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欣[北京大學中文系,北京 100871]
“似”是中國畫論的重要范疇,由蘇軾的“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而廣為人知。“形似”“傳神”起先分別為六朝文論、畫論所注意,后來交互影響而在畫論中形成了“形似”與“神似”這一對范疇。形神論題取自《莊子·齊物論》“形”“心”對言至東晉玄佛合流下的形盡神滅論爭的思辨背景,“形似”與“神似”也成為畫論史上廣為采用、歷久彌新的重要概念。至蘇軾以文士而預畫藝,士人畫的審美被推重。倪云林、徐渭屢屢表達作畫時對形似的不在意。流風所扇,乃至于初學者不努力研深,卻先求高簡,止步空疏,明初王紱在《書畫傳習錄》中對此大加批評;明末沈顥又在《畫塵》中針對摹古死板提出糾偏之法,二人是使用“不似之似”“不似而似”的先行者。
石濤有兩首題畫山水詩提到“不似之似”,后人時常稱引:
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心與峰期眼乍飛,筆游理斗使無礙。昔時曾踏最高巔,至今未了無聲債。
天地渾镕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
以石濤對繪畫的心得之深,后人再用“不似之似”概念時,通常是在心中向他致敬。然而此一概念不入其論畫專著《畫語錄》,僅于題畫詩中數(shù)見,其概念內(nèi)涵也留有了較大游移屈伸的空間。
黃賓虹多次談到“似”:“常人言:畫如真。正是說畫豈可以無物象?畫有三:第一,絕似物象者,此欺世盜名之畫;第二,絕不似于物象者,往往托名寫意,魚目混珠,亦欺世盜名之畫;第三,惟絕似又絕不似于物象者,為真畫?!庇懻摿水嬇c物象之間似到何種程度,才能“如真”“為真畫”,但并沒有對怎樣達到這種程度作解釋?!吧剿藞D自然之性,非剽竊其形;畫不寫萬物之貌,乃傳其內(nèi)涵之神。若以形似為貴,則名山大川,觀覽不遑,真本俱在,何勞圖焉!”將“圖自然之性”“傳其內(nèi)涵之神”與“以形似為貴”對立起來。然而這種對立并不是黃賓虹的本意,只是一種敘述策略:“畫貴神似。不取貌似,非不求貌肖也。惟貌似尚易,神似尤難。東坡言:‘作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侵^畫不當形似,言徒取形似者,猶是兒童之見。必于形似之外得其神似,乃入鑒賞?!笨梢婞S賓虹眼中的“神似”與“形似”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高水平的畫自然能將二者融會,境界不夠才會出現(xiàn)二者對立的問題:“畫不徒貴有其形似,而尤貴神似;不求形似,而形自具。非謂形似之可廢而空言精神,亦非置神似于不顧,而專工形貌?!绷硪粍t題畫:“作畫當以不似之似為真似?!笨梢暈閷ι弦拔┙^似又絕不似于物象者,為真畫”的回應。如果這種勾連成立,那么黃賓虹對“不似之似”的解釋體系就在畫與物象、形似與神似之間。
齊白石五十七歲自記:“余嘗見之工作,目前觀之,大似;置之壁間,相離數(shù)武觀之,即不似矣。故東坡論畫不以形似也。即前朝之畫家不下數(shù)百之多,癭瓢,青藤,大滌子之外,皆形似也?!薄八啤弊炙谜Z意即“形似”。1951年《枇杷》題款:“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币肓搜潘椎挠懻摚珜Α八婆c不似”的理解似乎也沒有超出黃賓虹觀點的體系范圍。
現(xiàn)代研究者對石濤“不似之似”“不似似之當下拜”的解釋,基本沿著黃賓虹、齊白石的道路推進。如楊成寅《石濤》第三章“不似之似論”即以齊白石的觀點作為標桿加以闡釋,其《石濤畫學》“不似之似似之論”解讀為:“可見‘不似或不全似’是為了更高的似;唯其‘似乎不似’,才能在傳神寫意上真正地‘似之’?!嫵鰜淼纳酱ǎ坏鎸嵉孛枥L和表現(xiàn)了作為自然物的山川本身,而且能夠表現(xiàn)畫家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也就是石濤所說的既能‘形天地萬物’,而又‘從于心’?!