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廣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至遲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但商業(yè)廣告的繁華期,則要到了宋代才形成。在 《清明上河圖》 上,商業(yè)廣告也是隨處可見。
有人統計過,畫家捕捉到的商業(yè)廣告有幾十個,其中廣告幌子有10面,廣告招牌有23塊,燈箱廣告至少有4個,大型廣告裝飾—— 彩樓歡門有5座。這些商業(yè)廣告,又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只提示所售商品與服務的產品廣告,一是標注了商家牌子的品牌廣告。我忍不住要懷疑,畫家張擇端是不是就如今天的導演拍電影,收了商家的費用,因而在他的作品中植入了商業(yè)廣告。
產品廣告是比較原始的廣告類型,功能單一,一般只告知消費者“此處有什么商品銷售”。春秋戰(zhàn)國出現的“牛首”、酒旗,可歸入原始的產品廣告。
《清明上河圖》 上的許多廣告,就是這樣的產品廣告,如虹橋附近的一家酒樓,大門口的木柱上掛有兩塊招牌:分別寫著“天之”、“美祿”(“天之”、“美祿”為美酒的代稱);大門邊有一個廣告燈箱,上面寫著“十千腳店”(“十千”也是美酒的代稱);樓上還橫架一根竹竿,懸掛一面川字酒旗。這些廣告信息都只是告訴過往的市民:這里是一家酒店,內有美酒出售。但我們并不知道這家酒店到底叫什么名字。
在“十千腳店”的對面,有一個撐著遮陽傘的路邊攤,遮陽傘下掛著一塊小木牌,寫有“飲子”二字。從“十千腳店”往城里方向走,城外汴河大街上也有一間“飲子”攤。這是宋代涼茶鋪的廣告招牌?!帮嬜印奔达嬃?,由果子、鮮花、中藥材制成,相當于今天的廣式涼茶。宋人以喝飲料為時尚,市場上當然有各色飲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還有冷飲解暑?!稏|京夢華錄》 說,六月時節(jié),東京的“巷陌路口、橋門市井”,都有人叫賣“冰雪涼水、荔枝膏”,“皆用青布傘,當街列床凳堆垛”。
汴河大街“飲子”攤斜對面,有一個簡易棚寮,門首懸掛著三塊招牌,上書“神課”、“看命”、“決疑”,里面坐著一名算命先生,表明這是一個占卦的攤子。宋代占卦之風頗盛,在南宋杭州,“大街更有夜市賣卦:蔣星堂、玉蓮相、花字青、霄三命、玉壺五星、草窗五星、沈南天五星、簡堂石鼓、野庵五星、泰來心、鑒三命。中瓦子浮鋪有西山神女賣卦、灌肺嶺曹德明易課。又有盤街賣卦人,如心鑒及甘羅次、北算子者”。這么多卦攤,為了招徠顧客,也很注意做廣告:“更有叫‘時運來時,買莊田,娶老婆賣卦者;有在新街融和坊賣卦,名‘桃花三月放者?!笨上н@么有創(chuàng)意的廣告詞,并未出現在 《清明上河圖》 的畫面上。
看 《清明上河圖》,我們會發(fā)現,在東京的市郊,盡管已形成熱鬧的市集,但一些店鋪并未掛出廣告招牌;出現的商業(yè)廣告,也主要都是一些產品廣告;只有汴河邊一家售賣清明祭品的商店打出“王家紙馬”的品牌。進入市中心之后,不但店鋪與廣告更加密集,廣告的形式也以品牌廣告為主。這也反映了東京市中心的市場更為發(fā)達與成熟,因為品牌廣告不但提示“本店銷售什么產品”,更有意識地強調本店的牌子,以圖在同行中脫穎而出。
