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樂府詩與古詩比較論

2019-08-01 01:33周亦清
大觀 2019年3期
關鍵詞:樂府古詩

周亦清

摘 要:東漢社會動蕩不安,儒學漸漸式微,處于社會下層的百姓和失意的文人,對現(xiàn)實萌發(fā)了種種不滿,出現(xiàn)“不平則鳴”。不同創(chuàng)作主體分別寫下血性決絕的樂府詩和溫柔敦厚的古詩,展現(xiàn)了時代精神。民間樂府詩有決絕美,正如剛烈的男子;文人古詩有含蓄美,正如溫柔敦厚的女子。它們分別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中陽剛與陰柔之美,承載了文學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樂府;古詩;剛毅;敦厚

流傳于東漢的樂府詩好似北方如火的男子,有中國人陽剛的一面。處于同時期的文人古詩正如大家閨秀,體現(xiàn)了中國人陰柔的一面。無論是激烈的表達還是委婉無奈地申訴不滿,都體現(xiàn)了當時的反抗精神。下層社會的百姓畢竟是“百姓”,失意的文人畢竟是“文人”,他們擁有著不同的經(jīng)歷,因此審視問題之角度與面對現(xiàn)實之心態(tài)都是不同的。種種風格的差異,都是創(chuàng)作主體的階層不同使然。

一、相同的創(chuàng)作背景

從儒家“定于一尊”起,“溫柔敦厚”的“詩教”強有力地滲入封建統(tǒng)治的各個層面,文學當然也不例外。政治的一統(tǒng)和精神的統(tǒng)一以及經(jīng)濟的復蘇,激揚起后人難以企及的大漢雄風。西漢統(tǒng)治者從政教的角度要求文藝處于以經(jīng)學獨尊、崇尚“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風格。東漢中后期社會動亂,玄學興起,思想解放,儒學地位漸漸衰退,社會下層百姓和失意的文人開始彷徨而后吶喊:“式微,式微!胡不歸?”。可是在動蕩的社會,精神家園歸向何方?

面對理想生活與殘酷現(xiàn)實的差距,不同階層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審視,發(fā)出不同層面上的感慨。這些感慨都反映了時代背后的精神內(nèi)涵,即在思想解放下的反抗與失意,此所謂“不平則鳴”。這一點,樂府詩與古詩是相同的。

二、不同的詩文體現(xiàn)

(一)樂府詩之剛毅

生活在下層的人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政治與生活的距離很遠。他們只希望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并沒有多少建功立業(yè)的奢望。在動亂的年代,連這個最質(zhì)樸、最簡單的要求都無法實現(xiàn),夫妻遠隔千里之遙,親人征戰(zhàn)不能團聚,游子思鄉(xiāng)而不得歸,生活如絕望的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但他們懂得“否極泰來”,于是在絕望中揭竿而起,或許還能改變現(xiàn)狀,贏得點生存之地。沒有任何顧慮,只有改變現(xiàn)狀的單純想法,于是在憤怒之下涌現(xiàn)出一批干脆決絕的民間詩人。

在感慨戰(zhàn)事上,面對“戰(zhàn)城南,死郭北”,反思到“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唱悲千古征戰(zhàn);面對“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聯(lián)想到“尸喪峽谷中,白骨無人收”的凄慘場面;面對“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發(fā)問到“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話語句句樸實,字字揪人心弦。面對絕境,既然“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何不“拔劍東門去”,必定“白發(fā)時下難久居”,搏他個一時清凈,再安穩(wěn)過日子。

下層女子剛毅、血性,對待婚姻,幸福不纏綿,分手盡決絕。面對??菔癄€堅貞不渝的愛情,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換取,也曾大膽對上天許下“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言。將自己的感情與天地試比高,這是怎樣的胸襟與大氣。

當親戚遠離家鄉(xiāng),盼望之情也寫得質(zhì)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奔页K频逆告傅纴?,句句觸摸人心底最弱的神經(jīng)。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寫得真摯感人。

