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民,張旭東,馬 麗
(河北省遵化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河北遵化 064200)
熱應(yīng)激對家禽生產(chǎn)的影響可以分為急性熱應(yīng)激和慢性熱應(yīng)激兩種,其中急性熱應(yīng)激過程短,突然使雞只體溫升高,而慢性熱應(yīng)激會經(jīng)過一定時間慢慢的升高溫度(Aengwanich,2007)。家禽是一種恒溫動物,在18~24℃環(huán)境下可以健康生長,但其等熱區(qū)比較有限。環(huán)境溫度超過家禽適宜溫度時就會影響其健康,抑制生長(Tayeb,2009)。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qū),熱應(yīng)激是影響家禽整個生長周期的一個嚴重的因素。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夏季溫度有時會超過家禽的等熱區(qū),從而對家禽養(yǎng)殖效益造成重大損失。研究發(fā)現(xiàn),熱應(yīng)激會降低肉雞體重、免疫反應(yīng),提高死亡率(Younis,2007;Al-Neemy,2002)。有學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降低熱應(yīng)激對家禽生長性能和健康的影響,如添加維生素C、維生素E、氯化鉀、小蘇打和乙酸 等(Younis,2007;Naseem 等,2005)。 因 此,本試驗選擇1日齡肉雞,在21 d開始對肉雞進行慢性熱應(yīng)激誘導(dǎo),在飲水中添加氯化鉀,同時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C,研究其對肉雞生長性能和一些生理參數(shù)的影響。
1.1 試驗動物與日糧 試驗選擇1日齡AA肉仔雞936只,隨機分為4組,每組6個重復(fù),每個重復(fù)39只雞。試驗共設(shè)計4種日糧,對照組飼糧不做任何處理,處理1~3組日糧在基礎(chǔ)日糧中分別添加200、400和800 mg/kg維生素C,飲水中添加0.1%氯化鉀。基礎(chǔ)日糧飼料原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試驗雞只的飼養(yǎng)面積為10只雞/m2,采用人工光照(23 h照明,1 h黑暗),試驗期間雞只自由采食和飲水。
表1 基礎(chǔ)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chǔ))
1.2 慢性熱應(yīng)激和飲水處理 在試驗前3周,所有雞只均飼養(yǎng)在環(huán)境溫度為28~33℃的環(huán)境中,之后參考表2對試驗雞只進行慢性熱應(yīng)激誘導(dǎo),直到試驗第7周。
表2 試驗期間室內(nèi)每周平均溫度和相對濕度
1.3 樣品收集 在試驗第 3、4、5、6和 7周時每組隨機選擇28只雞稱量體重,記錄雞只耗料量,試驗結(jié)束后計算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每組隨機選擇10只雞(公母各半)進行屠宰,測定屠體重、器官重和屠宰率。屠宰后抽血,血液用于分析血紅蛋白含量及血細胞比積。同時分離血清,用試劑盒法分析血清葡萄糖含量。試驗期間各階段統(tǒng)計各組雞只的死亡和淘汰數(shù)量,計算死淘率。
1.4 統(tǒng)計分析 試驗結(jié)束后所有數(shù)據(jù)用SPSS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均值采用Du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組間均值存在顯著差異。
2.1 對夏季高溫肉雞活體重和日增重的影響由表3可知,各組對21和28 d肉雞活體重均無顯著差異影響(P>0.05),對42和49 d肉雞活體重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處理2組體重最高(P<0.05)。同時,處理2組較處理1組和對照組顯著提高了35 d肉雞日增重(P<0.05),較其他3組顯著提高了49 d肉雞日增重(P<0.05)。各組對21、28和42 d肉雞日增重均無顯著影響(P>0.05)。
