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考查分值、形式,默寫古詩文背誦篇目的出處,大綱規(guī)定篇目及歷年考試篇目等方面對廣東“3+證書”高職考古詩文背誦篇目默寫進行了回顧,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3+證書”高職考古詩文背誦篇目默寫備考的八點建議和2020年高職考默寫的五點預測。
◆關(guān)鍵詞:高職考默寫;回眸;建議;預測
在廣東“3+證書”高職考語文卷中,古詩文背誦篇目的默寫是最易拿分,同時又是最易丟分的知識點。容易拿分,一是因為它屬于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測試語文能力的最基本層級,能識別和記憶就可以了;二是它的測試范圍是確定的,就是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古詩文背誦篇目”24篇。學生容易失分,則一是因為輕視背誦,規(guī)定背誦的古詩文篇目并沒有切實背會,答題時或不會背,或由于記憶不準確導致錯字、漏字;二是會背不會寫,要么書寫不準確,要么因未真正理解句意寫了音近或形近的別字。故在客觀上,古詩文背誦篇目的默寫要求低、易操作,是得分題;而在主觀上,如果學生時間精力投入不足,書寫不正確,則成了失分題。現(xiàn)結(jié)合廣東“3+證書”歷年高職考卷,對默寫題的分值、形式、出處等作一個簡單回顧,再針對學生背誦默寫上存在的問題,提一些備考建議和預測。
一、廣東“3+證書”高職考古詩文背誦篇目默寫回眸
(一)考查分值
廣東“3+證書”高職考名句名段名篇默寫是從2002年開始考查的,默寫要求一直是四題選三題作答,每題兩個空缺部分,一個空缺1分,總的分值都是6分??梢姟?+證書”高職考對考生古詩文背誦默寫能力的重視。
(二)考查形式
如2019年廣東“3+證書”高職考卷:
填充下列古詩文中空缺的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每空1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將登太行雪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聞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4)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答案】
(1)欲渡黃河冰塞川? 閑來垂釣碧溪上
(2)師不必賢于弟子? 術(shù)業(yè)有專攻
(3)刺客不行? 良將猶在
(4)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可以看出,每小題兩個空缺,這樣就避免了考生背誦時投機取巧的心理,對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24篇背誦的古詩文保質(zhì)保量完成??偟膩砜矗?+證書”高職考卷對古詩文的默寫僅停留在會背會默這一層面。
(三)考查默寫古詩文篇目的出處
2006年之前,廣東“3+證書”考試大綱沒有規(guī)定“古詩文背誦篇目”,很難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2007年“3+證書”考試大綱第一次明確規(guī)定“古詩文背誦篇目”16篇。從2010年開始,“3+證書”考試大綱將“古詩文背誦篇目”由原來的16篇增加到24篇,2010年的這個變化至今一直都沒有改變。
(四)大綱規(guī)定篇目
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從篇目考查的年代分析,唐、宋古詩文是考查的重點。從篇目考查的頻率分析,考查最多的是《師說》《六國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琵琶行》《勸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念奴嬌·赤壁懷古》7篇。初中13篇大多數(shù)年份每年至少要考查1篇,中職11篇每年至少考查1篇。
二、廣東“3+證書”高職考古詩文篇目默寫備考建議
