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佳麗
升入中班之后,班級幼兒獨自游戲的場景慢慢變成兩三人一伙兒一起游戲,在這樣的游戲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班里一個叫大岐的男孩,每次計劃時都明確地說想要和某某小朋友一起游戲,但在實際游戲的時候,他卻總是一個人忙乎來忙乎去,想要一起玩的好朋友也不知所蹤。為此我們決定跟蹤觀察,分析大岐的游戲情況,給予他適宜的支持,實現(xiàn)他計劃中的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意圖。
第一階段
【計劃時間】
大岐想和天天一起用橡皮泥做包子和甜甜圈蛋糕。
【游戲情景】
做完計劃,大岐來到了藝術(shù)區(qū),選擇了白色的彩泥開始制作包子,并制作了15分鐘。好朋友天天在大岐周圍的玩具柜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一會兒玩沙漏,一會兒又看著大岐制作包子。制作好包子后,大岐又開始制作蛋糕,他選擇了粉色的彩泥,想要在工具書上尋找制作甜甜圈的圖例,可翻了一遍后沒有找到。
這時,大岐看了看周圍,說:“天天怎么沒有來呀?”
師:“你要找天天做什么呢?”
大岐:“我找天天跟我一起玩,我們說好了,可是他沒有來。”
師:“那你問問他還愿意和你一起玩嗎?我看看那書上有沒有甜甜圈?!?/p>
這時,天天從大岐身后的柜子邊走了過來,說:“大岐,我一直在看著你呢?!?/p>
大岐卻沒跟天天說出想要和他一起游戲的想法,只簡單地回應(yīng)一句:“哦!”然后繼續(xù)進(jìn)行著捏蛋糕的游戲,直到游戲時間結(jié)束。
【分析】
通過游戲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大岐有明確的想與同伴一起游戲的意圖,但對如何與同伴一起游戲卻沒有更進(jìn)一步的想法。在游戲中,即便是計劃一起玩耍的同伴主動與他溝通,他也沒有進(jìn)一步的交往表現(xiàn)。
根據(jù)大岐的表現(xiàn),我們認(rèn)為教師需要在計劃環(huán)節(jié)給予他一些支持,協(xié)助他豐富游戲計劃細(xì)節(jié),讓大岐希望一起玩的同伴和他共同做計劃。并關(guān)注兩個幼兒的意圖是否一致,引導(dǎo)他們對如何一起游戲進(jìn)行討論。例如,詢問幼兒的游戲意圖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怎么辦?如果一致是各自獨立完成還是合作完成?如果合作,兩人如何分工?游戲時,教師關(guān)注他們的游戲狀態(tài),利用“傳聲筒”的方式支持大岐與同伴共同解決問題。在回顧環(huán)節(jié),幫助大岐梳理與同伴一起游戲的經(jīng)驗。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關(guān)注與支持,我們看到了大岐的一些變化。
第二階段
入園時,大岐就向教師提出今天要和文瑞一起游戲,于是,計劃環(huán)節(jié)教師請大岐和文瑞坐在一起。
【計劃時間】
師:“今天你們想做什么事情呀?”
大岐:“我今天想用積木做一輛公交車?!?/p>
師:“文瑞,你的計劃呢?”
文瑞:“我給大岐拿東西?!?/p>
大岐:“我讓文瑞給我拿做公交車的零件。”
師:“文瑞,你愿意幫大岐拿制作公交車的零件嗎?” 文瑞點頭。
師:“你們搭建的公交車是什么樣子的?”
大岐:“是長的,都超過小汽車了(手比劃公交車的高度),車上還有圍欄和方向盤,我是司機(jī)開車,文瑞要給我拿東西。”
師:“哦,我知道了,大岐去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公交車,文瑞去拿需要的材料。那文瑞怎么知道你需要什么材料呢?”
