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蛟
保護自然,親近自然,欣賞自然,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自然界的其他生靈也應該得到尊重和保護,使之與人類和諧相處。從古代詩歌中我們能深感當年的生態(tài)之美。
“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杜甫《漫成一首》)夜宿的白鷺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團聚在沙灘上,它們睡得那樣安恬。不眠的詩人不禁由衷地贊嘆夜的“靜”美。忽然船尾傳來“撥剌”的聲響,使凝神諦視的詩人猛地驚醒,他轉(zhuǎn)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顯然剛剛有一條大魚從那兒躍出水面。這幅畫面呈現(xiàn)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動景象。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保ㄖx朓《游東田》)池塘里,活靈活現(xiàn)的游魚,倏忽往來,嬉戲于清水綠荷之間,濺起的陣陣漣漪,晃動著新荷。這情景使人聯(lián)想起“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江南》)的生動場景。而樹林中,嘰嘰喳喳的小鳥,喧鬧了一陣子后,撲扇著翅膀飛走了,落英繽紛,在無聲無息地飄零。透過這種對景物細致入微的觀察、欣賞和刻畫,一位怡情山水、雅愛自然的詩人形象呼之欲出,自然山水之美,深深吸引了詩人,陶冶了詩人。
“銜泥點污琴書內(nèi),更接飛蟲打著人?!保ǘ鸥Α督^句漫興九首》)詩句細致地描寫了燕子在屋內(nèi)的活動。筑巢銜泥點污了琴書不算,還要追捕飛蟲,甚至碰著了人。詩人以明白如話的口語,給人以親切逼真的實感,使人聯(lián)想到這低小的茅齋,由于江燕的頻頻進擾,使主人也難以容身了。但詩人愛護自然造化,愛護有益的生命,甘愿受燕子的進擾,在我們面前呈現(xiàn)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圖畫。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保ㄍ蹙S《積雨輞川莊作》)看,廣袤空蒙,布滿積水的平疇上,白鷺翩翩起飛,意態(tài)是那樣嫻靜瀟灑;聽,遠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黃鸝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樣甜美快活。雪白的白鷺,金黃的黃鸝,在視覺上自有濃淡的差異:白鷺飛行,黃鸝鳴囀,一則取動態(tài),一則取聲音?!澳?,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繪夏木茂盛,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把雨天輞川山野寫得畫意盎然。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保ǘ鸥Α督^句》)泥融土濕,春歸的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畫面充滿生機,給人一種動態(tài)美感。后句說,春日沖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這春天的溫暖,在溪邊的沙洲上靜睡不動,是那樣的悠然自得,呈現(xiàn)出一幅色彩鮮明、生機勃發(fā)的初春景物圖。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翁卷《鄉(xiāng)村四月》)本詩寫的是江南初夏的自然景物。“綠”寫樹木蔥郁,“白”狀水光映天。這兩種對比之色表現(xiàn)遠望中的整體景象,色彩明麗動人。后句以煙喻雨,把如煙似霧的細雨形象描摹得極為傳神。更妙的是還加上了“田家候之,以興農(nóng)事”(《本草·杜鵑》)的子規(guī)鳴聲。這催耕的鳥聲,便由靜入動,顯示出了活潑的生機。
“老翁真?zhèn)€似童兒,汲水埋盆作小池。一夜青蛙鳴到曉,恰如方口釣魚時。”(韓愈《盆池五首》其一)這個老頭真像個小孩子,他在地下埋了一個盆兒,從井中打來水倒在里面,就當作一個小水池。黑夜中青蛙一直叫到天明,這正如在方口(即“枋口”,水名)釣魚時所見的情景。詩人將老翁的“童趣”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青蛙的徹夜鳴叫,反映出農(nóng)村生活的一個側(cè)面。
這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生態(tài)圖景,的確令人神往。很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大自然中各種生物都成了人們桌上的美餐,詩中描寫的美好生態(tài)景象已經(jīng)不是處處可見了。
【詞語辨析】
“宵”與“霄”
例句:
①元霄(應為“宵”)晚上,大街上熱鬧非凡。他玩得太開心了,臨別時父親囑咐的話,此刻早被他拋到②九宵(應為“霄”)云外去了,還大喊著:真是難忘③今霄(應為“宵”)!
辨析:
以上錯誤是“宵”和“霄”音同形似所致。
“宵”和“霄”是形聲字,聲符相同,為“肖”,兩字的區(qū)別在于表義的義符不同?!跋钡牧x符為“宀”,從甲骨文和金文都可明顯看出,“宀”是房子的側(cè)視外形輪廓。
“霄”的本義是高空濕雪,與雨有關(guān),所以義符為“雨”?!跋觥庇善浔玖x引申指天空。古時傳說天有九層,第九層最高,故稱高空為“九霄”“九重霄”。所以例句中的②“九霄”中是不能用“宵”的。另外,還有“凌霄”“氣沖霄漢”“霄壤之別”等。
《說文解字》:“宵,夜也。從‘宀,‘宀下冥也?!薄跋钡谋玖x是夜晚居住在室內(nèi)幽暗的房屋里,“宀”表示房屋。所以凡和夜晚有關(guān)的都用義符為“宀”的“宵”字,如例句中的③“今宵”,還有“通宵”“良宵”“夜宵”“春宵”“宵禁”,等等。
例句中的①“元宵”為何也用“宵”呢?原來古代人以農(nóng)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為下元節(jié),后來下元節(jié)沒有沿襲下來),這天晚上稱作“元宵”,也叫“元夜”。當晚按照流傳下來的習俗吃湯圓,而湯圓又稱為“元宵”,所以這個“宵”字是不能用形旁為“雨”的“霄”的。后來由元宵擴展到稱夜晚吃的食物為夜宵(也作“宵夜”“消夜”)。
總之,凡表示夜晚的或與夜間有關(guān)的,則用“宵”;凡表示天空的則用“霄”。今后選用“宵”和“霄”時,可要注意辨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