畫面上最引人注目的當然要算“孫羊店”酒樓的廣告。宋代酒店的標志性廣告裝飾有三:酒旗、彩樓歡門與梔子燈?!胺插骶浦?,皆揭大簾于外”,大簾即酒旗;“凡京師酒店,門首皆縛彩樓歡門”;“酒肆門首,排設杈子及梔子燈等,蓋因五代時,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樓酒肆俱如此裝飾,故至今店家仿效俗也”?!皩O羊店”不但縛有豪華的彩樓歡門,門首掛紅梔子燈;還用一只燈箱打出“正店”的名號,表明這是東京七十二間正店之一;又用另一只燈箱打出“香醪”廣告,表明本店出產的美酒品牌;更用長桿挑出一面迎風招展的酒旗,上書“孫羊店”三大字,意在突出“孫羊店”的招牌。
在“孫羊店”對面的街邊建筑上,也豎立著兩塊廣告招牌,一塊上書“李家輸賣上……”,下面的文字被擋住,所以我們只知道這是一家李氏開設的商店,卻不知道這商店售賣什么商品。另一塊招牌寫著“久住王員外家”,“久住”是宋代旅店業(yè)的廣告用語,含有“這里很舒適,值得長久居住”的意思??吹贸鲞@是一家王姓大戶開的“民宿”。
“孫羊店”左側的馬路邊,有一間香藥鋪,掛出的招牌是“劉家上色沉檀揀香”。“劉家”顯然是這家香藥鋪有意識地強調的品牌;“上色”為上等之意,“沉檀揀香”則表明此店的主打商品是沉香、檀香、乳香等上等香藥。
從劉家香藥鋪往上方走,可以看到一家店面寬闊的商鋪,門首橫匾寫著“王家羅明匹帛鋪”,豎放的招牌寫著“羅錦匹帛鋪”。這應該不是一般的布匹店,唐朝時,布匹兼作貨幣使用,到了北宋,錦帛鋪還兼營金銀、交引(有價證券),是貴重品交易場所。如開封城內“南通一巷,謂之‘界身,并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
這么高檔的生意,怎么可能不注明品牌?“王家”就是這一家羅錦匹帛鋪的品牌。
王家錦帛鋪旁邊,則是一家醫(yī)館,豎著一面“楊家應癥”的廣告招牌。在 《清明上河圖》 的結尾處,還有一家更為“高大上”的醫(yī)館—— “趙太丞家”。太丞,是宋代太醫(yī)局的醫(yī)生。這家醫(yī)館特別強調了“趙太丞家”的品牌,很可能它的創(chuàng)辦人就是太醫(yī)局的名醫(yī),具有不一般的權威性??梢钥闯鰜?,這“趙太丞家”很注意打廣告,在大門口安置了四塊招牌,上書“趙太丞家統理男婦兒科”、“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五勞七傷回春丸”、“大理中丸醫(yī)腸胃冷”等廣告詞,既介紹了醫(yī)館的醫(yī)療范圍與專有藥品,也宣傳了大夫的高明醫(yī)術。
宋代還有一類更高層次的廣告,未能在 《清明上河圖》 找到,那就是商標廣告。商標廣告可以視為是品牌廣告的升級,不但強調了商家的牌子,還以更富視覺效果的獨有圖案,增加品牌的可辨識度,強化留給消費者的印象。
宋筆記小說 《夷堅志》 便記述了幾個商標廣告,當涂縣“外科醫(yī)徐樓臺,累世能治癰癤,其門首畫樓臺標記,以故得名。傳至孫大郎者,嘗獲鄉(xiāng)貢,于祖業(yè)尤精”。這個“樓臺標記”便是“徐樓臺”醫(yī)館的獨特商標。饒州城內德化橋也有個醫(yī)生,“世以售風藥為業(yè)”,自制了一個“(一人) 手執(zhí)叉鉤,牽一黑漆木豬”的標志,掛于醫(yī)館門口中,人稱“高屠”。這個“高屠”,成了饒州城的一塊馳名商標。南宋杭州的“金藥臼樓太丞藥鋪”、“陳媽媽泥面具風藥鋪”、“金馬杓小兒藥鋪”、“雙葫蘆眼藥鋪”,從字面判斷,也應該分別以“金藥臼”、“泥面具”、“金馬杓”、“雙葫蘆”為商標。
從出土的宋代銅鏡、瓷器、漆器、金銀器等,都可以看到各種“銘記”,如杭州老和山南宋墓出土的漆碗、漆盤,外壁均有“壬午臨安府符家真實上牢”的銘記;常州村前南宋墓出土的戧金人物奩蓋,內有漆書“溫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銘記;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宋代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印花盒,外底有“蔡家盒子記”銘記;1993年彭州西大街宋代窖藏出土的大量金銀器,也發(fā)現有“羅祖一郎”、“汪家造十分”、“寺街陳家”等銘記。
