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先 楊宏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困境,經典閱讀變得邊緣化,參與途徑(環(huán)境)的缺乏,經典閱讀的價值空間逐漸被消解,以及大學生經典閱讀存在的性別、學習動機及價值認同、個體閱讀及思考方式等三個方面的差異表現(xiàn)。提出促進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對策:將經典文本閱讀納入高校育人全過程;開設經典閱讀課程,解答學生疑難問題;利用新媒體推廣經典,擴寬經典閱讀途徑。
【關鍵詞】 大學生;經典閱讀;困境與差異;途徑
自古以來,經典閱讀就以一種柔性的滋養(yǎng)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fā)展,將經典閱讀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幫助大學生傳承經典、重塑理想,再次帶領大學生尋求生命、生活、社會等方面的價值本質。正如此言“經典閱讀的意義就是要喚起個體對人類過去經驗的感知,讓人類記憶激活當下,以敞開置身現(xiàn)代性之中的個體生命視野,甄別現(xiàn)代人的精神路向,由此最大限度地激勵青年學生精神成人。”[1]當前,信息技術發(fā)展迅猛,人們的社會生活逐漸呈現(xiàn)泛娛樂化的發(fā)展態(tài)勢。泛娛樂化時代的大學生經典閱讀面臨傳統(tǒng)價值觀念解構、深度思考淡化和個體化需求增多等問題,無論是信息時代閱讀平臺和方式的改變,還是泛娛樂化大眾閱讀的心境發(fā)生深刻變化,由于經典文本自身的思想性及深刻性特點及泛娛樂化帶來的閱讀碎片化、表象化和快餐式傾向,經典閱讀離大學生越來越遠,甚至被邊緣化。
經典閱讀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為全面了解重慶市大學生閱讀經典的情況,筆者通過重慶市大力開展“唱讀講傳”活動及各高校積極開展閱讀經典的讀書活動,共收取有效問卷907份。其目的在于分析大學生經典閱讀的現(xiàn)狀和情況,以探討促進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對策。
一、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困境
1、經典閱讀變得邊緣化
大學生經典書籍閱讀情況最直觀的反映便是“每學期大約讀多少本經典書籍”。下面是根據(jù)907名大學生的問卷統(tǒng)計出來的每學期大約讀多少本經典書籍的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每學期閱讀經典書目一本的有18.1%的學生,每年閱讀兩本的大學生占20.9%,每年閱讀三本經典名著的大學生占16.6%。大多數(shù)大學生每學期閱讀的書籍都比較集中在0-3本,較大多數(shù)學生對經典書目的閱讀過程都很少參與。每學期閱讀量較大(多于10本)的同學人數(shù)所占總體比例低于20%。簡言之,大學生對經典書籍的了解和閱讀十分匱乏,且不說是否認真閱讀,大學生對經典閱讀沒有興趣,難以進行大量的經典書籍閱讀。伴隨著閱讀平臺和閱讀方式的變化以及泛娛樂化態(tài)勢下大學生閱讀習慣的改變,經典閱讀與大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
2、經典閱讀參與途徑(環(huán)境)的缺乏
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參與途徑可分為學校給予和個人自發(fā)兩種,學校又可分為學校組織、院系組織、社團組織和班級組織這四個途徑。從表中可以看出,學校組織和院系組織是大學生經典閱讀參與的主要途徑,共占52.1%。此外,大學生個人自發(fā)參加閱讀活動占21.3%,這是大學生參加經典閱讀的次要途徑,社團組織和班級組織所占百分比相對較少,共占10.8%。另一方面,共有15.8%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經典閱讀活動,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經典閱讀這一行為的淡漠。簡單來說,大學生經典閱讀參與途徑相對貧乏,難以滿足當下大學生多樣化的經典閱讀參與需求,導致大學生深度思考淡化,也限制了經典閱讀受眾的發(fā)展。
3、經典閱讀的價值空間逐漸被消解
根據(jù)下面兩個表,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都認同閱讀經典有益于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及促進所學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但存在33.8%的大學生認為讀經典與所學專業(yè)沒有關系、3.5%的大學生認為讀經典與所學專業(yè)有很大矛盾沖突;3.1%的大學生認為閱讀經典對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無太大關系、1.4%的大學生認為閱讀經典對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沒關系??梢钥闯?,經典閱讀的價值空間在當代大學生的觀念認同中逐漸被消解。
二、大學生經典閱讀差異分析
1、性別的差異
