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元好問的父兄淵源(下)

2019-07-12 06:40安徽胡傳志
名作欣賞 2019年7期
關(guān)鍵詞:元好問詩歌

安徽|胡傳志

元好問有兩個兄長:元好古(字敏之)、元好謙(字益之)。他們對元好問都有一定的引導(dǎo)之功,元好問多次提到他們,可是并沒有說孰伯孰仲,這就導(dǎo)致后來兩派不同的觀點。在討論元好問的父兄淵源時,我們不得不面對這一疑難問題,需要費些筆墨,略抒管見。

一派觀點認為元好謙為長兄,元好古為次兄。依據(jù)是1937年的抄件《元氏家譜》。降大任先生《元遺山新論》、狄寶心先生《元好問年譜新編》等書贊同此說。狄著還補充一論據(jù),就是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說:“伯安入小學(xué),穎悟非凡兒?!辈部隙ú皇窃霉胖?,因為元好古只活了二十九歲,而且娶婦不諧,是否有子,都不見記載,不可能那么年輕就有孫子。元伯安應(yīng)該是元好謙之子。狄寶心認為該詩寫作于內(nèi)鄉(xiāng)期間,正大六年(1229)前后,元好問四十歲左右。如果這一年元伯安入小學(xué),按照八歲來計算,元伯安應(yīng)出生于元光元年(1222),這時元好謙至少在四十歲左右,應(yīng)出生在大定二十二年(1182)前后。如此算來,元好謙年長于元好古(1186—1214)。這一推論有兩點可疑之處:其一,《示侄孫伯安》是否一定作于內(nèi)鄉(xiāng)?詩中云:“我有商於田,汝壯可耘耔?!惫派天洞_實在內(nèi)鄉(xiāng),但不能以此來判斷該詩作于內(nèi)鄉(xiāng)。按其口氣,不像是在內(nèi)鄉(xiāng)本地所說,反而更像是離開內(nèi)鄉(xiāng)的口吻。元好問先后任鎮(zhèn)平、內(nèi)鄉(xiāng)、南陽縣令,三縣相隔不遠。在鎮(zhèn)平期間,元好問寫有《鎮(zhèn)平寄侄孫伯安筆》,《示侄孫伯安》也可能寫作于相鄰的南陽或其他地方。其二,元好問在《南冠錄》中說:“歲甲午(1234年),羈管聊城……伯男子叔儀、侄孫伯安皆尚幼?!笔鍍x是元好問長子元拊,生于正大六年(1229),這時才六歲,還是幼童。按照上文伯安生于元光元年(1222)來算,元伯安此時已經(jīng)十三歲了,如果依據(jù)《禮記·曲禮》人生十歲為幼學(xué)的說法,元伯安就不能再算幼了。何況叔儀、伯安并列,二人年歲應(yīng)該相差不大。因此,元伯安以及元好謙的年齡可能沒有那么大。所以,元好謙為長兄、元好古為次兄之說,證據(jù)并不充足。

另一派以為元好古為長兄、元好謙為次兄,出自翁方綱《元遺山先生年譜》所引《靜樂舊鈔遺山詩后世系略》,后來諸家年譜多從此說,只是沒有做出更多的論證。元好古卒于貞祐二年(1214)忻州之難,享年多少?很奇怪,元好問居然有三個不同的記載?!睹糁帜广憽氛f是年二十九,《續(xù)夷堅志》卷一《敏之兄詩讖》說是年三十二,《中州集》卷十《敏之兄詩》說是年三十一。孰是孰非?從文本可靠性來看,《敏之兄墓銘》最早最為原始,最值得信賴。還有一內(nèi)證可以證明《敏之兄墓銘》最為可靠?!睹糁衷姟返膬?nèi)容源自《敏之兄墓銘》,二者基本一致。二者都說元好古二十歲第一次參加科舉,當(dāng)時元德明已經(jīng)去世。元德明去世于泰和五年(1205),次年就是科舉考試年。元好古應(yīng)該是赴太原參加府試。以泰和五年二十歲推算,元好古生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貞祐二年(1214)去世時,正好二十九歲。綜合這兩點,可以確定元好古的生卒年(1186—1214)?!独m(xù)夷堅志》《敏之兄墓銘》有關(guān)其享年的記載,當(dāng)是記憶或傳抄之誤。如此算來,元好古比元好問年長五歲。筆者贊成元好古為長兄說,還有以下兩點理由:其一,元好問在《敏之兄墓銘》中說:“年二十,就科舉時,東巖已歿,太夫人年在喜懼,望其立門戶為甚切?!薄睹糁衷姟放c此相同。元好問母親殷切希望元好古能早日自立門戶,一般情況下,這是對長子的期待。長子也應(yīng)該有獨立門戶的責(zé)任,他后來“狷介得疾”,可能與科舉落第、壓力太大等有關(guān)。其二,傳統(tǒng)士大夫重視子女命名的用意。元好古(字敏之)的名字出自《論語·述而》“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元好謙(字益之)的名字出自《周易·彖傳》“人道惡盈而好謙”和《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元好問(字裕之)的名字出自《尚書·湯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三兄弟命名方式一致,其中既含有命名者的用心,也含有邏輯關(guān)聯(lián)。筆者揣測,按好古、好謙、好問這樣順序排列,更能體現(xiàn)出漸次推進的邏輯關(guān)系,因為好古是方向,好謙是態(tài)度,好問是方法。