卑茁?lián)晟《不似似之——試論石濤山水畫藝術(shù)的原創(chuàng)性》的解讀與此相類。徐林祥《中國美學初步》將“不似之似似之”闡釋為:“山水畫當然要描繪客觀自然景物,但是機械的模擬與刻板的復制,并不能成為藝術(shù);只有‘不似似之’,著力表現(xiàn)客觀自然景物的內(nèi)在氣韻,或者說,著力表現(xiàn)通貫自然萬物、人類社會,乃至繪畫藝術(shù)的宇宙生命力,才能夠產(chǎn)生美的山水畫。”徐建融《石濤“不似之似”說考量》重點在于還原宋畫重“似”與后人重“不似”的理論背景,對石濤題畫詩沒有解釋,只順筆一帶:“通常,人們把倪氏的‘不求形似’解釋成‘不追求形似’,從而順理成章地與王紱、石濤之論掛上了關系?!边@種對石濤的輕捷理解,似乎來自“追溯‘不似之似’這一用詞的最早源頭,又可推到元末明初的王紱,在《書畫傳習錄》中,他解釋倪云林的‘不求形似’,認為‘不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
以上幾種觀點,或是按照黃賓虹、齊白石的觀點,在石濤題畫詩上增加了形似、神似、畫家意趣、自然氣韻等原詩中并未提及的要素,或是將石濤的“不似之似”簡單等同于這一詞匯歷史上的語境含義。
石濤的“不似之似似之”“不似似之當下拜”,固然是在似與不似的概念樹上生長出來的,并且由此又生發(fā)新枝,但無論是生長至此的主干、由此生出的新枝,都不能替代這一點處的獨特意義。石濤“不似之似”的含義,還是要從他本人的理論體系中尋求回答。
一
細讀石濤兩首題畫詩,有幾處令人不解:“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里面有一個人格化的“名山”,允許畫家云游卻不許他畫,而且畫家如果一定要畫得“似”它,名山就要責怪畫家了。為什么名山不許畫家畫它?為什么畫得“似”就要責怪畫家?“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拜的是“名山”“變幻神奇”,還是“不似似之”?為什么“當下拜”?“心與峰期眼乍飛,筆游理斗使無礙。昔時曾踏最高巔,至今未了無聲債。”最后這句“無聲債”是回應開頭,雖然不許畫家畫它,但不畫卻又欠著畫債。還有第二首,“似”的對象到底是什么?
既然“似”是所有問題的核心,那么能否從石濤對“似”字的使用上找到突破口呢?
石濤《畫語錄》里的“似”字有三種含義。其一,模仿古人的畫作和畫法。《變化章》:“尚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識拘之也。識拘于似則不廣,故君子惟借古以開今也。”“今人不明乎此,動則曰:‘某家皴點,可以立腳。非似某家山水,不能傳久。某家清澹,可以立品。非似某家工巧,只足娛人?!俏覟槟臣乙?,非某家為我用也??v逼似某家,亦食某家殘羹耳。”題畫詩、跋畫中也多次反對這種拘泥于模仿古人的風氣,與清初王原祁倡導的“似古人”的觀點針鋒相對。但是回到“名山許游未許畫”這首詩里,把“似”解釋成模仿古人,就不太合適。畢竟全文都沒有提到古人,不能強為之說。其二,比擬。《林木章》:“吾寫松柏古槐古檜之法,如三五株,其勢似英雄起舞,俛仰蹲立,翩躚排宕。”這里的“似”是把繪畫所表現(xiàn)的物象比擬為另一種東西,相當于從“英雄起舞”中提煉出精神,再揉搓進“松柏古槐古檜”里,用筆墨表現(xiàn)出來。但是“畫必似之山必怪”,并沒有把名山比擬成另外一種東西,所以這種含義也不能解釋原詩。其三,“似”本來的意思,相像,好像。這個含義對理論內(nèi)涵的闡釋沒有幫助。
石濤的另一首題畫詩提供了“似”的第四種用法:“書畫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筆混沌開,入拙聰明死。理盡法無盡,法盡理生矣。理法本無傳,古人不得已。吾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水隨我起。把卷望江樓,高呼曰子美。一笑水云低,開圖幻神髓。”(《題春江圖》)這就給石濤所使用的“似”增加了一種含義,也就是“形似”。