這些銘記其實就是商標、LOGO。銘記起源于古老的“物勒工名”制度:“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功有不當,必行其罪?!奔垂俑蠊そ吃谧约褐圃斓钠魑锷香懣套约旱拿郑瑢砣绻艘黄魑锍霈F質量問題,即可根據名字追究制造者的責任。“物勒工名”剛開始時,只是政府強制的責任認定,還不能說是商標。但在漫長的演進過程中,隨著市場經濟的展開,它使一部分優(yōu)秀商號脫穎而出,成為獲得廣泛信任的品牌。當品牌形成之后,擁有這一品牌的工商從業(yè)者就會一改被動的“物勒工名”,而主動地在自己的產品中留下獨有的標志,以便跟其他人的同類產品區(qū)分開來。于是商標便誕生了。
品牌廣告與商標廣告的大量出現,顯示了宋朝商家品牌意識的生成,它們不但注意對產品的推廣,也懂得對品牌的經營。尤其是宋朝的酒店,特別注重做品牌廣告,因為獲得釀酒權的酒家非常多,它們都有自己的酒品牌,如開封孫羊店出品的酒叫“香醪”,杭州八仙樓出品的酒叫“仙醪”,誰家釀造的酒品質更好,名氣更大,能讓大眾記住牌子,誰家就能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南宋時,每當新酒上市之際,杭州每一年都要舉辦盛大的評酒會,在評酒會中獲得名次的酒家,都會大做廣告,標明“某庫選到有名高手酒匠,醞造一色上等醲辣無比高酒,呈中第一”。宋詩“君不見長安兩市多高樓,大書酒旆招貴游”、“人家賣酒繞官地,爭插青旗曲作圍”、“每憐酒旆能留客”、“小市酒旗能喚客”,說的也都是酒廣告及其廣告效應。
知名書畫收藏家劉文杰先生曾經提出 :“從中國書畫鑒藏史上講,中國有五次收藏高潮”,第一次是宋朝,第二次是明朝,第三次是清代乾隆年間,第四次是清末民國時期,“以1993年中國成立收藏家協會為標志,中國進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
無獨有偶,另一位知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也認為,中國歷史上經歷了五次“收藏熱”,第一次是北宋時期,第二次是晚明時期, 第三次是“康乾盛世”,第四次是晚清到民國初期,“第五次就是今天,每一個普通收藏者都可以感受到收藏帶來的愉悅”。
也有學者說,縱觀歷史,收藏熱潮出現過三次,分別是北宋末年、清代康熙年間與清末民初。不管是多少次,有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其中一次收藏熱產生于宋代。
宋人說收藏,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博古”??肌安┕拧敝?,既有鑒賞古器、古玩的意思,也包含了“博古通今”的意義。作為收藏熱的體現,宋代開始出現了大量的“博古圖”,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金石學著作中摹繪古器形制的插圖 ;另一種是描繪收藏者鑒賞文物古玩情景的卷軸畫。為了敘述方便,我們不妨將前者叫做“博古圖譜”,將后者叫做“博古圖軸 (卷)”。