當對美好愛情的追求遭遇強勢力的踐踏,她們也用強硬的手段來捍衛(wèi):“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并辛辣地諷刺“男兒愛后婦,女子重前夫”“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遇到愛情的背叛時,不糾纏,既然“聞君有兩意”,便“故來相絕決”,不僅“拉雜摧燒之”,而且“當風揚其灰”,甚至“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即使婚姻遭受不平的待遇,也要保證自己的尊嚴,“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百姓樸實無華,了無抗爭,最直接也最簡單。若將他們逼得憤怒,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只雄獅在怒吼。這種怒吼,不受“溫柔敦厚”的影響,也不懂得什么是文學藝術的節(jié)制。他們不會選擇在沉默中滅亡,終要爆發(fā)。爆發(fā)時如奔騰洪水,一瀉而下。

下層人們關心生活的幸福與否,政治的壓迫與否,親人的和睦與否,在文學意境上,呈現(xiàn)出最質(zhì)樸或最決絕的極端風格。在抒發(fā)感情時,不會追求“言外之意,境外之境”,這與文人不同。

(二)古詩之敦厚

東漢后期的文人渴望建功立業(yè),但理想破滅和對現(xiàn)實的不滿,使他們的精神不知何處安放。在儒學、政治式微的年代,建功立業(yè)拋灑汗水顯然不現(xiàn)實。文人的內(nèi)心很無奈,既然不能建功立業(yè),那就將精神寄托于向內(nèi)看,回歸到審視內(nèi)心世界,感嘆人同有之情。于是他們注重現(xiàn)實,及時行樂,將精神放浪形骸之外,關注內(nèi)心世界。這也是對不滿現(xiàn)實的默默的反抗,一種“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反抗,這與下層社會人們的決絕不同。

文人是“溫柔敦厚”的儒者。他們“窮而后工”,雖然有強烈的感情,卻不發(fā)展到極致,因為他們懂得“盛極必衰”。于是將無限的怨怒和對人生感慨用有限的意象寄托,總有一種“意在言外”之感、“味在咸酸之外”的儒儒之風。這種“哀而不傷,怨而不怒”的風格,深深受到經(jīng)學語境的影響。

面對東漢動蕩的社會現(xiàn)實,“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吹健昂R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便感慨物尤以此,人何以堪?現(xiàn)實不能改變,于是低頭“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漂流異地的失意文人看到芙蓉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他并沒有直接寫懷念妻子,而是把對妻子的思念化作望眼欲穿的詩句:“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睂懛驄D不能相見,也是不直寫,而是想到牛郎織女的傳說而發(fā)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的感慨,委婉地將“悠悠不盡之妙”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整個基調(diào)充斥著不盡的無奈。

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們望不到前方的路,雖不得志,但仍有“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的想法。他們不直接寫自己的抱負,而是借鴻鵠來比興,含蓄而又蘊籍深遠。

面對人生的長度,失意的文人不禁感慨萬千:“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但是文人畢竟是文人,“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文人面對現(xiàn)實不是拍案而起,而是認清現(xiàn)實,“溫柔敦厚”地反抗。從另一層面說,溫柔敦厚地對現(xiàn)實不滿加以反抗,比下層社會的激烈對抗,更具有臆想空間,更能體現(xiàn)文學的藝術美。因此,換個角度說,文人懂得的含蓄美,學會的“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風格,是經(jīng)學時代對文學發(fā)展所形成的一種積極影響。

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們,憤怒成詩人,堅持“否極泰來”的激烈反抗;失意的文人,“怨而不怒,哀而不傷”,“溫柔敦厚”地默默反抗。無論是哪個階層,都從其不同的視角對社會進行不滿的吶喊,都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的反抗精神。