那么,“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為什么形似名山,名山就要責怪畫家呢?是因為形似本身就不好嗎?石濤山水冊第三幅設色山水的題畫語寫道:“春夏游涇川桃花潭,舍舟登岸□□龍門道上諸峰草木如獸,誰云不以形似之。丙辰?!庇衷谝黄袭嬑闹袑懙溃骸袄嫌岩源怂鲗懫嫔狡嫠?,余何敢異乎古人?以形作畫,以畫寫形,理在畫中。以形寫畫,情在形外。至于情在形外,則無乎非情也。無乎非情也,無乎非法也。清湘老人并識。”可以看出,石濤對“以形作畫”和“形似”并不是一味貶斥。僅僅因為畫得形似而責怪畫家,也就說不太通。到這里,想通過“似”的含義來解釋“名山許游未許畫”,便無法繼續(xù)了。
二
“變幻神奇懵懂間”一句里,有兩個關鍵詞在《畫語錄》中多次出現(xiàn)——“變”“神”。
《畫語錄·一畫章》:“人能以一畫具體而微,意明筆透,腕不虛則畫非是,畫非是則腕不靈?!脽o不神而法無不貫也,理無不入而態(tài)無不盡也。”對于“用無不神”的“用”,同一章里有“畫不違其心之用”“夫畫者,從于心者也”?!读朔ㄕ隆罚骸耙划嬅?,則障不在目而畫可從心。畫從心而障自遠矣?!彼浴爱嬁蓮男摹?,就是“心之用”“無不神”,要實現(xiàn)“用無不神”,就需要“一畫明”。
“一畫”是石濤《畫語錄》的核心概念,不僅僅是繪畫領域的概念?!兑划嬚隆罚骸按艘划嬍毡M鴻蒙之外,即億萬萬筆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終于此,惟聽人之握取之耳?!薄耙划嫛庇兴乃枷霚Y源和哲學含義:“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于何立,立于一畫。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見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畫之法,乃自我立?!弊屓寺?lián)想到“道生一,一生二”“ 一陰一陽之謂道”?!读朔ㄕ隆罚骸胺ㄗ援嬌?,障自畫退。法障不參,而乾旋坤轉(zhuǎn)之義得矣,畫道彰矣,一畫了矣。”去除智慧的阻礙,看透天地運行的奧義,也就了悟一畫。
《運腕章》:“一畫者,字畫下手之淺近功夫也;變畫者,用筆用墨之淺近法度也?!薄白儺嫛迸c“一畫”相對而言,既然“一畫”是“眾有之本,萬象之根”,那么“變畫”就是在一畫基礎上生發(fā)出來的“億萬萬筆墨”。《氤氳章》:“自一以分萬,自萬以治一?;欢呻硽瑁煜轮苁庐呉??!弊浴耙划嫛倍白儺嫛?,便是“自一以分萬”的幻化。
《筆墨章》:“墨之濺筆也以靈,筆之運墨也以神,墨非蒙養(yǎng)不靈,筆非生活不神?!薄肮噬酱ㄈf物之薦靈于人,因人操此蒙養(yǎng)生活之權(quán),茍非其然,焉能使筆墨之下……一一盡其靈而足其神?”“神”是能以筆實現(xiàn)的繪畫境界。筆憑借“生活”而“神”,墨憑借“蒙養(yǎng)”而“靈”。朱良志闡釋“蒙養(yǎng)”即元氣,也即鴻蒙、混沌、氤氳,是“天地未分之前的素樸純備的狀態(tài)”,“萬物存在之原初,陰陽二氣所生之根本”。由其《易》學淵源來看,“蒙養(yǎng)”是“蒙以養(yǎng)正”的縮略,指的是“用純一未發(fā)的蒙,來發(fā)溺于俗尚中的蒙昧”“對純一圓融之理的回歸”“以純一不雜之天蒙養(yǎng)性靈之蒙昧”?!吧睢眲t包含生面、生機、生理三個層面,分別對應外在的生香活態(tài)、自然內(nèi)在的生命節(jié)奏、控制著自然運動的“質(zhì)”的核心。
從“蒙”具有啟蒙和蒙昧反向并存含義的視角來看,“懵懂”同樣具有這樣反向并存的含義,既是迷惑不清,也是混沌未分。那么“懵懂間”也多少帶上了“蒙養(yǎng)”所具有的回歸純一圓融狀態(tài)的意義。
雖然不能說“變幻神奇懵懂間”這句詩承載了石濤的這些思想,但這些思想可以作為這句詩的背景資源以資理解?!白兓蒙衿妗奔劝恕白砸灰苑秩f”、由一畫而變多畫的過程,也包含了參透“乾旋坤轉(zhuǎn)之義”、內(nèi)具生機、別開生面的“生活”之“神”,而這些都發(fā)生在近乎純一混沌的“懵懂”之間,簡直把《畫語錄》里的理法、筆法、心法都暗暗提點了。
三
“不似似之”,可以看作“不似之似似之”的簡縮,這為論者所公認。那么“不似之似似之”,所說的“似”的對象是什么?能否繼續(xù)使用詩中語詞與《畫語錄》之義理相互印證的方式?
