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穎
摘要:《大象席地而坐》是青年作家胡遷的代表作之一,作家以“故事內敘述者”的視角展示了小說主人公“我”對于花蓮動物園內“大象席地而坐”謎題的探尋與發(fā)現(xiàn)。作為一部心理小說,大量情節(jié)的回溯與勾連凸顯了作品敘事的零散性、陌生化等后現(xiàn)代主義特征,在情節(jié)的線性流動中演繹了主人公充滿荒誕色彩的人生歷程。借由“我”這一邊緣人形象的塑造,作家以“反諷”的筆法揭示了當代青年遭遇的生存困境與精神危機,描寫他們是如何在理想破滅的現(xiàn)實荒原中如何穿行而過,抵達彼岸。
關鍵詞:內聚焦 敘事零散 不可靠敘述 荒誕
《大象席地而坐》收錄在胡遷的短篇小說集《大裂》中,作家以冷靜克制的筆觸敘述了小說主人公“我”充滿荒誕色彩的“尋象”之旅。正如小說中“我”被大象踩死的結局一般,現(xiàn)實世界里的胡遷以獻祭的壯舉賦予了作品“向死而生”的意義。在這個不足六千字的文本中,作家不僅展示了當代青年遭遇理想破滅后的反抗與掙扎,也借此實現(xiàn)了對自我主體建構的徹底否定。
一、尋找的完成式
“大象席地而坐”來自于黎凱告訴“我”的一則趣聞:花蓮市動物園里有一頭大象,“它就一直坐在那,可能有人老拿叉子扎它,也可能它就喜歡坐在那,然后所有人就跑過去,抱著欄桿看,有人扔什么吃的過去,它也不理”。作家將這一頗具荒誕色彩的故事懸置于小說開頭,作為紐帶連接了一系列風馬牛不相及的事件;對于謎題的有意回避,構成了敘事線索的斷裂,令讀者抱著揭秘心理進入文本的讀者鎩羽而歸。
小說文本的時間跨度大約在一周之內,對于“大象席地而坐”的謎題僅在開頭與結尾進行概述,約占文本的五分之一。小說的主體部分由“我”的行動軌跡與人物對話構成,包括“我”參與偷情、發(fā)生意外、追逐女人、旅行鬧事等。作為一部心理小說,第一人稱內聚焦的視角使得敘述層完全封閉在了“我”的意識活動當中。作家通過大量情節(jié)的回溯與勾連完成了小說敘述的異質化拼貼,一幕幕事件的切換宛若高速列車的車窗外飛快掠過的場景?;诰€性流動節(jié)奏中的事件使得文本在敘事層上呈現(xiàn)出了“敘事零散…‘去中心化”的狀態(tài),文本的指向性也由此被遮蔽,從而加強了小說的“陌生化”效果。
無論從常識還是修辭來看,“大象席地而坐”這一命題顯然都有悖于我們的經(jīng)驗認知。小說開頭的這則趣聞,一頭被圈養(yǎng)的大象面對游客的逗弄與挑釁卻保持巋然不動、席地而坐的姿態(tài),仿佛馬爾克斯筆下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題材。“敘事零散”使得作家并未在這一極具張力的故事上耗費筆墨,讀者的注意力被主人公漫無邊際的思緒所轉移,文本的敘事焦點被模糊處理。而從語言修辭來看,“席地而坐”顯然意有所指,這一違背動物本能的姿態(tài)在象征層上提示讀者對這一意象的內涵加以關注。這種“陌生化”效果在文本中比比皆是,無論是時空場景的快速滑動還是人物情節(jié)的碰撞摩擦,文本與讀者之間都保持著“霧里看花”的狀態(tài),以上示例是對小說“陌生化”效果的說明。盡管小說在情節(jié)承續(xù)上缺乏內在的因果邏輯,從行為層來看,我們卻能夠從中提煉出一個核心——基于線性流動節(jié)奏中彼此獨立的事件實際上演繹了共同的行為模式。盡管遭遇了一系列意外與打擊,“我”卻從未停止過自己的行動軌跡,這場流浪之旅的終點依然到達了小說開頭提及的花蓮市動物園。借由“尋找”這個動作的演繹,小說的情節(jié)不斷由一個舊的平衡向新的平衡過渡,在敘事模式上實現(xiàn)了格雷馬斯提出的“完成性組合”。在此我們無需去深究“尋找”的因果與目的,在胡遷筆下,“尋找”僅僅是主人公的行為模式,“尋找”就是“尋找”本身。為此,小說又呈現(xiàn)出了另一重內涵,即作者有意識地“去意義化”設置,他并未對主人公的行為賦予任何價值指向。而小說中的“我”經(jīng)歷重重考驗與艱難求索后,這場夢游般的歷程冥冥中指向了花蓮市動物園內那頭席地而坐的大象。借由對真相的揭示,主人公的“尋找”被畫上一個灰色的句點,小說的開頭與結尾由此實現(xiàn)了對“死亡”敘事的雙重映照。
二、分裂的敘述者
小說與加繆的代表作《局外人》一樣都采取了第一人稱內聚焦的視角,這一限知視角的運用使得主人公與他者的隔膜加深,人物的不透明性由此顯現(xiàn)。與默爾索相同,小說中的“我”言談離經(jīng)叛道,行為驚世駭俗:與好朋友的老婆偷情,認為劇本策劃會都是瞎扯淡,對自己追求的女人冷嘲熱諷,因為聽不懂閩南語而攪和得一車人不開心。作者塑造了一個典型的邊緣人形象,對主流與秩序充滿反叛,對此在和未來皆是懷疑。借由敘述者之口,作者將對現(xiàn)實世界的荒謬感受投射于文本之中,并通過大量的反諷顯示在敘述者的言語行為與心理活動中。
