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斌
摘要:初中幾何也就是初中數學空間與圖形部分,是初中階段教與學的難點,表現在學生不適應幾何的表達方式,不會用幾何語言表達邏輯思想。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應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沒有激活學生學習的潛能,學生習慣了“小學式”的學習方法,沒有找到適合幾何學習的方法。當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師開始注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訓,學生開始改變思維習慣的時候,幾何教學就不再難了。
關鍵詞:初中幾何;教學方法;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初中幾何主要研究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及變換。初中幾何主要研究四個方面:“認識圖形”、“圖形和坐標”、“圖形與變換”、“圖形和證明”。幾何的學習可以突出對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通過調查發(fā)現學生對于空間與圖形學習確實存在很多困難。主要表現在:
一、幾何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習慣用幾何語言進行描述。常用的幾何語言,如“兩兩(相交)”、“任意畫”、“任何一個”、“有且只有”等,學生常常不能正確理解這些語言。
2、學生不能把語言描述的圖形畫出來。如:如“過×點×作直線×,使它平行于直線×”等,學生很難根據這類文字語言做出正確的畫圖動作;把畫圖過程表述出來時,又不會使用規(guī)范的語句。
3、建立幾何的方式思考的過程很難。幾何推理的思考,對學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4、不會用合乎邏輯有條理的數學語言書寫。將幾何證明推理過程書寫清楚、準確,對學生是一個更大的挑戰(zhàn)。
二、幾何學習中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學生習慣了“小學式”的學習方法。
小學數學的學習,多以模仿、反復訓練為主,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小學生往往比較重視運算的結果,而對為什么這樣計算重視不夠。初中增加了平面幾何以后,開始研究研究“圖形的性質”,不光要得到結論,更注重說明道理。學生對從數到形,從計算到推理的變化很不適應。
2、改變學生的思維習慣是個艱難的過程。
學生小學的幾何學習主要通過實物、模型辨認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感受圖形變換過程,進行一些簡單的測量活動,了解一點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征,再來學習圖形變換和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制作模型、設計圖案,側重于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初中幾何不光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得從邏輯關系上來認識圖形的性質。學生很不適應這一變化,邏輯關系開始搞不清楚,抓不住要領,表達混亂了。
3、教師上課的問題。
幾何入門階段概念多,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加上難度不大,因而往往讓學生在學習中掉以輕心;另外部分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不夠,不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教法不能適應學生的變化,照本宣科的多,不能把知識講活、講出趣味,生硬的講概念、定理,讓數學課變的難懂而無趣,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幾何教學的探索
1、抓住學情精心設計,激發(fā)興趣。
利用好動手實踐可以消除學生對幾何的畏懼心理。實踐活動留給學生的感受和印象更深刻,學習平面幾何的過程中,教師多利用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利用趣味性、啟發(fā)性、思考性和知識性的活動,叩開學生思維的大門。
(1)從生活中入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開始
在初中數學中,許多幾何概念的學習,大多都可從生活例子中引入。學習概念時,讓學生先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相關幾何圖形,比如衣服上紐扣、鐘表形狀、交通標識形狀、花瓶形狀等等,讓學生感受到,千千萬萬美麗而神奇的圖形存在于我們周圍,讓學生消除對幾何的距離感。
(2)注重實踐
初中學生喜歡動手,在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手機會。
如:七巧板拼圖游戲,學生通過拼圖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開發(fā)智力。
(3)注重動手
一把剪刀,幾張紙片,工具簡單但包含豐富的內涵。圖形折疊,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
2、培養(yǎng)思維能力,循序漸進。
在平面幾何教學中發(fā)現,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引領學生走進推理之門。這需要過程,于是應該不失時機地結合教學內容,注重不同能力的培養(yǎng),開發(fā)學生的智力。
(1)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用實際生活中的日歷為背景,為學生設計“看一看,說一說”的活動。
(2)歸納能力的培養(yǎng)。
數學歸納是一種推理方法。包括不完全歸納法和完全歸納法。在教學時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參與歸納的過程,逐步熟悉和掌握這種歸納方法。
(3)分類思想的培養(yǎng)。
平面幾何主要研究圖形之間的數量關系和位置關系。不同位置往往決定不同的數量。按照位置對圖形進行分類是有必要的。
培養(yǎng)學生分類討論思想,是幾何教學中的難點,應從一題多變入手,鋪好臺階,讓學生逐漸地體會、感悟、理解、掌握這個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
(4)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
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素質的重要表現,在初中幾何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是需要認真探索的。幾何的學習和研究重點在概念、判斷、推理過程中,而概念、推理、判斷是邏輯思維的基本形式,其它知識內容,如性質、定理、公式等無非是一種判斷。
在教學中,對于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自覺、深刻、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幾何知識。但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又是初中幾何課教學的難點。在幾何入門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啟蒙,幫助學生打好學習幾何的基礎。
但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是一個較長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必須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學會推理論證的方法。
當然,平面幾何教學并不是高不可攀,不可逾越,只要抓住了平面幾何教學的規(guī)律,也會讓學生愛上幾何,教與學的關系也會融洽。
參考文獻:
[1]周友士.數學教學中錯誤概念的診斷與矯治[J].教育探索,2004 (10).
[2]周淦利.解題教學中如何實施出誤探究法[J].數學通報,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