博古圖譜是宋代金石學非常發(fā)達的副產品。盡管早在西漢時,已有學者考釋古銅器,但金石學成為一門學科,則是宋代的事情。按近代大學者王國維先生的說法,“近世學術多發(fā)端于宋人,如金石學,亦宋人所創(chuàng)學術之一。宋人治此學,其于搜集、著錄、考訂、應用各面,無不用力。不百年間,遂成一種之學問”?,F代中國的考古學其實就是在宋清兩朝的金石學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今天考古學界還在使用的青銅古器名稱,如鐘、鼎、簋,“皆宋人之所定”。
據研究者的統計,宋代有姓名可考的金石學家超過60位,宋人編撰的金石學著作有119部之多。我們熟悉的女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便是一位熱愛收藏的金石學家,撰有 《金石錄》 三十卷,收錄了近2000件古代金石器物、碑刻、書畫。
為便于收藏者直觀地了解、鑒別文物古玩,一些宋代金石學著作還附上摹畫了古器形制的插圖,此即博古圖譜,包括北宋官修的 《皇佑三館古器圖》,金石學家劉敞的 《先秦古器圖》、呂大臨的 《考古圖》、王楚的 《博古圖》。王國維評價說:“《考古》、《博古》 二圖,摹寫形制、考訂名物,其用力頗巨,所得亦多,乃至出土之地、藏器之家,茍有所知,無不畢記。后世著錄家當奉為準則。”
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也繪有博古圖譜:“元豐后,又有文士李公麟者出,公麟,字伯時,實善畫,性希古,則又取生平所得暨其聞睹者 (古器),作為圖狀說,其所以而名之曰 《考古圖》,傳流至元符間。”北宋末,宋徽宗下詔官方編纂 《宣和博古圖》 三十卷,著錄了皇家收藏的自商代至唐代的古銅器800多件。后來晚明時收藏風氣復興,《宣和博古圖》 多次重修、再版,乃至制成小開本,“使人易藏,雖寒生儉士,皆得一見商周重器,大有裨于鑒藏家”。對此,我們可以從明代萬歷年間刻印、刊行的 《重修宣和博古圖》 插圖窺得一二。
順便一提,在藝術史上,宋徽宗宣和年間,實在是一段標志性的時期。除了器物考古學領域出了 《宣和博古圖》 之外,繪畫藝術則有 《宣和畫譜》,書法藝術有 《宣和書譜》,篆刻藝術有 《宣和印譜》,茶藝有 《宣和北苑貢茶錄》,棋牌藝術有《宣和牙牌譜》,觀賞石鑒賞有 《宣和石譜》,琴藝方面盡管未見 《宣和琴譜》,卻有“宣和式古琴”。
收藏家鑒賞、品評古器的畫面,也多次被宋朝的畫家繪于筆下,顯示“博古”已經是常見的生活圖景,成了熱門的繪畫題材。我們目前還能看到的宋代博古圖軸,有劉松年 《博古圖》、張訓禮(一說為劉松年) 《圍爐博古圖》、錢選 《鑒古圖》、佚名 《博古圖》 (均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人博古圖》 等等。想看看宋人如何玩收藏,這些博古圖軸是不可錯過的。
其后晚明社會再現收藏熱,也多有博古圖軸問世,如仇英畫有 《竹院品古圖》,崔子忠畫有 《桐蔭博古圖》,張翀畫有 《育鑒圖》,杜堇畫有 《玩古圖》,尤求畫有 《品古圖》。有意思的是,明代畫家筆下的博古圖軸,多為臨摹、模仿宋人作品 (一些學者提出,上引宋代博古圖軸當為明人仿作),或者干脆以宋人鑒賞古器為題材,仿佛宋朝就是明人描繪繁華世象的一面鏡子。
宋代收藏熱的另一個表現,是出現了熱鬧的古玩市場,古器成為價值不菲的商品。據葉夢得《避暑錄話》,宋徽宗宣和年間,因皇家“尚古器”,士大夫之家競獻所藏文物,“而好事者復爭尋求,不較重價,一器有直千緡者。利之所趨,人競搜剔山澤,發(fā)掘冢墓,無所不至。往往數千載藏,一旦皆見,不可勝數矣”。蔡絳 《鐵圍山叢談》 也載:“世既知其所以貴愛,故有得一器,其直為錢數十萬,后動至百萬不翅者。于是天下冢墓,破伐殆盡矣?!睘榱税l(fā)掘到古器,賣個好價錢,民間甚至刮起盜墓之風。
