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西藏自治區(qū)高校人文社科項目《藏傳佛經(jīng)目錄學研究》(sk2015-49)階段性成果
【摘 要】 文章概述了永樂版《甘珠爾》刊刻的緣起》。永樂版《甘珠爾》刊刻于永樂八年(1410年),緣起于明成祖朱棣邀請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哈立麻至京城,為其先考朱元璋及先妣高皇后設齋薦福。同時哈立麻建議刊刻《甘珠爾》,并以蔡巴《甘珠爾》寫本為底本。朱棣命哈立麻為總纂,刊梓印行。永樂版《甘珠爾》刊成后頒賜藏傳佛教各宗派領袖,目前僅存世三套,亦非完帙。它的刊刻及其于漢、藏、蒙古三地的流通,不僅使西藏人首次擁有了他們自己文字的大藏經(jīng)刻版,而且也推動了藏傳佛教于漢地、蒙古等地區(qū)的傳播。
【關鍵詞】 永樂版《甘珠爾》;藏文大藏經(jīng);哈立麻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曾發(fā)生過兩件對于明朝歷史與西藏歷史來說都意義深遠的大事:一件是邀請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五世哈立麻尚師來朝,并令其于永樂五年(1407)二月“率僧于靈谷寺建普度大齋,資福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1]一件為永樂年間刊雕了西藏歷史上第一部藏文大藏經(jīng)之木刻版,即后人所謂的“永樂版《甘珠爾》”。永樂版《甘珠爾》既是第一部刻版《甘珠爾》,同時又是現(xiàn)存最早的藏文印刷品。它的刊刻及其于漢、藏、蒙古三地的流通,不僅使西藏人首次擁有了他們自己文字的大藏經(jīng)刻版,而且也推動了藏傳佛教于漢地、蒙古等地區(qū)的傳播。
一、永樂版《甘珠爾》刊刻緣起
元代后期,烏思藏地區(qū)的藏傳佛教各派實力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薩迦派隨著元朝的衰微已不能統(tǒng)領全局,代之而起的是噶舉派,特別是噶舉派中的噶瑪噶舉派黑帽系,通過活佛轉(zhuǎn)世的方式,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寺院集團,在前藏、康區(qū)、類烏齊、噶瑪?shù)鹊貐^(qū)擁有廣泛信眾。它的第三世活佛攘迥多吉和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吉都曾受邀到過元大都,受到元寧宗、元順帝兩朝皇帝的禮遇。明朝建立后,噶瑪噶舉黑帽系在藏區(qū)擁有的實力與影響,也自然吸引了新政權(quán)的關注。明太祖即位后,先后敕封了帕竹噶舉派、薩迦派的宗教首領,后又于洪武八年(1375)正月,正式下詔給乳必多吉,表達了明中央政府對噶瑪派黑帽系的關注和肯定,但乳必多吉沒有應邀入京朝見。其實,不久之前,他已派出使臣與明朝建立了朝貢隸屬關系。[2]
及至明成祖朱棣于公元1403年即位,繼續(xù)執(zhí)行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同烏思藏各教派首領保持密切聯(lián)系的政策。即位當年,即“遣司禮監(jiān)少監(jiān)侯顯赍書、[3]幣往烏思藏征尚師哈立麻。”[4]這里提及的“尚師哈立麻”就是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得銀協(xié)巴,[5]“國人以其有道術(shù),稱之為尚師”。[6]據(jù)說明成祖朱棣尚為燕王時,就聽聞哈立麻“道行卓異”、“善幻化”,十分想見他一面,但未能成行。侯顯帶去的邀請詔書,漢文史料中并無記載,僅十六世紀噶瑪派僧人巴俄·祖拉陳瓦(1504-1566年)所著《賢者喜宴》一書中有完整記錄。從詔書中可以看出,永樂皇帝對尚師哈立麻敬信有加,希望他早日來京弘揚世尊教法,同時,為太祖皇帝及皇后設齋薦福,使先帝及皇后早日修得解脫正果:“尚師卿于方便智慧功德等,修得無上之成就,即具佛之本性矣,切望速來為已薨逝者修成解脫儀軌,故此即遣司禮監(jiān)少監(jiān)侯顯等赍信物來請,愿尚師以慈憫喜樂為懷,盡速前來為要?!盵7]
