 g;第五是對照品種黔麥18,為33.7 g;第六是黔麥20,為32.1 g,比黔麥18少1.6 g;第七是川育27,為31.6 g,比黔麥18少2.1 g;第八是黔麥22,為28.5 g,比黔麥18少5.2g。
2.6.7 理論產量
667 m2理論產量最高為對照品種黔麥18,325.4 kg,其余品種均比對照品種低;第二是黔麥19,為272.8 kg;第三是蜀麥126,為235.5 kg;第四是A7,為211.1 kg;第五是黔麥21,為191.9 kg;第六是川育27,為179.3 kg;第七是黔麥20,為168.1 kg;第八是黔麥22,為151.0 kg。
2.7 實際產量
從表7可知,折667 m2產量最高的是黔麥18(CK),為298.7 kg,其余品種的產量均比對照品種低;第二是黔麥19,為252.9 kg;第三是蜀麥126,為213.0 kg;第四是A7,為199.1 kg;第五是黔麥21,為179.2 kg;第六是川育27,為167.2 kg;第七是黔麥20,為157.3 kg;第八是黔麥22,為143.2 kg。
2.7.1 產量結果方差分析
產量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見表8),區(qū)組間的F值為1.043 5
2.7.2 產量差異顯著性比較
采用LSD法對各品種產量差異進行比較(見表9),黔麥18(CK)的產量最高,極顯著高于其他品種;第二的黔麥19極顯著高于其余6個品種;蜀麥126的產量與 A7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黔麥21、川育27、黔麥20、黔麥22;A7的產量與黔麥21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川育27、黔麥20、黔麥22;黔麥21與川育27、黔麥20產量差異不顯著,但顯著高于黔麥22;川育27、黔麥20、黔麥22這3個品種的產量差異不顯著。
3 小結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參試品種的特征特性表現(xiàn)較好,特別是黔麥18,各個性狀都表現(xiàn)良好,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余7個品種,可在畢節(jié)市相似生態(tài)區(qū)域大范圍推廣應用。部分品種產量較低,可能是由于不良氣候導致了這些品種的優(yōu)良特性沒有充分表現(xiàn)。整個試驗過程中,發(fā)生了2次不利品種表現(xiàn)的災害,1次是播種后,一直處于半旱狀態(tài),導致出苗期延長,出苗后長期水分不足,前期麥苗長勢差;1次是發(fā)生了小麥銹病,造成各品種不同程度的損失。建議后續(xù)繼續(xù)開展小麥品種比較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