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摘要】 目的 探討分析Orem自理模式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并發(fā)癥及自我護理的影響。方法 60例 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照住院登記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患者實施Orem自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髖部骨折護理知曉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7%, 低于對照組的26.7%, 對髖部骨折護理總知曉率為96.7%, 高于對照組的63.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采用Orem自理模式的臨床效果顯著, 不僅能夠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而且還可以提高患者髖部骨折護理知曉率。
【關鍵詞】 Orem自理模式;老年髖部骨折;并發(fā)癥;自我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92
髖部骨折屬于骨科多發(fā)骨折的類型, 其病情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該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群, 因為老年人的年齡比較大, 身體的各項機能相對較弱, 容易出現(xiàn)髖部骨折,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 因此, 要在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模式顯得尤為重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標準, 經過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大多數(shù)學者的研究表明, 對患者實施Orem自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Orem自理模式主要強調患者的自我護理, 可以為自己的生存和健康提供有力的依據(jù)。因此, 在本次研究中, 選取3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給予Orem自理模式后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現(xiàn)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住院登記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觀察組患者中, 男18例, 女12例;年齡58~79歲, 平均年齡(70.25±2.94)歲;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16例, 股骨粗隆間骨折14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15例, 女15例;年齡60~81歲, 平均年齡(72.15±4.58)歲;骨折部位:股骨頸骨折18例, 股骨粗隆間骨折12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主要包括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合理控制飲食, 與患者進行及時的溝通和交流等。
1. 2. 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實施Orem自理模式。①完全補償性護理:若患者是全身麻醉, 就會失去自身的自理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 就要求護理人員給予一定完全補償性護理。如果是在股骨頭置換術后, 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輸液、輸血, 從而滿足患者在生理上的需求;另外, 還要正確擺放患肢, 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感, 使引流暢通。②部分補償性護理:對于沒有完全失去自理能力的患者, 護理人員可以和患者家屬進行護理幫助, 協(xié)助患者翻身, 采取合理用藥, 并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 指導患者進行進食等[1]。③情感支持:由于患者長時間接受治療, 在治療后還需要長時間的臥床, 容易產生悲觀、抑郁等負面情緒, 會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的盡快恢復, 降低患者的免疫力[2]。因此, 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疏導, 給其情感的支持和安慰, 增強患者的自信心, 使其可以更好地戰(zhàn)勝疾病。④信息支持:首先, 對患者進行宣傳教育, 為了更好地增強患者的肺功能, 避免出現(xiàn)肺部感染的情況, 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運動, 例如:擴胸、上肢外展等;其次, 對患者進行康復功能運動指導, 根據(jù)其實際病情, 指導患者在術后 7~14 d進行仰臥直腿抬高運動;在術后14~18 d進行下床活動, 在下床活動時, 務必告知患者坐下時膝部要低于髖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并發(fā)癥主要包括壓瘡、肺部感染、髖關節(jié)脫位,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觀察比較兩組患者髖部骨折護理知曉情況, 采用本院自制的髖部骨折護理知曉調查表對患者進行知曉情況進行調查, 其中包括完全知曉、部分知曉、不知曉3個等級, 總知曉率=(完全知曉+部分知曉)/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髖部骨折護理知曉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髖部骨折護理總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目前, 我國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 使髖部骨折的發(fā)病率也在日益增長, 給患著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還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在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方法對髖部骨折患者進行治療, 在治療后, 患者需要長時間的臥床休息, 因此容易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 例如壓瘡、肺部感染、髖關節(jié)脫位等, 在此情況下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人們對于疾病不再只局限于治療效果, 同時也會十分重視治療過程中的生理護理與心理護理。特別是對于髖部骨折的患者, 由于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的程序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極容易產生緊張與焦慮的情緒;同時, 在手術期間, 患者的心理因素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其疼痛感。因此, 要對患者實施Orem自理模式, 并且及時地進行疏導,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以及心理需求, 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方法對其進行指導,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3-5]。
Orem自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 主要是強調患者在患病時要有權利和能力來照顧自己, 如果患者的自理能力出現(xiàn)缺陷, 護理人員要給予一定的補償性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 指導患者對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學習, 充分調動和激發(fā)患者的康復主動性, 提高自我護理意識, 增強自我護理能力和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 有助于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 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實施Orem 自理模式可以起到顯著的效果, 在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同時, 還可以提高患者對髖部骨折護理的知曉率,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侯翠翠. 老年髖部骨折護理中實施Orem自理模式自我護理知識知曉率的影響探討.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7, 25(9):90-92.
[2] 劉麗梅. 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4(19):2153-2154.
[3] 莊琦, 江美志, 翟箐, 等. 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當代醫(yī)學, 2017, 23(22):176-177.
[4] 林越鳳. 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觀察. 醫(yī)學信息, 2016, 29(9):124-125.
[5] 富英婕. 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髖部骨折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結直腸肛門外科, 2017, 23(s1):158.
[收稿日期: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