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盛華 吳文群 彭友
摘? 要:高校體育課程作為高校公共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于學生身體素質(zhì)有著重要影響,對于學生心理、行為等方面也能夠形成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建設工作應當?shù)玫匠浞种匾暫筒粩嗵嵘.斍?,很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都開設有一些難美性課程,雖然難美性項目課程有著自己獨特的優(yōu)勢和作用,但是由于在難美性項目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使得相關優(yōu)勢和價值難以充分體現(xiàn),為此,高校應當要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不斷尋找方式進行改革。本文主要據(jù)此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校公共體育課程? 難美性項目? 問題?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c)-0101-02
難美性項目,通俗來說,可以理解為“又難又美”的項目,項群主要包涵的項目有競技體操、藝術體操、武術、跳水、花樣游泳、花樣滑冰等。這些項目訓練,比賽的評價是在一定規(guī)則下的主觀評價。它們不但要求基本姿態(tài)美、基本技術美、身體動作運用美、各種造型的動作美,而且要求動作新穎獨特,難度高。同時,難美性項目對于相關參與人員的身體素質(zhì)、形體、審美、心理意志等方面的培養(yǎng)提升都有獨特的價值。目前,很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體系中都包含了一類或幾類難美性項目,由于在難美性項目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使得相關優(yōu)勢和價值難以充分體現(xiàn),為此,高校應當要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不斷尋找方式進行改革。
1? 難美性項目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的不足
近年來,我國先后頒布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等通知,不僅突出強調(diào)了學生體質(zhì)的增強,更多地關注了運動技術的傳授和運動技能的提高,要強調(diào)了學校體育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育對其個性發(fā)展和品德健全具有重要影響。同時指出,高校體育課程的開設,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人為本,以素質(zhì)提升為重要目標,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既要考慮主動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也要考慮主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目前我國各大高校已統(tǒng)一這一指導思想,并一直用這一指導思想指導著我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各項活動的開展。
對照相關文件以及學生身體素質(zhì)發(fā)展的實際需求,我們不難看出,目前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中的難美性項目教學還是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是對審美性的強調(diào)不夠。難美性項目相較于普通運動項目,其重要特征就是動作較難,同時又追求一定的美感,而在其中也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審美意志。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在開展難美性項目教學過程中,為了片面完成相關教學任務,往往只注重對學生進行技能方面培養(yǎng),而忽視了引導和指導學生對藝術層面的追求。
(2)是“一攬子”教學法。由于難美性項目對參與對象個人身體條件有一定要求,因此,要能夠有效開展難美性項目教學,應當要注重“因材施教”,但是反觀現(xiàn)狀,很多高校在開展難美性項目教學過程中,還是采取統(tǒng)一集中式授課法,這樣所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一些身體素質(zhì)較差或者跟不上節(jié)奏的學生往往學習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在課程評估過程中,也難以體現(xiàn)公平原則。
(3)是滲透教育不足。難美性項目作為一項需要長期鍛煉才能夠取得明顯進步的運動項目,需要學生平時經(jīng)常性地加強鍛煉,才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往往還是將項目教學工作局限于體育課進行,但是由于體育課本身次數(shù)較少(一般一周只有一節(jié)),加上課時也只有50min左右,使得學生難以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2? 難美性項目教學改革思考
(1)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追求能力。
作為難美性項目的教師,要充分把握難美性項目的特點和優(yōu)勢,注重對學生動作技能和審美追求的全面提升,而這也有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全面發(fā)展。為此,教師除了需要繼續(xù)加強對動作技能的教學和訓練以外,要將教學的重點向?qū)徝婪矫孢M行適當傾斜,具體而言,一是要加強對難美性項目的藝術教育力度,尤其是要對其中的藝術知識、審美知識進行充分傳授,讓學生能夠樹立起對難美性項目的正確認識。二是要多向?qū)W生播放一些難美性項目的表演視頻,并且鼓勵學生課后自己積極去尋找相關素材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多看、多聽中去充分實現(xiàn)難美性項目的美感熏陶和審美領會。三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將藝術意識滲透到運動中去,并自覺體現(xiàn)于動作中,教師應當在學生完成相應的動作的時候,指出其在美的表現(xiàn)方面的不足,以及如何通過自我控制、加強動作協(xié)調(diào)等方式進行提升。
(2)開展分層教學。
難美性項目教師應當要充分認識到不同的項目對學生身體素質(zhì)、體育接受能力所提出的不同要求,在此基礎上,探索開展分層教學法。一是在課程開展之前,先通過一定的測試項目,如體能測試、形體測試等,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情況,并且根據(jù)身體素質(zhì)情況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的學習組。二是對于不同的學習組,要制定不同的訓練強度和訓練進度,比如對于身體素質(zhì)和接受能力較好的A組學生,可以重點強化其動作性、藝術性的全面追求,而對于身體素質(zhì)和接受能力較弱的C組學生,則可以重點進行相關知識概念的傳導,以及基礎動作要領的教學。三是在評估測試方面,教師也要分層進行,主要是要根據(jù)對不同組別的學生平時所開展的訓練內(nèi)容以及訓練要求,來設計差異化的評估維度和評估標準,使得充分體現(xiàn)公平的原則,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3)要滲透泛在教育的理念。
所謂泛在教育,就是時時刻刻進行教育,這在大學難美性教育方面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但是我們卻可以滲透其中的理念,即加強對學生的課外日常教育,以增強學生對難美性項目教學內(nèi)容的充分吸收和達到充分訓練的目的,具體措施方面,一是難美性項目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比如晚上時間、節(jié)假日時間等,組織對難美性項目有一定興趣的學生進行訓練,幫助其更好地掌握一些動作要領,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二是可以將一些難美性項目的教學小視頻、欣賞小視頻或者相關文字內(nèi)容經(jīng)常性發(fā)布到學生微信群、QQ群,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隨時打開觀看或者學習,增強對相關要領的印象和把握。
3? 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公共體育課程中的難美性項目,既是大學公共體育課程體系中的一個創(chuàng)新點,也是一個具有獨特作用的“亮點”,但是要能夠真正促進難美性項目的價值在學生成長中得到體現(xiàn),高校體育教師應當要針對目前存在的教學問題積極進行改革。本文結合筆者日常執(zhí)教經(jīng)驗及觀察總結,提出了若干思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劉云朝,顧躍.“人本主義”視角下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探究[J].科教文匯,2014(6):96,103.
[2] 曹電康,賈誼.山西省普通高校體育學習評價內(nèi)容現(xiàn)狀及對策[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89-91.
[3] 黃鹿,熊巍.對目前高校公共體育課建設的幾點思考[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12):169.
[4] 常青,王曉瑭.以陽光體育為背景的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8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