從下表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閱讀經典,女生相對于男生更具有積極性且對經典的價值更加認同,這與我們傳統(tǒng)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完全相背離,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思想進步和時代發(fā)展過程中,女性對于知識的渴求完全被解放,女性在自身涵養(yǎng)和價值追求方面,相對于男生更加地內化、更加的實際;而男生在對待經典這件事上,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經典可讀可不讀,完全沒有認識到閱讀經典對自身涵養(yǎng)和經典傳承的促進作用。
2、學習動機及價值認同的差異
大學生對于讀經典的態(tài)度呈現(xiàn)出極為明顯的價值認同上的差異,數(shù)據(jù)顯示,23.9%的大學生認為讀經典的意義是非常大的,47.4%的大學生認為讀經典的意義比較大,25.1%大學生認為讀經典的意義一般,2.5%的大學生認為讀經典的意義不大,1.0%的大學生認為讀經典沒有意義??梢园l(fā)現(xiàn),對于讀經典這件事,大學生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明顯的層次差異,以至于在實踐過程中,文化涵養(yǎng)的內化水平及程度明顯不同。
3、個體閱讀及思考方式的差異
數(shù)據(jù)顯示,大學生對經典著作的閱讀深度大部分停留于“大致瀏覽”水平,閱讀及思考方式呈現(xiàn)出的個體差異性對比鮮明,73.5%的大學生對經典的閱讀淺嘗輒止,這種碎片化、娛樂化的閱讀方式讓他們難以到達深入閱讀乃至內化吸收的水平。
三、促進大學生經典閱讀的對策
1、將經典文本閱讀納入高校育人全過程
經典文本閱讀在高校育人成才的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力宣傳經典閱讀、構建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力求將經典閱讀貫穿整個大學學習生涯的全過程。作為經典閱讀的主要場地的課堂和圖書館,可以通過氛圍營造、資源保障和閱讀服務等方式積極構建一個和諧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幫助大學生更好的融入經典名著中;此外,通過開辟經典閱讀專區(qū)、舉辦經典閱讀講演、設置經典閱讀選修課、開展經典閱讀主題講座及教育活動等,引起大學生的思想共鳴為大學生提供豐富多元的閱讀機會,讓課堂和圖書館成為經典閱讀的美好天地。
2、開設經典閱讀課程,解答學生疑難問題
經典書目的閱讀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沒有進行長期的閱讀,大學生很難真正讀懂一本書。所以學??梢蚤_設一定的經典閱讀課程,給學生解答疑難問題,引導他們讀書,教會他們讀書。比如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就開設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課程,在課程內容上引導學生讀《反杜林論》、《共產黨宣言》等經典著作,清晰科學地為學生講解馬克思主義的內涵和內容。讓學生學的更扎實、更容易理解經典名著,而不是無頭蒼蠅一般亂碰。也可以利用身邊資源引導學生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百家講壇》、《中國成語大會》等優(yōu)秀節(jié)目,聽教授分析古代經典,提供給學生一種直觀且容易接受的形式。
3、利用新媒體推廣經典,擴寬經典閱讀途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我們也需要利用新媒體開發(fā)更多的經典閱讀途徑,我們需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進先進技術,建設移動圖書館,為學生借閱經典書籍提供極大的便利。高校圖書館可以依托微閱讀的特點,采取模塊化的方式重組并提取其中的優(yōu)質資源并分別推送給學生,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并且在移動圖書館中開放討論區(qū)給學生們一個交流討論的平臺。利用微博這個平臺帶動經典閱讀。微博是一個受眾較廣的網(wǎng)絡平臺,高校圖書館可以開設一個微博賬號,每天推送經典閱讀書目,幫同學們篩查書目。也可以在微博上進行專題講座的同步直播,擴大受眾面積,接受用戶的反饋并與此溝通交流、解答他們的問題。
結合調查情況,大學生群體在經典閱讀過程中面臨一系列的困境,包括內在學習動機及價值認同的差異、外在閱讀途徑的缺乏及環(huán)境氣氛營造的不完善等;但同時,也有很多值得傳承及發(fā)揚的閱讀精神及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 李長偉.經典閱讀與大學教育筆談[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7.1.53.
【作者簡介】
陳星先,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生.
楊 宏,重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