2.2 對夏季高溫肉雞采食量及料重比的影響由表4可知,對照組較其他3組顯著提高了21、28、35、42和 49 d肉雞日采食量(P < 0.05),處理2組較處理1組顯著提高了35 d肉雞日采食量(P<0.05),處理1組較處理3組顯著提了42 d肉雞日采食量(P < 0.05)。處理 1、2、3組對21、28和49 d肉雞日采食量均無顯著影響(P>0.05)。對照組與各處理組對21和28 d肉雞料重比均無顯著影響(P>0.05)。對照組較處理2和3組顯著提高了35、42和49 d肉雞料重比(P<0.05)。處理1組較處理2組顯著提高了42和49 d肉雞料重比(P<0.05)。
表3 日糧和飲水添加維生素C和氯化鉀對夏季高溫肉雞活體重和日增重的影響
2.3 對夏季高溫肉雞死亡率、屠宰性能和血液指標的影響 由表5可知,對照組與處理組對肉雞活體重、胴體重和器官重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P>0.05)。處理1組較處理3組顯著降低了肉雞屠宰率(P<0.05),而對照組較其他各組顯著降低了肉雞的死亡率(P<0.05),各處理組對肉雞死亡率無顯著影響(P>0.05)。處理2組血紅蛋白含量最高(P<0.05),對照組較其他各組顯著降低了血紅蛋白含量和紅細胞比積(P<0.05),處理3組紅細胞比積最高(P<0.05)。對照組較其他組顯著提高了血液pH和葡萄糖含量(P<0.05),其中處理3組血液pH和葡萄糖含量最低(P < 0.05)。
表4 日糧和飲水添加維生素C和氯化鉀對夏季高溫肉雞采食量及料重比的影響
表5 日糧和飲水添加維生素C和氯化鉀對夏季高溫肉雞死亡率、屠宰率和血液指標的影響
3.1 飲水添加氯化鉀以及日糧添加維生素C對慢性熱應(yīng)激肉雞活體重和日增重的影響 各組對21和28 d肉雞活體重的影響均無顯著差異,但對42和49 d肉雞活體重的影響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日糧添加400 mg/kg維生素C組體重最高,這與Vathana等(2002)、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研究表明,32~35℃環(huán)境溫度是最適應(yīng)剛孵化的溫度,而青年肉雞較成年雞更能適應(yīng)高溫(Gietema,1996)。本試驗結(jié)果也反映了高溫條件下日糧添加維生素C對肉雞很有利。同時,400 mg/kg維生素C組較200 mg/kg維生素C組和對照組顯著提高了35 d肉雞日增重,這與Tayeb(2009)研究結(jié)果一致。家禽自身具有合成維生素C的能力,特別是在高溫、高濕、高強度生產(chǎn),寄生蟲感染的情況下(孔祥奎和李瑞娟,2013)。
3.2 飲水添加氯化鉀以及日糧添加維生素C對慢性熱應(yīng)激肉雞采食量和料比的影響 對照組較其他處理組顯著提高了21、28、35、42和49 d肉雞日采食量,對照組較400和800 mg/kg維生素C組顯著提高了35、42和49 d肉雞料比,400較800 mg/kg維生素C組顯著提高了42和49 d肉雞料比,這與Vathana等(2002)研究結(jié)果一致。研究發(fā)現(xiàn),熱應(yīng)激條件下的肉雞會降低采食量來降低體溫,導(dǎo)致飼料養(yǎng)分的攝入、消化吸收降低(劉映嫻等,2007)。環(huán)境溫度達到30~33℃時會抑制肉雞的生長速度,導(dǎo)致體重降低,影響了一系列與生長性能相關(guān)的指標,如采食量、消化吸收、代謝過程等(Tayeb,2009)。
3.3 飲水添加氯化鉀以及日糧添加維生素C對慢性熱應(yīng)激肉雞死亡率、屠宰性能和血液指標的影響 200 mg/kg維生素C組較800 mg/kg組顯著降低了肉雞屠宰率,而對照組較其他各組顯著降低了肉雞死亡率。日糧添加維生素C,飲水添加氯化鉀顯著提高了血紅蛋白含量和紅細胞比積。對照組較其他組顯著提高了血液pH和葡萄糖含量,其中處理3組血液pH和葡萄糖含量最低。Younis(2007)和 Tayeb(2009)也得出類似結(jié)果,同時還發(fā)現(xiàn)日糧添加維生素C可以增強肉雞免疫性能和對熱應(yīng)激的耐受程度。眾所周知,日糧或飲水中添加電解質(zhì)可以緩解熱應(yīng)激對肉雞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維生素C可以提高機體代謝活力,維持體溫平衡(Tayeb,2009)。
飲水中添加氯化鉀,日糧添加維生素C可以顯著緩解熱應(yīng)激對21 d肉雞生長性能的負面影響,其中肉雞環(huán)境溫度在25~35℃時,飲水添加0.1%氯化鉀,糧添加400 mg維生素C可以改善肉雞的生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