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齊
[關鍵詞]電商;企業(yè);運營
改革開放已歷經41年,中國經濟實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方式也隨之發(fā)生巨大改變。從電報通訊發(fā)展到智能通信時代,從現金購物衍生到無卡付款,生活消費越發(fā)方便。尤其是購物方式更加便捷,人們利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購買國內外商品?;诖吮尘?,本文淺析了電商企業(yè)下的運營模式。
電商企業(yè)近幾年的銷售額不斷增長,其背后主要有以下
幾方面原因。
一、跨境電商進入市場,商品時代化、潮流化
自2006年起,“快時尚文化”進入中國市場,一些品牌以更新速度快、種類多、限量制作并銷售的效率化經營吸引了大眾眼球?!翱鞎r尚”的商業(yè)模式已經成為服裝行業(yè)中品牌競相模仿學習的樣本。如今,跨境電商緊跟腳步,國際化商品流入國內,使商品更具時尚、潮流化。對于服裝行業(yè)而言,消費更新頻率高的女裝行業(yè)也成為國內女裝行業(yè)的市場突破口。
除服裝行業(yè)外,餐飲、食品、娛樂、設施相繼注冊電商平臺,增加人們采購的選擇,生活用品在電商平臺中逐漸豐富,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選擇自己心儀的商品。
二、運營成本低,物價易操作滿足消費者消費心理需求
在電商網絡平臺里,擁有一家電子商鋪的成本遠低于實體店,在網絡平臺中也可以像在實體店一樣自由定價,與商家聯系溝通,比起實體店的局限性,各個網絡賣家之間可以實時調貨,及時滿足消費的購物需求。網絡經濟體制的成熟,促使更多網民了解網購的便捷,截至2018年底,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8.29億,這不免對電子商務平臺的銷售產生推進作用。而且網購過程省去實物運輸到實體店的成本,相對價格低廉,再者商家在“雙十一”“女神節(jié)”“春節(jié)聯歡”等大型活動前進行預售,更受到客戶的青睞。
三、與網絡借貸平臺合作
如果說信用卡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花錢的方式,那么無卡消費就是刷新了我們的消費觀。
2019年1月23日,冬季達沃斯論壇上,馬云表示,“手機支付剛出來時,有錢人是不相信它的,他們相信信用卡,倒是年輕人立刻就接受了手機支付,因為大家沒啥錢。”刷卡把交易行為抽象化,這使我們不容易體會到花錢的消極面。近幾年P2P網貸借勢,網貸平臺數量迅速增長,如今網絡借貸行業(yè)呈現強者越強、優(yōu)勝劣汰的“寡頭平臺”。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形成和“實名制”體系的完善,伴隨實體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消費者作為個人的“小微企業(yè)”,被助推消費。
四、自建物流體系
自建物流體系能夠讓電商企業(yè)自身為商品提供安全保證,合理與收貨人的收貨時間相匹配。快遞行業(yè)不僅要考慮到不少用戶的工作時間,還要確保商品是否送達收貨人,一些物流商品需要送貨上門,這是電子商務體系最后的一道程序,也是物流最難做到的。
以京東物流為例,京東擁有中國電商領域規(guī)模最大的中小件、大件、冷藏冷凍倉配一體化物流設施,干線運輸提高了倉庫之間的調撥速度。并且京東物流在成本控制領先于競爭對手阿里巴巴的菜鳥網絡。例如在2017年初,京東中原(鄭州)電子商務產業(yè)園項目進行簽約,打造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基地,將結算、稅收都留在河南,打造創(chuàng)新型就業(yè),培養(yǎng)高素質電商人才,最后以一個優(yōu)惠的價格拿到土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電商平臺里存在多數小型商戶,他們幾乎用不上大規(guī)模庫存空間的,但京東自建物流能夠直接使用這些空間,擴大更大的電商市場。
五、明星效應與電商平臺結合
“網絡紅人”(papi醬、張大奕、夏夏等)擁有上萬粉絲,他們通過相應的網絡直播(快手、抖音等)、社交平臺(微博、公眾號等),與粉絲進行互動,維持人氣。不同行業(yè)借勢進入電商平臺,與網絡紅人合作,通過植入廣告,進行軟文宣傳,很容易打動粉絲,廣告效果極強的同時粉絲群體也愿意把錢花在網紅身上。這種“網紅經濟+電商平臺”更容易實現企業(yè)與網紅的雙贏的合作模式,使網紅經濟迅速崛起。
網絡紅人具有流量優(yōu)勢,配合團隊完成流量的轉化購買。他們打通設計、生產、宣傳、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開辟“服務大眾+銷售代理”的模式。根據阿里行業(yè)指數顯示,在淘寶網買家分布中,女性買家占比高達86%。其中年輕人占據主體。
結語
電子商務平臺往往用“尾數定價、代金券、限時搶購”等方式吸引網民消費,且用“捆綁銷售、打折扣”促使消費者多看多買。在類似于“雙十一”“女神節(jié)”這樣的購物狂歡節(jié),消費者更容易受到環(huán)境的熏陶去沖動購物,店家利用“價格歧視”對價格很敏感的消費者略打折扣,把他們的錢掏出來。等活動結束后,恢復原價把商品賣給那些買東西從不看價格的、只買自己需要的消費者。在捆綁定價中,看似很劃算,實則商家賺取更多利潤。
其實,真正活躍的是實體經濟,互聯網自身并不會產出商品,而實體經濟借助“互聯網+”這一平臺創(chuàng)造出銷售的奇跡,這是中國新經濟的崛起。
從目前的發(fā)展情況來看,“網絡經濟+電商平臺”趕上了一個巔峰時期,我們要預警的是:在不久的將來,網絡銷售模式勢必往更具專業(yè)特色化的方向發(fā)展,通過對領域的劃分,市場將會選擇一批具有更高商業(yè)價值的人氣偶像或是銷售平臺,所以我們要對這種過度商業(yè)化的經濟體制提前打好“預防針”。
參考文獻:
[1]馬順順.B2C電商企業(yè)物流模式評價與選擇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5.
[2]吳梨萍.跨境電商企業(yè)的物流模式[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7(32):176-177.
[3]鄭玉冰.電商狂歡落幕線下仍需務實[J].中國紡織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