當明使侯顯到達烏思藏時,哈立麻正在藏東的館覺、噶瑪、類烏齊、工布等地傳法,聞聽永樂皇帝使臣至藏,匆匆返回迎接圣旨。哈立麻接受了邀請,并遣人先期趕赴南京獻佛像等物謝恩,而后躬隨侯顯等使者入朝。藏歷木雞年(1405年),他從楚布寺啟程,取道康區(qū),途經(jīng)甘肅、陜西等地,歷經(jīng)兩年時間,于永樂四年(1406年)十二月抵達南京。當月二十五日,永樂皇帝召集文武百官,以漢式新年規(guī)模禮儀“宴尚師哈立麻于華蓋殿,賜金百兩、銀千兩、鈔二萬貫,彩帀四十五表里及法器、茵褥、鞍馬、香、果、米、茶等物,并賜其徒眾白金彩帀等物有差?!盵8]
哈立麻在京都停留期間,除了率眾僧誦經(jīng)傳法、在宮中設壇為皇帝以及臣僚們授無量灌頂外,另一項重要功績是建議刊刻《甘珠爾》,并推薦以蔡巴《甘珠爾》寫本為底本。[9]明永樂八年(1410),明成祖朱棣派太監(jiān)侯顯等人再次入藏,將蔡巴《甘珠爾》帶回京城,并命哈立麻任永樂版甘珠爾刻本總纂,刊樣印施。
二、永樂版《甘珠爾》頒賜及版式特點
《甘珠爾》刊刻完成后朱印數(shù)套,分贈薩迦派、噶舉派、五臺山及宗喀巴、釋迦也失等人。今僅存三套:西藏色拉寺藏一套,103函,乃明永樂十四年(1416)賜給宗喀巴的弟子釋迦也失。釋迦也失是色拉寺的創(chuàng)建者,明宣宗時封為“大慈法王”。其獲頒佛經(jīng)之事見載于《明史》:“大慈法王,名釋迦也失,亦烏斯藏僧稱為尚師者也。永樂中,既封二法王,其徒爭欲見天子邀恩寵,于是來者趾相接。釋迦也失亦以十二年入朝,禮亞大乘法王。明年命為妙覺圓通慈慧普應輔國顯教灌頂弘善西天佛子大國師,賜之印誥。十四年辭歸,賜佛經(jīng)、佛像、法仗、僧衣、綺帛、金銀器,且御制贊詞賜之,其徒益以為榮?!盵10]《明實錄》亦有記載:“(永樂十四年五月辛丑)妙覺圓通慈慧普應輔國顯教灌頂弘善西天佛子大國師釋迦也失辭歸,御制贊賜之,并賜佛像、佛經(jīng)、法器、衣服、文綺、金銀、器皿?!盵11]
布達拉宮藏一套,106函,乃朱棣賜給薩迦領袖貢噶扎西的。其獲頒佛經(jīng)之事亦見載于《明史》:“大乘法王者,烏斯藏僧昆澤思巴(筆者注:即貢噶扎西)也,其徒亦稱為尚師。永樂時,成祖既封哈立麻,又聞昆澤思巴有道術(shù),命中官赍璽書、銀幣征之。其僧先遣人貢舍利、佛像,遂偕使者入朝。十一年二月至京,帝即延見,賜藏經(jīng)、銀鈔、彩幣、鞍馬、茶果諸物,封為萬行圓融妙法最勝真如慧智弘慈廣濟護國演教正覺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剛普應大光明佛,領天下釋教?!盵12]《明實錄》亦有記載:“尚師昆澤思巴入見,賜藏經(jīng)、銀鈔、彩幣、鞍馬、茶米等物?!盵13]這套永樂版《甘珠爾》原藏于日喀則薩迦寺,文革期間移貯于布達拉宮。
另外,20世紀初,在甘肅拉卜楞寺也發(fā)現(xiàn)一套永樂版《甘珠爾》。
據(jù)永樂版《甘珠爾》內(nèi)的目錄記載,這部《甘珠爾》共有108函。今布達拉宮所藏為106函,色拉寺所藏103函,均不完整。
永樂版《甘珠爾》每一函均有明成祖朱棣所作的《大明皇帝御制藏經(jīng)贊》及《御制后序》,均為漢藏文一式兩份。該篇御制贊文交待了這部《甘珠爾》是永樂八年(1410年)刊刻的。贊文又云“遣使往西土取藏經(jīng)之文,刊梓印施”,[14]說明這部《甘珠爾》的底本確為明朝使者入藏帶回京都的。贊文所記“朕撫臨大統(tǒng),仰承鴻基,念皇考、皇妣生育之恩、垂緒之德,劬勞莫報,乃遣使往西土取藏經(jīng)之文,刊梓印施,以資為薦揚之典”。[15]可與《明實錄》有關記載相佐證,對于了解明成祖禮請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五世活佛哈立麻入京及刊刻《甘珠爾》的目的,有一定的幫助。
