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雋
摘 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對外交流越來越深入,對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高校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yǎng)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從當前我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情況來看,存在著不受重視、教學手段過于單一等問題,教學效果不顯著,無法滿足新時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關鍵詞:英語翻譯;新時期;優(yōu)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4B-0025-02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對外開放的步子越邁越大,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還是在文化科技等方面,都與外界有頻繁的交流,亟須大批具有高水平翻譯技能的專業(yè)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人才培養(yǎng)搖籃的高校,在翻譯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是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普遍存在耗時多、效率低的問題,很多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甚至畢業(yè)了還不能靈活運用英語翻譯技能,無法有效開展英語交流,高校英語翻譯教學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需要引起高校英語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關注,要想辦法優(yōu)化翻譯教學,提升教學的質量。
一、 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作用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將注意力放在提升學生的閱讀、聽力以及寫作等方面的能力上,強調能夠完成簡單的交流。但是隨著我國與外國在交往中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社會對英語翻譯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英語翻譯工作內容也不再是簡單的將對話進行翻譯,還涉及我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交流互動。正是由于市場對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促進了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不斷進步。在英語翻譯教學中,需要學生對國外文化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梢哉f,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 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一)對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應試教育在我國高校也有深刻的影響,英語翻譯教學也不例外,很多高校開展英語翻譯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英語四六級等級考試的通過率,考試中與英語翻譯相關的內容非常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會為學生講解英語翻譯技巧。與此同時,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無論是教學計劃的制訂還是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設置,都受到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很多學生畢業(yè)后對課堂學到的知識并不能靈活運用,進入工作崗位后并不能獨立承擔翻譯工作。
(二)教學模式過于呆板
一直以來,我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學習過于被動,學習興趣也受到影響。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模式往往很單一,大多是學生做題與教師講解相結合,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過于被動,即使學到了知識也很容易忘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三)學生的英語邏輯思維能力僵化
英語翻譯一般涉及的句子比較長,如果學生不具備英語邏輯思維,很容易在翻譯過程中犯錯。受傳統(tǒng)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無論是對語態(tài)還是時態(tài)都無法靈活運用,在翻譯過程中常常受到漢語思維模式的影響,不能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翻譯,學生的翻譯表現出明顯單詞堆砌的現象,不僅在理解上頻頻犯錯,語句不通順,做不到翻譯上美的彰顯,也有學生對英語語法知識掌握不牢固,出現明顯的翻譯錯誤。當然,英語翻譯建立在一定的英語詞匯積累的基礎上,如果詞匯量不夠大,那么,英語翻譯的學習將步履維艱。
三、 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
(一)科學合理制定英語翻譯人才培養(yǎng)目標
英語翻譯是英語專業(yè)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需要高校從實際出發(fā),重視學生專業(yè)實力與實踐能力的協(xié)同發(fā)展,培養(yǎng)滿足社會需要的翻譯人才,設置人才培養(yǎng)計劃,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以往僅關注教材的單一模式,引導學生對社會、政治、經濟等領域給予廣泛的關注。
(二)注重實踐翻譯教學
翻譯工作要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合適的人才,要求學生將掌握的翻譯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因此,高校英語翻譯教學要高度重視實踐,一方面,高??梢灾鲃优c地方政府企業(yè)合作,根據其實際需求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讓學生的翻譯學習走出理論教學階段,在翻譯實踐中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查漏補缺,學會如何合理運用翻譯知識開展翻譯工作;另一方面,學??梢詫⒂⒄Z翻譯領域的專業(yè)人員請到課堂,對學生的翻譯學習給出指導意見,讓學生了解社會對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圍繞需求不斷提升翻譯水平。
(三)注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
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過程中,學生之所以常常出錯,一個關鍵因素就在于所學的英語與常用的中文存在明顯的文化背景差異,學生習慣用中文的思維理解英語,阻礙了學生英語翻譯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比如,“the last straw”,從字面翻譯為“最后的稻草”,如果按中文來理解,則代表“救命稻草”,事實上,在英語文化中則代表人不能承受的事物,兩種文化背景含義迥異。因此,在翻譯教學中要充分重視文化背景的差異,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將翻譯放在具體的文化背景中進行,而不能僅僅從語言上進行轉化。要有意識地將西方國家文化信息引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不僅要掌握我國民族文化知識,還要加強對英語國家文化內涵的了解,在準確了解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做到翻譯中準確傳遞文化內涵。
(四)充分借助互聯網開展教學
新時期互聯網技術高速發(fā)展,各種網絡技術被廣泛應用,充分借助互聯網開展英語翻譯教學,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英語翻譯實踐機會。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能在網上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從教師層面來說,翻譯教學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憑借豐富的翻譯知識,結合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高效的英語翻譯課堂;從學生層面來說,借助互聯網開展英語翻譯學習,不僅能夠大大提升英語運用能力,也能做到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英語翻譯教學的優(yōu)化有現實意義,需要高校明確人才培養(yǎng)目標,從學生的邏輯思維、實踐運用等方面有意識地培養(yǎng)英語翻譯能力,大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升英語翻譯課堂教學成效,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的英語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李媛媛.新時代背景下的英語翻譯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