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五華縣水寨中學
新的教育觀關注“以人為本”而非傳統(tǒng)的“以知識的傳授和接受為本”,要求堅持以學生的學習為本,豐富教學的內容,探索新的發(fā)現(xiàn),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那么,在高三化學復習課中如何運用互動啟發(fā)式教學提高備考效率?
高中化學教師在實施互動啟發(fā)式教學時,首先要求學生對相關概念和化學原理的內容有最基本的認識和了解,無須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在復習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啟發(fā)引導,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去思考,鼓勵學生善于質疑、勇于表達,教師從中牽線引路,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化學概念和化學原理的理解。
例如,在復習《鹽類的水解》時,我首先向學生提出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①小蘇打片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的原因是什么?②你知道碳酸氫鈉溶液滴加酚酞試液會變紅色的原因嗎?③明礬作為凈水劑的原理是什么?回答后兩個問題前可將準備好的小實驗(濃碳酸氫鈉溶液+酚酞試液;明礬+渾濁水)讓學生代表動手操作,激發(fā)探究熱情,引發(fā)思維共鳴。然后將學生的錯誤書寫類型投影到屏幕上讓大家討論,再邀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正確的水解方程式:
③Al3++3H2OAl(OH)3+3H+
從而有效地復習鹽類水解的概念及水解方程式的書寫。在此基礎上,再呈現(xiàn)背景材料:泡沫滅火器中盛有的是硫酸鋁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使用時,把它們混合就能產生大量的氣體泡沫,從而實現(xiàn)滅火,其中的原理是什么?從貼近生活的應用出發(fā),再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陷入思維發(fā)散的激烈碰撞。此時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泡沫滅火器的原理就是上面兩個水解反應的混合,而且基本上也能意識到酸堿中和。于是再問學生:上述兩個水解平衡體系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學生由此明白:遵循勒夏特列原理,H+、OH-離子濃度降低后,水解平衡向右移動后,有大量的Al(OH)3和H2CO3產生,H2CO3能分解出大量的CO2,CO2起滅火作用。
通過問題設計,啟發(fā)探究,共同討論,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不但抓住了鹽類水解的本質和平衡,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水解平衡也是一種動態(tài)平衡,改變條件可以促使平衡發(fā)生移動,同時對水解方程式的書寫進行很好的補充完善。
由此可見,互動啟發(fā)式教學脫離了原來的照本宣科的模式,它從熟悉的生活實例出發(fā),通過問題情境讓學生加強對化學知識的記憶,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有效地提高化學復習課堂的效率。
掌握化學概念與化學原理需要學生通過習題訓練,還要給學生進行點撥歸納,做到觸類旁通?;訂l(fā)式教學在習題訓練中可以讓學生和教師互換角色,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達到大家共同參與,共同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效果。
例如,在復習《烴及其烴的含氧衍生物》時,課堂上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請你寫出下列合成路線中的有關化學方程式(其他反應物任選):乙炔→乙烯→溴乙烷,乙烯→乙烷→溴乙烷→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針對這道題目,我提示學生先寫出合成路線中各物質的結構簡式,并比對相鄰物質的結構異同點,回憶各物質的化學性質,再思考如何轉化并寫出方程式。在此基礎上讓每個小組討論如何構建烴及其衍生物之間的轉化關系網,學生都積極思考并互相交流,每個小組都得出了關系網,然后依次投影,其他小組同學共同評判,然后得出了大家共同制作的烯烴、烷烴、鹵代烴、醇、醛、羧酸、酯之間的轉化關系圖。然后我再提出問題,用乙烯為原料,其他物質任選,分別制備乙二酸乙醇酯和乙二酸二乙醇酯。
經過這樣的討論,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學習熱情很高,他們能輕松地完成了對烴及其衍生物的復習。最后通過拓展練習,引導學生從官能團的角度來分析烴及其衍生物的相互轉化,加深了對物質結構決定性質的理解。
在實際運用中,“互動”與“啟發(fā)”缺一不可,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依存。學生的認知過程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教師創(chuàng)設情景、提供化學素材、點明思維方向,這是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從情景預設、典型引入、拋出問題、啟發(fā)學生以小組討論以及知識網絡的構建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下進行探究,在學生的探究中,促使教師去思考如何啟發(fā)學生,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共振、互動和合作之中,實現(xiàn)師生在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層次的互動啟發(fā),從而實現(xiàn)高三復習課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