明成祖朱棣出于政治等方面的考慮,以蔡巴《甘珠文》為藍本,并作“贊”及“序”,刻版印行,頒給西藏各主要宗教派系的首領,此乃明朝中央政府加強與西藏地方之間緊密聯(lián)系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位于拉薩北郊的色拉寺仍把這部《甘珠爾》當作該寺珍寶收藏。永樂版《甘珠爾》是經(jīng)布頓大師勘定的蔡巴《甘珠爾》翻刻本,是現(xiàn)存最早的較為精善的《甘珠爾》之一,在藏文文獻和藏傳佛教研究領域均具有重要的學術(shù)價值。
【注 釋】
[1] 《明實錄·太宗實錄》卷六四[m].中華書局,1974.
[2] 王森.西藏佛教發(fā)展史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20.
[3] 侯顯:明代宦官,藏族,藏名洪保希繞,今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臨潭人。明代著名外交家、政治活動家。在促進中國和亞洲各國經(jīng)濟、文化交流方面成就突出。在民族關系方面,他為溝通民族感情、增進民族團結(jié)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是漢藏關系史上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藏族人物。其于明洪武年間到達南京。后從軍,在伊犁戰(zhàn)事中代將軍職指揮戰(zhàn)斗,獲勝后任將軍。永樂元年四月,侯顯受明政府派遣,率領臨潭藏族昝土司的人馬,深入衛(wèi)藏。同年十二月,他將哈利麻等一批宗教首領順利地請到南京,接受新王朝的官職、封號。因其未成家故還俗,封其為司禮少監(jiān)。侯顯先后參加了鄭和的第二次、第三次西洋航行.
[4] 《明實錄·太宗實錄》卷一七[m].中華書局,1974.
[5] 得銀協(xié)巴(1384-1415),《明史》稱為哈立麻,明代著名三大法王之一。朱棣封其為“萬行具足十方最勝圓覺妙智慧善普應佑國演教如來大寶法王西天丈善自在佛領天下釋教”(簡稱大寶法王)。大寶法王的地位高于大乘法王和大慈法王,系彼時藏傳佛教領袖人物中的最高封號.
[6] 張廷玉等纂:《明史·列傳二一九》“烏斯藏大寶法王”傳[m].中華書局,1974.
[7] 巴俄·祖拉陳瓦.賢者喜宴(下冊)[m].民族出版社,1986.1001-1002.
[8] 《明實錄·太宗實錄》卷六二[m].中華書局,1974.
[9] 1322—1348年間,蔡巴·貢嘎多杰(1309—1364年)依照納塘版《甘珠爾》為樣本,參照異本,用金銀汁寫了一套《甘珠爾》經(jīng),寫成后由布頓大師校正,世稱“蔡巴甘珠爾”,它的影響范圍非常廣大.
[10] 張廷玉等纂.明史·列傳二一九·西域三[m].中華書局,1974.
[11] 明實錄·太宗實錄.卷一七六[m].中華書局,1974.
[12] 張廷玉等纂.明史·列傳二一九·西域三[m].中華書局,1974.
[13] 明實錄·太宗實錄.卷一三七[m].中華書局,1974.
[14][15] 嘉措、平措、噶瑪、丹達、建瓴、丹扎.拉薩現(xiàn)藏的兩部永樂版《甘珠爾》[m].文物,1985.09.
【作者簡介】
楊學東(1980—)男,遼寧撫順人,文獻學博士,西藏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講師,研究方向:西藏方志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