按宋朝對于物權歸屬的立法,居民在官地或自家土地發(fā)現地下“宿藏物”,可自動獲得其所有權:“諸官地內得宿藏物者,聽收”;如果在他人土地發(fā)現“宿藏物”,則需與業(yè)主平分所得物的價值:“凡人于他人地內得宿藏物者,依令合與地主中分”;如果發(fā)掘到國家保護性文物,則要求送官,官府再給予相應的報酬:“得古器鐘鼎之類形制異于常者,依令送官、酬直”。這些立法規(guī)定,構成了宋代文物交易的法律基礎。根據法條,“形制異于?!钡谋Wo性文物是不準許自由交易的,但一般的古器珍玩,顯然可以自由流通于市場。
張邦基在 《墨莊漫錄》 中記述了一次文物交易:“宣和中,予客唐州外氏吳家。時襄陽府光化縣村人耕穴一冢,得一器,類鼎而有蓋,蓋及鼎腹皆雷紋,中有虬形,兩耳為饕餮,足為蚩尤,制作甚精。一足微蝕損,尚可立也。表舅唐悊端仲數金得之,以與舅氏順圖好古博雅,乃以歸之?!倍械奈奈锇l(fā)現者為了規(guī)避“形制異于常者”法律條文的限制,甚至將出土的文物肢解后再賣出:“宋元豐二年夏,霖雨,安陽河漲水,嚙冢破,野人探其中,得古銅器。質文完好,略不少蝕。眾恐觸官法,不敢全貨于市,因擊碎以鬻之?!?/p>
可惜我們未能從傳世宋畫中找到古玩交易的圖像。倒是明代仇英版的 《清明上河圖》 (遼寧省博物館藏) 畫出了一家古玩商店、一個擺賣古器的街邊攤。
雖然仇英版 《清明上河圖》 反映的是中晚明的城市生活,不過,證之文獻,我們可以確知,宋代的城市亦出現了類似的古玩商店與攤子。《東京夢華錄》 載,開封東十字大街的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物、圖畫、花環(huán)、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潘樓附近的集市,“每日自五更市合,買賣衣物、書畫、珍玩、犀玉”;大相國寺也有古玩市場,“殿后資圣門前,皆書籍、玩好、圖畫,及諸路罷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耐得翁《都城紀勝》 也記載,杭州“自大內和寧門外,新路南北,早間珠玉、珍異及花果、時新海鮮、野味、奇器,天下所無者,悉集于此”。這里的圖畫、珍玩、玩好、珍異、奇器,都是古董。
李清照與趙明誠這對小夫妻當時就經常跑到大相國寺“淘寶”,樂而忘返。這段美好的時光成了李清照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多年之后,她寫文章回憶說:“予以建中辛巳歸趙氏,時丞相作吏部侍郎,家素貧儉,德甫 (趙明誠,字德甫) 在太學,每朔望謁告出,質衣取半千錢,步入相國寺,市碑文、果實歸,相對展玩、咀嚼從宦,便有無窮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傳寫未見書,買名人書畫、古奇器?!焙筅w明誠果然著成 《金石錄》 三十卷。
宋代收藏熱的第三個表征,是涌現了一大批收藏家。名單我們能夠列出一長串:劉敞、歐陽修、夏竦、李建中、呂大臨、王晉卿、李公麟、蘇軾、米芾、趙明誠、賈似道、洪邁、趙孟堅、單煒……
劉敞藏有“先秦鼎彝數十”;歐陽修“喜集往古石刻”;夏竦“性好古器奇珍寶玩。每燕處,則出所秘者,施青氈列于前,偃臥牙床,瞻視終日而罷”;李建中“好古勤學,多藏古器名畫”;王晉卿“藏古今法書名畫,常以古人所畫山水置于幾案屋壁間,以為勝玩”;李公麟“平日博求鐘鼎古器,圭璧寶玩,森然滿家”;米芾“遇古器物、書畫則極力求取,必得乃已”;賈似道“廣收奇玩珍寶”;洪邁“家蓄古彝器百種”;趙孟堅“多藏三代以來金石名跡,遇其會意時,雖傾囊易之不靳也”;單煒“好古博雅,所蓄奇玩甚富,乃精于辨別,平生俸入,盡費于此”。
