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聚餐,聚的是情,講的是禮,宴席便是這情和禮的完美展現。李登年的《中國宴席史略》在臺灣省被再版后,易名為《宴席上的中國史》。
宴席在中國人的社會活動中始終占據著一個重要的地位。在中國人的心中,一場宴席不僅僅是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更是一種文化的體現,一種最深最誠的心意。
《宴席上的中國史》
作者:李登年
出版:帕斯頓數位多媒體有限公司
時間:2019年01月刊
宴席是一種社交活動
中國菜肴種類豐富,名揚海外,各色菜肴組成的美味宴席也因地域不同呈現出地區(qū)的差異,它們共同豐富了中國的宴席文化,使其可以歷經數千年盛行不衰,綿延至今。根據文獻記載,中國的宴席禮儀在周代時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禮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
以進食禮儀為例,按《禮記》所述,進食時入座的位置很有講究。漢代以前無椅凳,席地而坐。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進食時要盡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擺放饌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臟了坐席。宴飲開始,菜品端上來時,客人要起立;有貴客到來時,客人也要起立,以示恭敬。如果來賓地位低于主人,必須雙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謝,等主人寒暄完畢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進食之前,等饌品擺好之后,主人會引導客人行祭。古人為了表示不忘本,每食之先必從盤碗中撥出菜品少許,放在案上,以報答發(fā)明飲食的先人,是謂“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如果在自己家里吃上一餐剩飯,或是吃晚輩準備的飲食,就不必行祭。主人準備的美味佳肴,客人不可隨便取用,須得“三飯”之后,主人才指點肉食讓客人享用,還要告知所食肉物的名稱。
有主有賓的宴席,實際上是一種社交活動。為使這種社交活動有秩序有條理地進行,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作為指導和約束。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fā)展,每個民族都會形成一套自己的宴席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宴席是一種權衡之術
中國人習慣把人生喜怒哀樂、婚喪嫁娶、應酬交際都導向美食活動,從而增進人與人的關系。人們將飲食與社交緊密相連的同時,也在宴席中傾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期許。
古代典籍中有大量關于宴席的模式、禮制的記述,只有從事民俗研究的學者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有所觸及,尚未形成綜合系統(tǒng)的專題論述。近年來研究食文化的著作則大抵偏重于飲食品色和菜譜、烹調術及味覺美感之類,綜述宴席源流、儀制和風俗的系統(tǒng)性著作尚無人嘗試。李登年先生的這部《宴席上的中國史》在此方面具有開創(chuàng)意義。
李登年從事飯店管理工作多年,曾任多家高星級酒店總經理。現任中國食文化研究會餐飲專家副主任委員、連云港食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連云港市烹飪餐飲行業(yè)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職業(yè)上的需要激勵他以幾十年之力,辛勤探索有關資料,以業(yè)余時間發(fā)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