由此胡遷呈現(xiàn)出了“我”作為小說敘述者的分裂狀態(tài),在半寐半醒的囈語中完成了大量的不可靠敘述,小說強烈的“陌生化”效果正依托于此。以敘述者對于偷情事件的展示來看,作為偷情的對象,“我”在還原這一場面時絲毫未顯現(xiàn)出慌亂與歉意。敘述者像與讀者談論天氣一般以稀松平常的口氣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為了證明偷情事件的無關緊要,“我”給出了三個理由:我們是好友,黎凱不愛他的妻子,“我”也不愛黎凱的妻子。并且在敘述者看來,這一事件之所以敗露歸咎于黎凱的安眠藥吃得不夠多。這些有悖于常理的敘事顯然超出了我們的經(jīng)驗認知,尤其是面對好友跳樓身亡的事實,敘述者仍然以淡淡的口吻一筆帶過。這一極具爭議的事件由此被敘述者以荒謬的緣由和平淡的語調所化解,讀者顯然難以窺見故事的原貌以及人物的真實反應。
小說的矛盾也就顯現(xiàn)于此,一方面敘述者對此表現(xiàn)得漠不關心,另一方面又在文本中多次提及了黎凱的死亡,包括“我”在發(fā)生意外時聯(lián)想到黎凱當時的果決以及兩次向女友陳述偷情的經(jīng)過。同時文本時間也由“一年前”快速閃回至“兩天前”,“我”的時世之旅由此開始,執(zhí)著于探尋“大象席地而坐”的真相。因而,“我”并非如文本開頭所展現(xiàn)的那樣平靜,敘述者實際上回避了事件發(fā)生時人物內心的矛盾沖突;借助不可靠的敘述,“我”不僅僅欺騙了讀者,同時也完成了對自我的欺騙。表面上,敘述者戴著冷靜的面具對一切事件都顯得漫不經(jīng)心、無動于衷,然而在文本的細枝末節(jié)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面具的裂痕:“我”借助不可靠敘述掩藏了真實的反應與情緒。
敘述者的姿態(tài)表現(xiàn)為,理想的“我”在反諷中展示出平靜與節(jié)制,在不可靠的敘事中回避人物內心的風暴。然而當讀者剝落敘述者佩戴的面具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那張斑駁陸離的臉上有淚水彌留的痕跡。
三、黑色的夢游國
小說開頭對于“大象席地而坐”的講述充滿了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這頭被馴養(yǎng)的大象對于游客的逗弄、挑釁不屑一顧,仿佛王小波筆下那只特立獨行的豬,不屈從、不迎合、不媚上的姿態(tài)正是主人公所信奉的處事準則。而無論是電影中的滿洲里,還是小說中的花蓮市,在現(xiàn)實的地理坐標都是人人神往的圣地,作者的這一設置又為這個故事平添了幾分理想色彩。對于主人公而言,盡管遭遇了死亡、意外、追逐、被拋棄、被打擊,人生歷程的艱難中卻總有一抹亮色?;ㄉ徥袆游飯@里席地而坐的大象正構筑了主人公心目中的烏托邦與理想國,因而“我”的旅程幾經(jīng)輾轉還是通向此處。
然而當“我”親眼看見了大象所處的環(huán)境之后,可笑的柵欄、遍地的糞便、零碎的殘渣,與“我”心中構筑的理想國格格不入,在大象無神的眼眸中“我”感到懷疑?!拔摇辈幌Х綎艡谝惶骄烤?,然而真相卻令“我”幾乎笑出聲來,“大象席地而坐”的原因不過是它的后腿斷了,席地而坐其實是一種無奈之舉。由此小說在尾聲終于解開了被懸置的謎題,“尋找”在歷經(jīng)艱難之后完成,我們卻并未迎來一個“花明柳暗”的結局。當旖旎的想象被殘酷的事實所顛覆之后,主人公所有心存僥幸的期待都被現(xiàn)實的黑暗所吞噬,這場旅程的終點不過是一個彌漫著絕望情緒的黑色夢游國。
在這場孤獨的流浪中,“我”能夠從容面對一切意外與打擊,盡管時世艱難,“我”卻并不畏懼從荒原中穿行而過。然而“大象席地而坐”的真相不僅僅破滅了主人公心中的理想國,同時也提醒了他自己不過就是一只斷腿的大象。他的離經(jīng)叛道、不屑一顧只是自我武裝的面具,盡管身處的世界充滿荒謬,在與現(xiàn)實的斗爭中他確實是一個失意者。因而反抗失去了意義,控訴無人傾聽,胡遷創(chuàng)設的就是一種極度絕望的情境,在這種絕望中你只能不斷地墜落、墜落,直至滅亡。
小說以“我”展開敘述,我們很容易被這一視角混淆現(xiàn)實與創(chuàng)作的邊界,將作品視為胡遷的自我代言,從文本中我們確實可以窺見作家情感的大量投射。小說中邊緣化的主人公形象正暗合了作家在現(xiàn)實處境中的失意與孤獨。作為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胡遷在現(xiàn)實的泥淖中苦苦掙扎,將自己天真的幻想與不合時宜的追問投諸狂亂熾熱的囈語當中。在這部作品中,他實現(xiàn)了對自己的徹底否定,甚至不惜以獻祭的方式賦予作品“向死而生”的意義——不僅僅意味著結束,更是作家主體建構的涅檗。
參考文獻:
[1]胡遷.大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2]胡亞敏.敘事學[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