作為長兄,元好古讀書、學(xué)詩、作文都早于元好問,所以有時能提點元好問。元好問《錦機引》中曾引元好古的話:“文章,天下之難事,其法度雜見于百家之書,學(xué)者不遍考之,則無以知古人之淵源。予初學(xué)屬文,敏之兄為予言如此。”元好古告訴元好問,要從前人書中學(xué)習(xí)古人的法度,元好問受此啟發(fā),將前人討論為文法度的精彩言論匯編成《錦機》一書。

他們兄弟在一起經(jīng)常交流見聞,元好古的見聞與命運對元好問的人生觀和詩學(xué)觀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独m(xù)夷堅志》卷一《王全美母氏詩語》記載,元好問的舅母自幼禮佛,平素不知書,忽然有一天舉出十多則詩句,問元好古能否作為偈語,其中只有“天機割斷繁華夢”一句,“殆似從慧中得之”。但這一句類似詩讖,其舅母不久即去世。在他們看來,這是不可解的宿命。泰和七年(1207),元好古的朋友田紫芝(1192—1214)作《夜雨寄元敏之昆弟》:“醉夢蕭森蝶翅輕,一燈無語夢邊明。虛檐急雨三江浪,老木高風(fēng)萬馬兵。枕簟先秋失殘暑,湖山徹曉看新晴。對床曾有詩來否,為問韋家好弟兄?!痹霉抛x后,私下告訴元好問:“詩首二句非鬼語乎?吾謂其非壽者相也?!保ā独m(xù)夷堅志》卷四《田德秀夙悟》)后來他果然弱冠下世。田紫芝作詩有李賀風(fēng)調(diào),元好古準(zhǔn)確地揭示出田詩的特點,體現(xiàn)出他的辨別能力。這種討論,有利于引導(dǎo)元好問詩歌的健康發(fā)展,有利于提高詩歌藝術(shù)?;恼Q不經(jīng)的是,元好古后來重蹈田紫芝的舊轍。貞祐元年(1213)中秋節(jié),他與王萬鐘、田德秀等人聚會賞月,不巧天陰無月,元好古作《中秋無月》詩:“佳辰無物慰相思,先賞空吟昨夜詩。莫怪更深仍坐待,密云或有暫開時?!蓖?、田等人戲稱該詩“詩境不開廓”,后來元好古不及三十而卒。平心而論,元好古詩歌是樂觀的,后兩句仍然充滿希望,元好問卻將之視為“敏之兄詩讖”記錄下來,大概為其短壽而尋找托詞吧!以上三則帶有迷信色彩的文獻,給元好問留下了較深的負面印象。他后來很反感這種不陽光、不開朗的“鬼語”詩,如《論詩三十首》批評孟郊、李賀等人詩歌:“切切秋蟲萬古情,燈前山鬼淚縱橫。鑒湖春好無人賦,岸夾桃花錦浪生?!边@種審美觀,或許與元好古有潛在的關(guān)聯(lián)。更重要的是,元好古應(yīng)該由于生病而沒有與其家人一道南下避亂,留在忻州。貞祐二年(1214)三月,蒙古人攻下忻州,殘暴屠城,死者十余萬人,多么的慘烈!元好古最終不幸死于忻州之難。親人以及鄉(xiāng)親遭遇橫禍,給元好問以極大震撼,促使他用詩歌來表現(xiàn)民眾的苦難、國家的命運。