大岐:“我需要圓形的積木當(dāng)公交車的轱轆,用大積木當(dāng)身子。文瑞按照我說的去拿就可以了。”
師:“那就是,大岐需要什么材料就告訴文瑞,文瑞按照大岐說的去取材料。好的,你們倆可以一起去游戲了?!?/p>
【游戲情景】
片段1:搭建開始了,大岐說:“文瑞,我需要圓形的積木,快去幫我拿。”并站在原地看著文瑞去取材料。文瑞取回圓形積木給大岐后,大岐又說:“我還需要大的積木。”并繼續(xù)站在原地不動,等待文瑞將材料取回。
隨后大岐要在公交車上安裝車座,他找來了椅子,并放在了自己覺得合適的地方,但文瑞覺得不合適,因為司機(jī)有位置了,但是乘客還沒有位置,在此情境下,教師加入了他們的游戲。
師:“文瑞,我剛才聽你說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p>
文瑞:“我剛才說的是‘乘客坐哪?”
師:“你認(rèn)為乘客沒有座位了,那你可以跟大岐去說你的問題。因為公交車是你們倆一起完成的?!蔽?guī)е娜饋淼酱筢磉叀?/p>
文瑞:“大岐,乘客坐在哪里呀?”
大岐:“乘客坐在司機(jī)的后面,那還需要椅子?!?/p>
文瑞聽到大岐說需要椅子,就繼續(xù)去搬椅子,大岐將椅子放在司機(jī)座的后面,乘客的問題解決了。
片段2:文瑞把一塊長方體積木放在搭好的公交車上,然后去找其他的材料。
大岐:“文瑞,你放錯了?!苯處煄е娜鹱吡诉^去。
師:“你們倆商量商量這個座位應(yīng)該是放哪的?!?/p>
大岐:“放在下面,哎呀……轱轆都掉下來了?!?/p>
師:“你認(rèn)為文瑞放在這個位置不合適是嗎?”
大岐:“嗯?!?/p>
師:“你可以和文瑞說你為什么認(rèn)為不合適?!贝藭r一個女孩想要來借方向盤用。
大岐:“如果沒有方向盤,我們的車該開不了了。”
文瑞:“大岐、大岐……”
師:“大岐,文瑞有話想說?!?/p>
文瑞:“前面還沒有座位呢!”大岐將一把椅子放在了前面的位置,當(dāng)作司機(jī)的座位。
大岐:“哎呀,這個(儀表臺)太矮了?!币驗樗緳C(jī)的座位放上后座位高了。
師:“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遇到了什么麻煩,這樣我們的問題就會很快解決了?!?/p>
大岐:“文瑞,我需要一點高的?!?/p>
師:“你為什么要高的呀?”
大岐:“因為這個椅子太高了,方向盤太矮了,我要把方向盤弄得跟椅子一樣高。”
師:“他想把方向盤弄得跟椅子一樣高,怎么辦?”
大岐:“文瑞幫我拿一點高的(積木)?!?/p>
師:“文瑞,大岐想要用高一點的積木墊高方向盤,你同意嗎?”
文瑞點頭:“紙箱子可以的。”
大岐:“那邊有,咱們拿點去?!?/p>
文瑞:“行。”兩個人跑到操場另一邊拿來了幾個紙箱子放在了積木上,問題解決了。
片段3:公交車搭好了,兩人和旁邊的一名幼兒開始玩開公交車游戲,車上只有2個座位,但是有3名幼兒。
師:“乘客太多坐不下,你們倆需要一起想辦法?!?/p>
文瑞:“我有好辦法?!?/p>
師:“大岐,咱們聽聽他有什么好辦法?!?/p>
文瑞:“上去一個,就下去一個,座位就夠了?!?/p>
師:“大岐,這樣行嗎?”
大岐:“行?!?/p>
軒:“我來幫你們延長公交車,這樣就可以坐很多人了?!?/p>
師:“大岐,軒要把你的公交車延長了,可以嗎?”
大岐:“可以?!?/p>
【分析】
通過這次對大岐的關(guān)注,我們深刻地認(rèn)識到,適宜的支持需要建立在真正理解孩子的基礎(chǔ)上。從最初發(fā)現(xiàn)大岐有交往的意愿卻沒有交往的行為開始,通過一系列觀察,我們看到了大岐在交往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原來他總是獨自游戲是因為他不會主動邀請同伴、不會對游戲任務(wù)進(jìn)行分工、不善于傾聽同伴的聲音。有了這樣的了解,我們才能夠采取最合適的支持方法來幫助他。
在一次次的游戲觀察、情景分析、策略實施過程中,我們的教育智慧也不斷豐富,這是一個老師和孩子共同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相信有了如此良好的開端,這樣的成長還將不斷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