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高校體育中最為常見的項目之一,籃球已經成為學生提高身體素質,完善體育技巧的重點內容。因此,對于高?;@球教育方法的改革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教師需要合理運用競賽教學法,在進行籃球教育的過程當中,不斷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運用多種籃球游戲加強學生對于籃球的理解和技巧。本文將重點闡述競賽教學法在籃球教育中的重要意義以及實現(xiàn)方法,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球教育;競賽教學法;應用實踐
引言:
和傳統(tǒng)的籃球教育方法不同,高校籃球的競賽教學法需要教師通過模擬真實的競賽環(huán)境,根據(jù)籃球本身的規(guī)則和方法對學生進行訓練。在講解規(guī)則、技巧的同時加入競賽訓練法,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積極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在競賽中相互合作,公平競爭的意識。
一、高?;@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籃球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籃球教學課堂中,教師通過語言上的講解和簡單示范,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的模式并不能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真正的興趣,導致課堂枯燥乏味,容易讓學生產生排斥的行為和想法[1]。因此,激發(fā)學生對于籃球的興趣才是做好體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高校學生都渴望勝利,通過競賽教學法的競賽模式,就能夠讓學生始終保持興奮狀態(tài),也能夠讓學生自覺地投入到籃球的技巧練習當中。與此同時,競賽練習還能夠幫助學生在比賽中快速地掌握籃球技巧,發(fā)現(xiàn)自己在運動中的問題,讓學生從實踐中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增加自己的運動經驗。另外,情形復雜多變的競賽環(huán)境能夠刺激人體大腦,強化大腦對于籃球技巧的記憶,不僅能夠深化學生的籃球技巧,還能夠從中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合作能力。因此,通過競賽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提高高校中籃球教學的效率。
(二)加強學生身體素質
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是高?;@球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隨著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強,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也在加速,這就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作為保障[2]。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在校期間如果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受益匪淺。因此,教師在籃球的教學中可以使用競賽訓練法,以競賽的方式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全面的提高。根據(jù)有關調查顯示,籃球運動不僅能夠提高上下肢的力量,還能夠加強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耐力,在進行籃球比賽的過程中,運動員的心率能夠到達150次左右/分鐘。因此,經常進行籃球運動的學生相比較其他人而言,擁有更大的肺活量和更強的心臟供血能力。所以,競賽訓練法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和身體素質一樣,心理素質也是目前我國教學改革中所提出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在高校的籃球教學當中,運用競賽教學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競技比賽的氛圍,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3]。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在承受輸贏壓力的同時還要全神貫注,將自己所學的技巧進行合理的發(fā)揮并且和隊友配合,才能夠獲得最終勝利。通過比賽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跑位換防等,學生們能夠不斷的進行實戰(zhàn)的練習,在培養(yǎng)團隊合作意識的同時,還提高了對于場上分析、觀察、應變的能力。因此,通過競賽訓練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和競賽品質,也有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增強。
二、高校籃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
(一)技術學習
籃球的技術主要分為運球、傳球、投籃等。在使用競賽教學法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各小組來進行對應的練習。在練習運球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進行合理的分組,再讓小組學生以運球競賽的方式來練習。如,在練習直線運球時,各個小組依次進行運球并且接力,直到小組成員全部運球完畢,最終評比哪一小組最快;在進行弧線運球時,小組可以派出兩名同學站在三分線的頂端,按照順時針的方向隨著三分線進行運球,進行追逐,前一人被追上或者運球出現(xiàn)失誤則比賽結束,換下一組;在練習環(huán)形運球時,教師將學生分為5組,按照一定的順序和距離形成環(huán)形,以接力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環(huán)形一周的運球,再傳遞給下一位同學,以此類推進行比賽,先完成的小組即獲得勝利。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自身在團隊中的重要意義,加強合作意識。在進行傳球的訓練中,學生可以被分為兩組進行一定距離的運球和傳球配合[4]。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隊形變化為其他形狀,如三角形等,讓學生進行三角傳球,和運球訓練法類似,先完成傳球的小組就獲得勝利。
投籃作為籃球技巧中重要的一環(huán),分為原地投籃和移動投籃兩種。投籃的競賽方法有許多,教師要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化和混合使用。如,在原地投籃中,兩組學生進行罰球線的投籃,計算每組投中的次數(shù)并進行計算,投中多的小組獲得勝利。此外,還可以讓學生直到投進為止,比較哪組運用的時間較少進而找出冠軍。在移動投籃訓練中,要將運球、傳球相結合,讓學生通過一定距離的傳球和運球之后進行投籃,返回之后由另一人進行投籃。通過這種競賽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提升籃球技巧。
(二)戰(zhàn)術學習
競賽法是學習籃球戰(zhàn)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半場或者全場的比賽形式,學生能夠很快了解到籃球中各個實用的戰(zhàn)術和情景。在進行半場比賽時,以3人為一隊,5球為標準進行比賽,隊員和裁判進行隨機抽簽,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競賽,勝利的一方將晉級下一輪。而在全場比賽中,教師能夠以班級為組,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班級之間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場上的形式,對戰(zhàn)術進行講解和指導,讓每組學生都能在場上進行戰(zhàn)術的運用。如擋拆、2-3聯(lián)防、全場盯人等。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在實戰(zhàn)中運用籃球的戰(zhàn)術,還提高了身體素質,培養(yǎng)了公平競爭的意識理念,加強了對于籃球課程的興趣。所以,無論是技術學習還是戰(zhàn)術學習,競賽教學法在高校籃球教育中都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學生體育興趣、習慣的培養(yǎng)都很重要。
三、結束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種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層出不窮。在高校籃球教學中合理地運用競賽法不僅貼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課堂的理念,還能夠讓學生體會到體育競技的魅力,在提升他們運動水平的同時,還深化了團隊意識,加強了心理素質。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對這種方法進行研究、學習和實踐,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問題,將競賽教學法完善,為未來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事業(yè)作出一定的貢獻,為學生的身體素質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羽楓.高?;@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04):82-84.
[2]徐大可.大學籃球教學中比賽教學法的應用對策分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v.2;No.47(11):123-124.
[3]谷科男.探討團隊式教學法在高?;@球訓練中的運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24):96-97.
[4]張遠才.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13-114.
作者簡介:
范磊(1974.09)男,籍貫:新疆,學歷:大學,職稱: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