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閱讀陪伴著人的一生,在閱讀中升華人類的情感,凈化人類的心靈,是一個人身心健康成長的重中之重。初中語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閱讀,且閱讀教學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所以注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與培養(yǎng),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了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采取科學的方式增強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是現(xiàn)階段語文教師應深度思考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閱讀教學是素質教育的直接選擇。語文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綜合性與實踐性,和素質教育目標中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吻合。如果閱讀教學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會減少學生與文化接觸的機會,不利于文明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其次,閱讀教學是學生掌握寫作技巧的方式。初中學生在閱讀課堂上可以學習諸多文章,這些文章中涉及我國傳統(tǒng)文化與豐富的語言知識,學生在閱讀中了解詞匯和句子的使用方式,便于學生靈活地創(chuàng)作文章,提高學生寫作的有效性。最后閱讀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優(yōu)秀的閱讀內容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加強學生對人生觀念與價值觀念的認知,進而促使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
二、閱讀教學的有效方式
1.強化交流,找到科學的閱讀方式
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是初中教師的一項工作,所以教師扮演的角色比較重要,教師應全面掌握初中學生自身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學習情況,提高初中學生整體閱讀水平。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或者報刊等載體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科學的閱讀方式,促使學生靈活地將所學的閱讀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此外教師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分析學生在閱讀期間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給予學生建議,加強學生對文本的了解與掌握,進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比如在教授《回憶我的母親》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包括:在你的印象中自己的母親是什么樣子的?你和你的母親之間發(fā)生過哪些事情?平時怎樣和家長相處?由此引發(fā)學生思考,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深入地走進文本中了解作者與母親之間的相處模式。然后在學生了解文本大概內容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每一個段落的學習,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保證閱讀教學效果。
2.擴大詞匯量,增強寫作文采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詞匯量的積累,適當?shù)慕o學生增加作文寫作素材,增強學生寫作的文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查找作文相關內容,促使學生熟練掌握詞匯,并且靈活運用語文詞匯。在學習期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語文知識猜測陌生詞匯,同時結合文本的上下文驗證自己猜測的準確性,調動學生自身思維,幫助學生掌握閱讀的技巧。
比如在教授《美麗的顏色》時,針對和美麗相關的詞匯,如華麗、壯麗等,這些詞語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在實際運用上存在差異性。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真實意思,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將這些詞匯加以區(qū)分,并且按照文本的相關內容整理詞匯的本質含義,由此不僅加強學生對文本與詞匯的了解,還利于學生把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加以延伸,增加學生學習儲備量,增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3.借助多媒體技術,走進文本世界
初中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將閱讀內容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感知,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對于初中閱讀文本,作者的情感與表達的內涵比較重要,要想切合實際的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教師應關注學生對文本作者內心情感的挖掘,深入地走進文本世界,感受文本世界的魅力。
比如在教授《故鄉(xiāng)》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文本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文本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組織學生閱讀文本,在文本中找到與題目相關的句子加以標記,最后引導學生結合多媒體中展示的畫面感受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想與情感,由此強化學生對文本的掌握,體會到作者對故鄉(xiāng)的熱愛之情,彰顯閱讀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基于閱讀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科學的方式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內容與中心思想,進而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