元好古、元好問兄弟間經(jīng)常交流各自的詩歌。元好古有一組詩,題作《讀裕之弟詩稿,有“鶯聲柳巷深”之句,漫題三詩其后》,值得重視:

阿翁醉語戲兒癡,說著蟬詩也道奇。吳下阿蒙非向日,新篇爭遣九泉知。

鶯藏深樹只聞聲,不著詩家畫不成。慚愧阿兄無好語,五言城下把降旌。

傳家詩學(xué)在諸郎,剖腹留書死敢忘。背上錦囊三箭在,直須千古說穿楊。

題目中的詩稿,當(dāng)是元好問早年的習(xí)作?!苞L聲柳巷深”是其中的秀句,原詩已失傳。元好問后來將此得意詩句再次運用于《內(nèi)鄉(xiāng)雜詩》中:“犬吠桃源近,鶯聲柳巷深。蒼苔留醉臥,青竹伴幽尋?!痹霉胚@組詩大力夸贊其弟的詩作,第一首先回憶其父親早年的詩教,然后稱許元好問的顯著進步,感慨父親再也看不到元好問的新詩了。第二首先正面稱贊“鶯聲柳巷深”所表現(xiàn)的境界,只有“詩家”才能表現(xiàn)出來,將年輕的弟弟稱作“詩家”,這是很高的評價。接著將自己與元好問相比,承認自己的詩歌不及元好問,甘拜下風(fēng)。第三首又回到父親的詩教,以元德明“剖腹留書”的遺言來激勵元好問,期望他繼承父親的詩歌傳統(tǒng),詩歌技藝越來越精湛。元好問受到兄長這樣的肯定,一定備受鼓舞,激勵他按照父兄的指導(dǎo),繼續(xù)在詩壇不斷前行。值得注意的是,元好古這三首詩還是論詩絕句,遠早于《論詩三十首》,元好問牢記在心,數(shù)十年后,元好問將之收入《中州集》。元好問那些引起后人仿效的論詩絕句,也是承繼了他父兄的傳統(tǒng)。

與元好古、元好問不同,元好謙似乎并不擅長詩歌,元好問從未提到他的詩歌,也未提及他是否參加科舉考試。他的生平比元好古還要模糊,大概貞祐二年(1214)與元好問一同南下避亂。這時,元好問生父、養(yǎng)父、長兄相繼去世,元好謙成了元好問生活上的重要幫手和感情上的重要依托。元好問與他手足情深,金亡之前,就有多首懷念元好謙的詩歌。在《懷益之兄時在閿鄉(xiāng)》中說:“牢落關(guān)河雁一聲,干戈滿眼若為情。三年浪走空皮骨,四海相望只弟兄。”戰(zhàn)亂歲月,他們兄弟為生計奔波,元好謙去了遙遠的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境內(nèi)),天各一方,相互惦念,“只弟兄”,透出兄弟情的無比珍貴。正大五年(1228),元好問擔(dān)任內(nèi)鄉(xiāng)縣令期間,在秋林夏館山購買田地,建造別業(yè),得到元好謙的襄助。其《臨江仙·內(nèi)鄉(xiāng)北山》曰:“父老書來招我隱,臨流已蓋茅堂。白頭兄弟共論量,山田尋二頃,他日作桐鄉(xiāng)。”元好謙一定參與了“茅堂”的營建,他們還相約一起終老此地。

可是,隨著蒙古步步進逼,戰(zhàn)爭頻仍,大批民眾朝不保夕,流離失所,為命運所撥弄。元好問兄弟卷入其中,再次骨肉分離。元好謙流落于南宋,陷于不可知之中,一同流落南宋的還有白華、李俊民、楊宏道、房皞等諸多文人。元好問被蒙古兵帶到北方,羈管于聊城,生活艱難,感情孤苦。他痛切思念元好謙,連續(xù)寫下多首思兄詩?!稇岩嬷帧穼懹隗@魂甫定之后,“天宜他日定,陸已向來沉”,懷念內(nèi)鄉(xiāng)的舊居,“山田和石瘦,茅屋過云深”,幻想兄弟團聚,“阿兄團聚日,曾語百年心”?!秹魵w》詩寫于聊城:

憔悴南冠一楚囚,歸心江漢日東流。青山歷歷鄉(xiāng)國夢,黃葉瀟瀟風(fēng)雨秋。貧里有詩工作祟,亂來無淚可供愁。殘年兄弟相逢在,隨分齏鹽萬事休。

首聯(lián)分寫自己和流落江漢的兄長,尾聯(lián)表達了一個無限悲涼的愿望:晚年只要能與元好謙在一起,隨便吃什么粗茶淡飯,也都知足了。實際上,這已經(jīng)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夢想了,他后來再也未能見到元好謙,甚至連一丁點消息都沒有。他在《南冠錄引》中也流露出類似的無奈無助:“歲甲午羈管聊城,益之兄邈在襄漢,遂有彼疆此界之限,侄摶俘縶之平陽,存亡未可知,伯男子叔儀、侄孫伯安皆尚幼,未可告語?!痹弥t及其子元摶,一漂泊襄漢,一被俘平陽(今山西臨汾),生死不明,元拊、元伯安都還年幼,需要養(yǎng)育,元好問的知己好友如李汾、辛愿等人,也陸續(xù)死于戰(zhàn)亂,他痛感“舉天下四方知己之交,唯吾益之兄一人”,而益之兄在哪了?可以想見,元好問的心情該是多么的凄苦!元好謙及家庭的命運,加深了元好問對亂離時代不幸的痛切體會,他的那些感人肺腑的喪亂詩一定融入了他自己及家人之痛。“國家不幸詩家幸”,趙翼從國家命運著眼評價元好問,固然不錯,但國家由一個個小家組成,包括元好問的小家,正是一個個小家的不幸,給元好問真切、具體的感受。從這一意義上來看,元好古、元好謙的不幸命運,反而推動了元好問的詩歌創(chuàng)作,同時,也影響了他金亡之后的道路選擇。他的兩位兄長都死于蒙古侵略戰(zhàn)爭,他哪里還能腆顏出仕蒙古政權(quán)?

此外,元好古、元好謙還直接促進了元好問對家國文獻的整理與保護。開興元年(1232),他有感于其先人生平,“沒而不書,族黨之過”, 為其族祖父元滋新撰寫墓志銘,實際上是完成其父元德明、其兄元好古的遺愿,“此先君子之志,吾敏之兄欲成之而不及者也”(《族祖處士墓銘》)。隨后,他又為亡兄元好古追寫《敏之兄墓銘》。金亡之前,元好謙曾讓元好問撰寫家族文獻《元氏千秋錄》,元好問著手撰寫,“略具次第”,卻未暇完成。羈管聊城期間,元好問覺得時不我待:“予年已四十有五,殘息奄奄,朝夕待盡,使一日顛仆于道路,則世豈復(fù)知有河南元氏哉!”(《南冠錄引》)元好謙“命予修《千秋錄》”的話往來于胸,促使他不僅完成了《千秋錄》,還在此基礎(chǔ)上予以引申擴展,形成了內(nèi)容豐富的《南冠錄》。《南冠錄》包括元氏“先世雜事”、元好問個人“行年雜事”和“先朝雜事”?!跋瘸s事”已經(jīng)突破了家族記事,屬于金王朝歷史了。這期間,元好問還校對家藏《笠澤叢書》,編纂《中州集》,整理家中故物撰寫《故物譜》,等等,都體現(xiàn)出他對家國文化的良苦用心。

元好問說:“在昔學(xué)語初,父兄已卜鄰?!保ā豆乓狻罚男¢_始,元好問的成長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其父兄的關(guān)懷和教育?!澳酥感忠?,潤屋亦潤身?!保ā洞鹜踺o之》)他的父兄盡管沒有給他留下多少物質(zhì)財富,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資源,滋養(yǎng)了他的心靈。即便在其父兄相繼離世之后,他們的教育仍引導(dǎo)他繼續(xù)前行。

猜你喜歡
元好問詩歌
訪談:和詩人一起進入詩歌的夢
少年總有一個愛上詩歌的理由
詩歌不除外
如果覺得人生太難,就去讀讀元好問
如果覺得人生太難,就去讀讀元好問
七月詩歌
詩歌的奇怪隊形(一)
移巢別處覓雕梁
點絳唇
詩歌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