從兩者不同文風可以看出其不同的階層。生活在下層的人們,反抗得干脆、激烈、有血性。這種憤怒出詩人的民間文學,沒有受到絕對的政教熏陶,還保留著民間話語的質(zhì)樸性,體現(xiàn)了一種古拙的藝術風格。這種古拙,和表達感情的沖動,將事情做到極致,好似北方雄雄剛烈如火一樣的男子,是中國人陽剛的一面。

失意的文人,受到過儒學的教導和經(jīng)學時代“溫柔敦厚”詩教說的熏陶,他們婉轉曲折地思考問題。學得越多,想得越多,表達出來就越溫和,感性也受理性的節(jié)制。他們不把話說太滿,而且聯(lián)想豐富,將自然界的事物賦于感情,不僅有節(jié)制地抒發(fā)感情,而且用詩文告訴后世什么叫作文學美。這種美,美在含蓄,美在曲折,美在意境。這種“溫柔敦厚”就如同良好熏陶過的大家閨秀,體現(xiàn)了中國人陰柔的一面。

三、樂府、古詩展現(xiàn)的文學魅力

無論是陽剛的一面還是陰柔的一面,無論敘事還是抒情,在他們的筆下,都能找尋到關照自然的天性。他們都不會將自己的視野只停留在“人”上,而是心懷宇宙,要么用自然不可能達到的“山無陵,天地合”來表決心,要么是在自然面前尋找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等有情感的景物來聯(lián)想以及抒發(fā)感慨。當人們有情感時,都能直接想到自然界,自然影響了人們的心態(tài)。詩人們將人類與萬物放在同一層感情地位上,在關照人類時總能聯(lián)想到自然宇宙。在心懷宇宙時抒發(fā)或激進或委婉的感情,總能體現(xiàn)出其內(nèi)在的自然精神。這正是這個民族的氣魄、胸襟與魅力所在,而文學承載了這種魅力,這種自然精神的魅力。

這陽剛的男子與這陰柔的女子,從不同的視角對社會進行審視,雖然發(fā)出感慨的方式不同,但都體現(xiàn)了自己發(fā)自心底的感情。這種感情表現(xiàn)在詩歌里,就是所謂的“詩情”。他們無論用哪種語言風格來表達,都是作者的詩情的外溢。正如張豈之先生所說:“詩情是強烈的”;“詩情是典型的”;“詩情還是真誠的”。樂府與古詩,不管創(chuàng)作主體是激烈地表達還是含蓄地抒發(fā),其內(nèi)心感情都是強烈的。在這些文學作品中,每一篇經(jīng)典的詩文都具有典型性,都反映著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尤其是在運用語言的時候,句句表達自己真摯的感情。他們的詩文留傳于后世,反映了時代的反抗精神,展現(xiàn)出文學藝術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古敏.中國古典文學薈萃——詩經(jīng)[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王運熙,王國安.國學大講堂·樂府詩集導讀[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

[4]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張豈之.中國傳統(tǒng)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

西安翻譯學院文學院

猜你喜歡
樂府古詩
古詩教我珍惜時間
勞勞亭
樂府—清平調(diào)之二
樂府古辭游仙詩形成原因研究
古辭游仙詩的價值及影響
古詩鑒賞,你不得不熟知的答題模式
漢武帝立樂府之辨
隋·智永正書《千字文》集古詩
唐.歐陽詢《九成宮》集古詩
漢代樂府詠史詩探論
泸西县| 温泉县| 沁水县| 威宁| 阳江市| 潜山县| 石柱| 老河口市| 大连市| 遵义市| 遂溪县| 玛曲县| 崇文区| 奉化市| 离岛区| 本溪| 搜索| 玛曲县| 云阳县| 莒南县| 浠水县| 垦利县| 寿宁县| 阳曲县| 周至县| 娄底市| 清水河县| 承德县| 米林县| 顺昌县| 孟连| 厦门市| 资中县| 林西县| 秭归县| 沾益县| 大埔区| 周至县| 西贡区| 内江市|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