“天地渾镕一氣,再分風雨四時。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鼻叭鋬?nèi)容,與《山川章》多處重疊:“山川,天地之形勢也。風雨晦明,山川之氣象也。疏密深遠,山川之約徑也。縱橫吞吐,山川之節(jié)奏也。陰陽濃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聯(lián)疏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由此可以理解,“明暗高低遠近”一句的主語,就是“山川”。這首題畫詩也就跟《山川章》形成了勾連的關系,這首詩甚或可以理解為具體而微的《山川章》。那么“不似之似似之”的含義,是否可以在《山川章》中得到落實呢?
在描述了“天地之權(quán)衡”具有“變化山川”的作用之后,石濤道:“以一畫測之,即可參天地之化育也。測山川之形勢,度地土之廣遠,審峰嶂之疏密,識云煙之蒙昧。正踞千里,邪睨萬重,統(tǒng)歸于天之權(quán)、地之衡也。天有是權(quán),能變山川之精靈;地有是衡,能運山川之氣脈;我有是一畫,能貫山川之形神?!币簿褪钦f,畫家以“一畫”“貫山川之形神”,這個過程是與天地創(chuàng)造山川的過程相仿而平等的,可以“參天地之化育”。
由此,“不似之似似之”就可以在這種意義上理解:畫家不是模仿山川之形來繪圖,而是參透“乾旋坤轉(zhuǎn)之義”,模仿天地化育山川的過程,所創(chuàng)造出的山川也能形神貫通:“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質(zhì)也,得筆墨之法者山川之飾也。”那么,“不似”是不形似,“似之”則是以天地化育的義理來創(chuàng)造畫中的山川,畫之法與天地化育之道相通,而畫中的山川能具有畫外山川的形與神、質(zhì)與飾,無一偏廢,這才是“似”的完足意義。
據(jù)此反觀一開始的問題,“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可能與《山川章》末尾的夫子自道有關:“此予五十年前,未脫胎于山川也;亦非糟粕其山川而使山川自私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脫胎于予也,予脫胎于山川也。搜盡奇峰打草稿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所以終歸之于大滌也?!蔽迨昵埃形茨堋懊撎ビ谏酱ā?,大概那時還未能深入“乾坤之理”“山川之質(zhì)”,畫的境界還沒能從形似的層面拔升到形神貫穿的層面,所以那時即使作畫也只能形似,與世人無異?!爱斚掳荨彼莸膶ο笫恰安凰扑浦?,因為在由一畫而生億萬筆墨、憑蒙養(yǎng)生活而靈神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畫家得以參悟天地化育之理,以畫悟道,自當虔敬下拜。
[1]敏澤:《論魏晉至唐關于藝術(shù)形象的認識——兼論佛學輸入對于藝術(shù)形象理論的影響》,《文學評論》1980年第1期,第38頁。
[2]傅抱石編著:《大滌子題畫詩跋校補》,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2頁。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3]黃賓虹:《黃賓虹談藝錄》,張同標編,河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133頁。
[4]齊白石:《齊白石談藝錄》,王振德、李天麻輯注,河南美術(shù)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頁。
[5]齊良遲主編:《齊白石文集》,商務印書館2004年第1版,第388頁。
[6]楊成寅編著:《石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7]楊成寅編著:《石濤畫學》,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82—83頁。
[8]白聯(lián)晟:《不似似之——試論石濤山水畫藝術(shù)的原創(chuàng)性》,《美術(shù)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1—104頁。
[9]徐林祥:《中國美學初步》,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頁。
[10]徐建融:《元明清繪畫研究十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251頁。
[11]〔清〕石濤著、俞劍華注譯:《石濤畫語錄》,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頁。本文所引《畫語錄》原文均依據(jù)此書。
[12]朱良志:《石濤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