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雷 楊琨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特征以及發(fā)病因素。方法:將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9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組,另選取同時期我院出生的未出現(xiàn)呼吸窘迫情況的59例健康新生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對兩組患兒基本情況進行分析。結果:研究組新生兒的胎齡均小于32周,宮內窘迫、妊娠糖尿病、剖宮產、胎膜早破、羊水吸入以及感染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升高情況,各項因素組間差異對比均較為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胎齡均小于32周、宮內窘迫、妊娠糖尿病、剖宮產、胎膜早破、羊水吸入以及感染情況的發(fā)生均可能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呼吸窘迫綜合征情況,需要及時對相關因素進行關注和控制,確保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健康。
【關鍵詞】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防治策略;因素分析
【中圖分類號】R36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048-02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是新生兒死亡中占比較高的一種疾病類型,要想提升對新生兒窘迫綜合征的診斷及治療效果,明確其發(fā)病因素是非常重要的[1]。將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9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組,另選取同時期我院出生的未出現(xiàn)呼吸窘迫情況的59例健康新生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研究分析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特征以及發(fā)病因素。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9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組,男35例,女24例;胎齡(36.7±0.8)周;平均體重(2.2±1.0)kg;另選取同時期我院出生的未出現(xiàn)呼吸窘迫情況的59例健康新生兒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組,男35例,女24例;胎齡(36.5±0.9)周;平均體重(2.5±1.2)kg;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符合臨床研究的基本要求。
1.2 方法 新生兒出現(xiàn)呼吸窘迫綜合征后需及時放入保溫輻射臺進行治療,加強營養(yǎng)支持,同時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本次研究中118例患兒的基本情況以及各項觀察指標進行回顧性分析。
1.3 觀察指標 詳細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兒的胎齡、宮內窘迫、妊娠糖尿病、剖宮產、胎膜早破、羊水吸入以及感染的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意義 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應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
計量資料表示為(%)、(均數(shù)±標準差)(x±s),以t、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兒的胎齡均小于32周,宮內窘迫、妊娠糖尿病、剖宮產、胎膜早破、羊水吸入以及感染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升高情況,各項組間差異對比均有較大差別,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又被稱為新生兒肺透明膜病,臨床表現(xiàn)為呼吸窘迫并進行性加重,病理檢查明顯可見患兒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明顯降低,且肺泡出現(xiàn)萎縮情況,嚴重影響患肺部的張力,且肺臟內部形成透明膜物質,導致患兒呼吸出現(xiàn)受阻情況,很難滿足新生兒對于呼吸的需求,導致其肺順應性逐漸降低,最終出現(xiàn)呼吸窘迫情況[2-3]。如治療及控制效果不佳會導致患兒出現(xiàn)呼吸衰竭情況,甚至死亡,嚴重威脅著新生兒的生命健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fā)病后采取單純頭罩吸氧很難達到給氧效果,紫紺癥狀也會逐漸加重,且影像學檢查明顯可見肺野密度有所增加,支氣管有明顯充氣征象,肺部紋理有所增粗,部分會出現(xiàn)斑片狀,心影檢查較為模糊,大部分患兒的心臟無異常情況?;純喊l(fā)病后的并發(fā)癥主要是蛛網膜下腔出血以及缺血缺氧性腦病[4]。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兒的胎齡均小于32周,宮內窘迫、妊娠糖尿病、剖宮產、胎膜早破、羊水吸入以及感染的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明顯升高情況,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以上各項因素均是導致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因素,胎齡過低對新生兒的影響主要是胎兒的肺部發(fā)育不夠成熟,肺部表面活性物質的水平比較低;產婦妊娠糖尿病情況的存在會增加產婦血液中的血糖濃度,對腎上腺皮質激素造成影響,妨礙了新生兒的肺部發(fā)育;產程未到時實施剖宮產會影響胎兒腎上腺素的分泌,導致肺部活動物質供應不足。可見產前加強對產婦的監(jiān)護及護理,盡可能引導符合順產要求的產婦進行順產,按照要求執(zhí)行相關工作對于降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fā)病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綜上可知造成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fā)病的因素主要有胎齡小于32周、宮內窘迫、妊娠糖尿病、剖宮產、胎膜早破、羊水吸入以及感染等,臨床護理及檢查中需要重視以上情況的處理,確保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佚名.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特點和高危因素探析[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6, 14(33):32-33.
[2] 楊雪, 趙旭晶. 不同胎齡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17):4157-4160.
[3] 李雪瑞, 蘆紅茹. 不同胎齡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J].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8, 29(5):73-76.
[4] 李薈. 不同胎齡新生兒發(fā)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相關危險因素及治療研究[J]. 中國婦幼保健, 2017, 32(2):3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