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生 陳勇 謝臻
摘要:采用HPLC法測定清蒸大黃中的5種游離蒽醌的含量。色譜柱為Thermo BDS HYPERSII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76∶24)水溶液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 nm,流速1.0 mL/min,柱溫30 ℃,進樣量10 μL。結(jié)果表明,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分別在0.020 7~0.414 0 μg(R2=0.999 9)、0.172 1~3.442 0 μg(R2=0.999 6)、0.020 3~0.406 0 μg(R2=0.999 9)、0.148 0~2.960 0 μg(R2=0.999 8)、0.164 0~3.280 0 μg(R2=0.999 3)的線性范圍內(nèi)呈良好線性關(guān)系,說明該方法可作為大黃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質(zhì)量控制方法。
關(guān)鍵詞:清蒸大黃;游離蒽醌;炮制;高效液相色譜法
中圖分類號:O657.7+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07-0111-04
大黃屬中藥瀉下藥,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大黃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莖[1]。掌葉大黃和唐古特大黃被稱為北大黃,主產(chǎn)于青海和甘肅等地;藥用大黃稱為南大黃,主產(chǎn)于四川、陜西等地[2]。中國有大黃45個品種和2個亞種,但2015版《中國藥典》只收錄3種大黃,即正品大黃、唐古特大黃和藥用大黃的干燥根及根莖,主要有效成分有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沒食子酸、番瀉苷類、鞣質(zhì)、大黃多糖和微量元素等[3,4]。大黃性苦、寒,歸脾、胃、大腸、心、肝經(jīng),藥理作用廣泛,如瀉下、消炎、抗菌、抗病毒、利膽、止血、降血脂、降血壓等[5,6]。
除了使用生品外,也常使用炮制品,根據(jù)醫(yī)院臨床用藥的需要,大黃需炮制成不同炮制品。大黃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在加熱蒸炒炮制過程中,其所含有效成分含量變化很大,藥理藥效隨之發(fā)生變化。根據(jù)辨證施治的需要,合理選用不同的炮制品,才能提高中醫(yī)用藥的療效,避免產(chǎn)生毒副作用[7-10]。試驗采用HPLC法同時測定清蒸大黃中5種游離蒽醌成分,為綜合評價清蒸大黃的藥材質(zhì)量提供方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
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包括2489UV、四元泵、真空脫氣泵、自動進樣器、柱溫箱和Empower3液相工作站;PRACTUM224-KNSOP電子分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HWS-26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齊欣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2? 試劑
甲醇,色譜純(美國Fisher科學世界公司);甲醇、乙醇,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醋酸鎂(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磷酸(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超純水,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蘆薈大黃素(批號:160520)、大黃酸(批號:170219)、大黃素(批號:170224)、大黃酚(批號:160124)、大黃素甲醚(批號:160602),純度>98%,均購于上海融禾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清蒸大黃? 取洗凈生大黃片放入蒸制容器內(nèi),置水鍋上,加熱蒸約4 h,表面顯微黑棕色,取出[11,12],曬干或烘干(圖1)。
1.3.2? 色譜條件? Thermo BDS HYPERSIIC18柱(4.6 mm×250 mm,5 μm)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0.1%磷酸(76∶24),檢測波長254 nm,流速1.0 mL/min,柱溫30 ℃,進樣量10 μL。
1.3.3? 對照品溶液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12.94、 12.69、14.34、12.33、13.67 mg,加入甲醇溶解,蘆薈大黃素和大黃素分別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大黃酸、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分別定容至10 mL容量瓶中,即得各對照品儲備液。
分別精密量取蘆薈大黃素和大黃素對照品儲備液1 mL,大黃酸、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對照品儲備液3 mL,置于25 mL容量瓶中,加甲醇稀釋定容至刻度,即得混合對照品溶液,即蘆薈大黃素20.70 μg/mL,大黃酸172.08 μg/mL,大黃素20.30 μg/mL,大黃酚147.96 μg/mL,大黃素甲醚164.04 μg/mL。
1.3.4? 供試品制備? 取清蒸大黃粉末約0.5 g,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人甲醇25 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1 h,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甲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色譜條件
按照“1.3.2”色譜條件,各組分分離度良好(圖2)。
2.2? 線性關(guān)系考察
分別精密吸取大黃混合對照品溶液1、2、5、8、12、15、20 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峰面積,分別以峰面積和進樣量(μg)為縱坐標和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并計算回歸方程。精密吸取上述大黃混合對照品稀釋液進樣,測定其信號(以峰高計算)與噪聲比值,將S/N=3時的濃度定為檢測限(LOD),將S/N=10時的濃度定為定量限(LOQ)。各組分在各自的含量范圍內(nèi)線性關(guān)系良好(表1)。
2.3? 方法學考察