因為廣東“3+證書”高職考考查的都是常見名句名段名篇,故首先要落實“3+證書”考試大綱規(guī)定的24篇古詩文,不孤立單一地識記名句,而要做到句不離篇,從整體上加以把握。其次要養(yǎng)成良好的背誦習慣,注重記憶的準確性。背誦時要“心到、口到、手到”。心到即先明意,再背誦,只有意思理解了,才能夠記得準,記得牢,死記硬背是費力不討好的。同時既動口又動筆,遇到拗口的音、難懂的字、易誤讀的詞,停一停,反復讀,作為背誦的重點;遇到生僻難寫的詞、形旁易混淆的字,頓一頓,反復寫,作為默寫的難點。先點后面,難點突破了,整體掌握起來就容易了。古詩文大多結(jié)構(gòu)整齊,多偶句,背誦時可以多從形式上找規(guī)律以提高記憶效率。同時要了解遺忘的規(guī)律是“先快后慢”。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處于材料開始和末尾的部分最容易被回憶起來;對材料過度學習后,也就是在背誦之后繼續(xù)學習能夠加深記憶,不易遺忘。故可讓學生多重復背誦容易被遺忘的中間部分,在自認為會背后再稍微過度學習一下,從而使記憶保持得更長久。平時背誦識記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區(qū)分同音異義字
識記同音異義字的關(guān)鍵是明意,要從字義上加以辨析區(qū)別。比如,誤“萬類霜天競自由”中的“競”為“竟”,即為不明其意。“競”為“爭著”,而不是“完畢,終于”之意。由語境可知其意是“一切萬物都在這帶有寒意的秋光中爭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明晰了字義,又清楚語境,就不會誤“競”為“竟”。明白“金就礪則利”的“礪”為磨刀石,“就”為靠近、接近,此句意為金屬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則變得鋒利,就不會誤“礪”為厲害的“厲”。又如“別有幽愁暗恨生”,如能用“幽”與“暗”、“愁”與“恨”相參見,清楚“幽”修飾“愁”、“暗”修飾“恨”,“幽愁”為“幽深之愁緒”,就不會誤“幽愁”為同義復詞“憂愁”。
(二)區(qū)分同義異形字
重點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對古詩文中特殊的字詞,不能按現(xiàn)代漢語的組詞習慣去識記。比如“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中的“知明”意為“智慧明達”,但“知明”不能寫成“智明”,因為“知”是通假字,通“智”。同理,“與爾同銷萬古愁”的“銷”字不能寫成“消”,“一尊還酹江月”的“尊”(古“樽”字,酒杯)字不能寫成“樽”,“唯見江心秋月白”的“唯”字不能寫成“惟”,“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面”字不能寫成“臉”,“夢啼妝淚紅闌干”的“闌”字不能寫成“欄”。
(三)區(qū)分形近異義字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中很常見,再加上讀音大多相近,對學生來說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因此在答題時更要加以注意。比如“煙籠寒水月籠沙”中的“沙”容易與形近字“紗”混淆,“綠楊陰里白沙堤”中的“陰”不能寫成“蔭”。其實這兩組形近字的意義根本不同,只要聯(lián)系語境,就可以區(qū)別開來。
(四)突破生僻難寫字
漢字多為形聲字,它的字形往往和字義有密切聯(lián)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義,故可從構(gòu)詞法上去識記、掌握生僻難寫字。比如“鐘鼓饌玉不足貴”中的“饌”為“飯食”,故為“饣”字旁。“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樽”意為“古代盛酒器具”,故為“木”字旁。
(五)留心語句順序
由于表意、聲律、修辭上的特殊需要,有些詩文的語序發(fā)生移位;此外,還有一些名句的語句順序即使顛倒,意思也不會發(fā)生改變,所以識記時要特別留心。比如“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非“應(yīng)笑我多情”?!膀緹o爪牙之利,筋骨之強”非“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非“不知句讀,不解惑”?!肮蕠豢盎厥自旅髦小狈恰肮蕠豢盎厥酌髟轮小??!岸嗲樽怨艂x別”非“多情自古傷別離”。
(六)留心通假字
通假字雖和本字的意思一樣,但在默寫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寫成本字,也屬于誤寫,是不能得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受(通‘授)業(yè)解惑也”,在默寫時不能把“受”寫成“授”。又如“君子生(通‘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在默寫時也不能把“生”寫成“性”。
