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麗
摘要:語文作為初中教學的重點學科,檢驗教學是否有效,不僅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還需要讓學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正是語文學習的教學主體,所以,教師為了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也正是衡量語文教學效果最直接的因素。所以,教師應當采取積極地措施讓語文教學更加有效。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6-0065-01
1.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基礎
備好課是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學要在課堂上出彩與課下功夫的磨煉密切相關,這個“課下功夫”主要指的就是備課。我認為教師有效備課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1)“備教材”,要求先研讀“大綱”或“課程標準”,再鉆研教材。(2)“備學生”,要求教師充分了解所教學生的學情,從而加強教學方法的科學性、針對性、預見性等。(3)“備教法”,在以上兩個前提達到之后,教師還要考慮教學方法的選擇,力求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4)重視教后反思和教后交流。因此抓好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2.重視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要達到“三維目標”,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學習的過程及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很重要,它可以體現(xiàn)出對課文的理解程度。老師可指導學生用心去整體感知課文,體味作者在文章中所滲透的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深刻用意,這樣就會實現(xiàn)學生、老師與文本的對話與交流,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因此,閱讀教學中,要注重突出學生的自主閱讀過程,將閱讀的自主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閱讀去整體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體驗文章所蘊含的情感。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在分析、解決問題中學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課堂上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越俎代庖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仍是部分教師不愿丟棄的教學法寶?!墩Z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需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轉變教學方式,既是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
首先,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如課前的預習,學習資料的查閱等,讓學生逐步學習和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留下比較充裕的時間去思考、探尋問題的答案,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在教學中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需要,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教師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參與、組織的作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合作,在合作中嘗試發(fā)現(xiàn)、相互交流、展示自我,進而實現(xiàn)師生間、生生間的溝通與合作,凸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4.運用多媒體,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形式也豐富多彩,各種科學技術被引入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多媒體技術,更是值得大力推廣。多媒體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原本死板的圖片變得有聲有色,讓枯燥乏味的文字變得生動有趣,這無疑是最直觀、最生動又形象的展現(xiàn)方式,對學生的吸引力顯而易見。利用多媒體教學更容易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形成濃厚的教學氣氛,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進入到特定的氛圍中去,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和分析《斑羚飛渡》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對課文第9段寫到的一老一少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來擺脫困境的壯舉產生深刻的理解時,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播放感人的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沉船的片斷:當時,船長命令男人把生的機會給了女人和老弱病殘者;樂隊在即將沉船、面對死亡來臨之時,仍舊從容演奏,表現(xiàn)得十分淡定;最后,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給了露西,很是感人。通過這樣的情境渲染,學生看后,更能理解課文中斑羚群的自我犧牲精神,同時也使學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貴,認識到什么樣的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從而更加珍惜生命、關愛他人。
5.延伸課外空間,讓學生學有成效
5.1?情景劇表演。文字與語言都是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語言,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層含義,我們可以開展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入特定的角色,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與內化。一方面,可以截取對話性與情節(jié)性較強的文章片段,來讓學生進行情景劇的表演。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改編課文,或是續(xù)寫結局、或是擴寫留白,讓學生進行自由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這樣的活動更有創(chuàng)造的空間,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表達力,從而讓學生從新的角度來深入地理解文本,同時更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5.2?辦班報、班刊。我們可以帶領學生來創(chuàng)辦紙質班報、辦電子報刊,給予學生更多自由表現(xiàn)的空間,將學生的個性與語文學習密切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激情與參與熱情,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地加以運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語文視野更開闊、文化積累更豐富,這樣更能利于學生語文知識的夯實,更加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淑媛.淺議新課改下寫作教學方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35).
[2]?陳靜.高中化學教學的教學方法淺析[J].成功(教育),2011(07).
[3]?高成義.現(xiàn)階段新課改下中學初中作文教學方法的探析[J].青年文學家,2011(11).
[4]?唐建剛.新課改下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初究[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