2.3.1? 精密度試驗? 精密量取混合對照品溶液適量,按“1.3.2”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分別記錄各自的峰面積,并計算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峰面積的RSD。結(jié)果測得混合對照品中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峰面積的RSD值分別為0.70%、0.70%、0.37%、0.35%和0.42%,RSD都小于3.0%,表明所用液相色譜儀的精密度較好。
2.3.2? 穩(wěn)定性試驗? 取清蒸大黃粉末0.5 g,按“1.3.4”方法制備清蒸大黃供試品溶液,分別于供試品溶液制備后0、2、4、8、12、24 h,按“1.3.2”條件依次測定各供試品的峰面積,結(jié)果測得清蒸大黃中的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36%、0.39%、0.46%、0.25%、0.24%,其RSD值均小于3.0%,說明24 h內(nèi)供試品溶液穩(wěn)定性良好。
2.3.3? 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清蒸大黃藥材粉末6份,各0.5 g,按“1.3.4”方法制備清蒸大黃供試品溶液,按“1.3.2”條件依次測定各供試品的峰面積,計算大黃不同炮制品中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平均含量,結(jié)果測得其含量分別為0.941 2、2.230 7、1.512 0、3.206 7、4.063 4 mg,其RSD值均小于3.0%,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2.3.4?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清蒸大黃藥材粉末9份,各0.25 g,分成3組,即低、中、高加樣組,每組分別加入混合對照品溶液(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按“1.3.4”方法制備清蒸大黃供試品溶液,按“1.3.2”條件測定,計算清蒸大黃低、中、高加樣組中的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的平均回收率及其RSD值,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知,該方法準確性良好。
2.4? 樣品含量測定
稱取清蒸大黃藥材粉末(過2號篩)0.5 g,3份,按“1.3.4”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按“1.3.2”條件測定,采用外標一點法計算大黃素、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的含量,結(jié)果見表3。
3? 討論
3.1? 流動相的選擇
試驗采用HPLC測定大黃游離蒽醌類成分,對其流動相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流動相中加入不同種類的酸對5種游離蒽醌的分離有較大影響。本試驗采用甲醇-0.1%磷酸溶液、甲醇-0.2%磷酸溶液、甲醇-0.1%冰醋酸溶液、甲醇-0.2%冰醋酸溶液和甲醇-0.1%冰醋酸溶液等流動相進行比較,結(jié)果表明,甲醇-0.1%磷酸溶液(76∶24)作為流動相,5種游離蒽醌分離效果較好,與雜峰達到基線分離。
3.2? 炮制品與其對應(yīng)的藥理相關(guān)性分析
在蒸制的過程中,蒸氣加熱,溫度高,破壞了主要瀉下成分的結(jié)合型大黃酸,使其瀉下作用下降;? 而大黃素、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含量的增加,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降低血小板活性,凝集狀態(tài)得到改善,滲透壓趨于正常。因此,清蒸大黃相對于生大黃來說,活血祛瘀的功效更好。生大黃經(jīng)炮制后,其藥效發(fā)生了改變,治療范圍擴大[13-15]。同時,經(jīng)過蒸制,清蒸大黃對胃腸道刺激較生大黃有所下降。不同的中藥炮制方法產(chǎn)生不同的炮制品,其治療效果也會產(chǎn)生差異,所以臨床上要辨證施治。
參考文獻:
[1] 康延國.中藥鑒定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72-73.
[2] 黃兆勝.中藥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37.
[3] 容悅瑩,馮素香,吳純偉,等.大黃化學成分的藥動學及其代謝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10):199-203.
[4]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5.
[5] 傅興圣,陳? 菲,劉訓紅,等.大黃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新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1(16):1534-1538,1568.
[6] 范妙漩,趙海譽,王一濤,等.中藥大黃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與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應(yīng)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9(4):7-8.
[7] 魏江存,陳? 勇,謝? 臻,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生大黃和醋大黃的總蒽醌含量[J].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8(6):88-92.
[8] 魏江存,陳? 勇,謝? 臻,等.中藥大黃炮制品的化學成分及藥效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7,28(25):3569-3574.
[9] 魏江存,陳? 勇,謝? 臻,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大黃不同炮制品總蒽醌含量[J].廣州化工,2017,45(17):126-128.
[10] 魏江存,陳? 勇,庾延和,等.中藥復方安全性因素的研究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23):115-118.
[11] 夏從龍.不同大黃炮制品的制作方法及臨床應(yīng)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1(9):797.
[12] 肖井雷,劉玉翠,劉媛媛,等.熟大黃炮制工藝優(yōu)選及判定標準量化研究[J].中草藥,2017,48(8):1571-1576.
[13] 鐘厚舉.大黃不同制品的炮制方法及臨床應(yīng)用[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4(7):409.
[14] 祝婷婷,劉? 曉,汪小莉,等.大黃不同方法炮制后藥理作用及化學成分變化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志,2016,25(8):883-887.
[15] 李? 麗.大黃炮制前后物質(zhì)基礎(chǔ)變化規(guī)律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