(七)不漏字不添字
律詩絕句每句字數(shù)確定,不會有漏字、加字現(xiàn)象。在背誦古文、詩、詞、曲時要避免漏字、加字。如“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連詞“而”、“以”不能遺漏,也不能記混。又如“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中句末語氣助詞“矣”、“也”容易被忽略。
(八)注重詞匯積累和書寫規(guī)范
平時要注重詞匯的積累和書寫的規(guī)范,以避免考場上因未扎實掌握詞匯而亂寫一氣。如把“夢啼妝淚紅闌干”中的“闌干”寫成“欄桿”?!敖裣菩押翁帯敝械摹敖裣睂懗伞敖裣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里的“寥廓”寫成“遼闊”?!熬G楊陰里白沙堤”中的“陰”寫成“蔭”。另外因“3+證書”高職考大綱涉及的背誦篇目只有24篇,故識記要準確,避免因混淆不同篇目的句子而張冠李戴,造成默寫的句子串換。
三、廣東“3+證書”高職考2020年古詩文背誦篇目默寫預測
(一)未考的篇目一定要牢記
迄今為止沒有考到的篇目有《詩經(jīng)·伐檀》。預測2020年該篇必考。
(二)邊緣化的六篇極有可能每年考查其中一篇
邊緣化的六篇是《詩經(jīng)·關(guān)雎》《詩經(jīng)·伐檀》《勸學》《沁園春·長沙》、李煜《虞美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以上篇目只有2003、2012、2015、2017、2019年沒有考查,其余年份每年至少考查一篇。作者認為2020年《沁園春·長沙》、李煜《虞美人》、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多半要考查1篇。
(三)篇幅較長的五篇極有可能每年考查其中一篇
篇幅較長的五篇是《岳陽樓記》《勸學》《師說》《六國論》《琵琶行》。以上篇目只有2013、2016年沒有考查,其余年份每年至少考查一題。作者認為2020年《岳陽樓記》《勸學》《琵琶行》3篇有可能考其中一篇。
(四)初中13篇大多數(shù)年份至少要考查1篇,中職11篇每年至少考查1篇
從2010年“3+證書”考試大綱規(guī)定古詩文背誦篇目24篇開始,初中13篇每年至少要考查1篇,中職11篇每年至少要考查1篇。作者認為2020年初中、中職古詩文背誦篇目考查比例為2∶2。
(五)考查頻率較高的篇目要高度重視
從2007年“3+證書”考試大綱第一次明確“古詩文背誦篇目”開始計算,考查頻率在4次以上的古詩文有3篇,分別是:《師說》《六國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疾轭l率在3次以上的古詩文有5篇,分別是:《琵琶行》《勸學》《將進酒》《詩經(jīng)·關(guān)雎》《天凈沙·秋思》考查頻率在2次以上的古詩文有3篇,分別是:《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念奴嬌·赤壁懷古》《愛蓮說》《錢塘湖春行》《陋室銘》《岳陽樓記》《虞美人》對這些考查頻率多的古詩文背誦篇目一定要不斷進行強化,充分挖掘命題點,促使學生全面理解、背誦和默寫這些作品。
參考文獻
[1]廣東省教育考院編.2019年廣東省高職院校招收中職畢業(yè)生語數(shù)英科考試大綱[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1.
[2]周麗華,黎明,周大山.廣東省高職類“3+證書”考試復習用書精準備考·語文全程復習方略[M].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8.
[3]黃美麗.關(guān)于高考古詩文默寫的思考[J].文理導航,2016(10).
[4]李紹群.高考古詩文默寫的備考意義及策略[J].江西教育·教海泛舟(綜合版),2014(4).
[5]陳美琴.高考古詩文默寫的復習意義及策略[J].素教教師,2011(16).
作者簡介
周大山(1973—),男,漢族,湖北省京山市人,廣州市番禺區(qū)職業(yè)技術(shù)學校教師,高級講師,碩士,二級秘書、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研究方向:高職考語文、應(yīng)用文寫作、秘書工作實務(w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