最著名的古器收藏家當屬皇帝宋徽宗。大觀初年,內廷“凡所藏者,為大小禮器,則已五百有幾”;政和年間“為最盛,尚方所貯至六千余數百器,時所重者,三代之器而已,若秦漢間,非殊特,蓋亦不收”;宣和之后,“則咸蒙貯錄,且累數至萬余”,“宣和殿后,又創(chuàng)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閣,咸以古玉印璽、諸鼎彝、法書圖畫咸在”。完全是大型博物館的規(guī)模。
宋人為什么如此熱衷于收藏?這里有時代思潮在推動的因素。我們知道,宋人心存“回向三代”的復古之志,同時又盛行疑古、疑經之風,文獻經典的記載不再被宋人奉為金科玉律,他們更愿意將目光從紙本文獻轉向古代金石器物,以圖發(fā)掘出比文獻記錄更真實的禮制原型。當宋人說起自己的收藏之好時,常常要極力撇清玩物喪志的嫌疑:“當天下無事時,好事者蓄之,徒為耳目奇異玩好之具而已?!ㄎ覀兪詹毓牌鳎?非敢以器為玩也,觀其器誦其言,形容仿佛以追三代之遺風,如見其人矣。以意逆志或探其制作之原,以補經傳之闕亡,正諸儒之謬誤。天下后世之君子,有意于古者,亦將有孜焉?!睂嶋H上,這正是后人設立博物館之意旨所在。
還有一大原因,為王國維所點出:“緣宋自仁宗以后,海內無事,士大夫政事之暇,得以肆力學問。其時哲學、科學、史學、美術,各有相當之進步,士大夫亦各有相當之素養(yǎng)。賞鑒之趣味與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與求新之念,互相錯綜?!庇匈囉谏鐣陌捕?、商業(yè)的發(fā)展、生活的富足、文化的進步,收藏活動在宋代成為士大夫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從描繪士大夫雅集的北宋李公麟 (傳)《西園雅集圖》 (中貿圣佳拍品),以及傳為南宋劉松年摹畫的 《西園雅集圖》、表現宋人文娛活動的李嵩 (傳) 《聽阮圖》 (均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反映消暑生活的宋佚名《消夏圖》 (蘇州博物館藏),都可以找到士大夫把玩、欣賞書畫古玩的畫面。
換言之,宋朝士大夫玩收藏,追求的是博古通今的學術趣味,是士人生活的格調展示。他們在休閑、舉辦雅集與音樂會的時候,往往都會陳列古董,以供清玩。宋代最著名的一次文人雅集,當屬王晉卿發(fā)起的“西園雅集”,據稱蘇軾、蘇轍、黃庭堅、秦觀、李公麟、米芾、晁補之、張耒等名動一時的名士都參加了,王晉卿還邀請李公麟將這一次雅集繪成 《西園雅集圖》,后來諸多畫家包括馬遠、劉松年、唐寅、丁觀鵬等,都摹繪過此圖。據米芾所撰 《西園雅集圖記》,西園雅集中就有鑒賞古玩的節(jié)目:“孤松盤郁,上有凌霄纏絡,紅綠相間。下有大石案,陳設古器瑤琴,芭蕉圍繞?!?/p>
而從上文提到的劉松年 《博古圖》、張訓禮(傳) 《圍爐博古圖》 中,我們又可以看出,宋人在鑒賞古玩的時候,又會擺上茶具,煮水烹茶,好不清雅。難怪王國維說,“漢、唐、元、明時人之于古器物,絕不能有宋人之興味”。今天許多人跟風玩收藏,恐怕更是抱著撿漏發(fā)財的功利之心。
(選自《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吳鉤 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8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