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語文大綱指出:“小學階段的作文要求,各個年級要有所側(cè)重。低年級要加強詞和句的訓練,要求說話、寫話時語句通順,前后連貫;中年級要加強段的訓練,并開始練習寫簡短的記敘文,要求條理比較清楚;高年級要求中心明確,并達到全面要求?!边@段話科學地闡明了小學階段的作文是一個多層次的整體。每個教師只要一步一個臺階地進行訓練,做好各年段之間的銜接工作,學生整體作文水平的提高就有保證。
關(guān)鍵詞:加強;觀念;抓好;訓練;打好;基礎(chǔ)
根據(jù)大綱的要求,我從實際出發(fā),針對本班學生素質(zhì)不高,口頭表達能力弱,說話時涼州方言重,說話不流利等弱點,進行了說寫結(jié)合的研究,力爭解決低中年級的銜接和過渡問題,為高年級的習作打基礎(chǔ)。經(jīng)過三年的實踐,取得了一點成效,學生的口語和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清除了害怕作文的心理因素。我主要做了以下三步訓練工作。
一、
指導學生說寫一句完整的話,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的能力
要使學生有內(nèi)容寫,會寫,關(guān)鍵在于“看”。從認識論來講,看,就是要抓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教會學生觀察,他們才能把發(fā)生在身邊的有意義的事物寫出來。對剛?cè)雽W的小朋友。怎樣去培養(yǎng)這種能力呢?我采用兩種形式進行訓練。
(一) 充分利用插圖、掛圖指導學生觀察事物,練習說話
一年級的課文,圖文并茂,五顏六色,生動有趣,對指導學生看圖、練習說話十分有利,從教漢語拼音字母a起,我就有意識地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進行口語訓練,然后再教學生學習拼音字母或漢字。如老師教a字時,指著圖畫問學生,“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圖上有誰?”(醫(yī)生和小朋友)“他們在干什么?”(看?。┤缓笠髮W生說一句完整的話。有的學生在說話時,往往說出涼州方言,如把“醫(yī)生給小朋友看病”說成“醫(yī)生幫小朋友看病”。這時,老師就告訴他們“幫”看病是方言,普通話應該說“給”看病才對,要求學生重說這句話。經(jīng)常這樣訓練,學生的觀察力、認識事物和表達事物的能力就會逐漸加強。
(二) 把說和寫的訓練滲透到識字教學中,使說寫訓練同識字閱讀緊密結(jié)合
在看圖學詞字句的閱讀教學中,我首先把句子的概念告訴學生。讓學生知道一句話必須具備誰(或什么)做什么(或干什么);誰(或什么)怎么樣;誰(或什么)是什么的內(nèi)容。在閱讀教學中,按照這三種句型訓練學生說完整的一句話。如教“全國人民熱愛共產(chǎn)黨”這句話時,我先指導學生弄清句子說誰,全國人民怎樣,然后指導學生說句,然后寫句:……熱愛共產(chǎn)黨。全國人民……接著要求學生用“熱愛”說話,比比誰的句子說得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都說出了不少句子。最后要求把這句話寫在本子上,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由于經(jīng)常訓練學生說完整的話,學生頭腦中就有了句子的概念,所以在說和寫的時候就減少了句子殘缺的現(xiàn)象,為段的寫作打下了基礎(chǔ)。
二、
指導學生先說后寫幾句連貫的話,為構(gòu)段打基礎(chǔ)
在學生掌握了單句的基礎(chǔ)上,我結(jié)合閱讀教學,訓練學生把句子寫具體,著重指導學生掌握教材中出現(xiàn)的基礎(chǔ)句、總分句、并列句、因果句、連動式句群、先概括后具體句群等。這些復句都是說話和習作中常用到的表達句式。在閱讀課時,先通過指導讀來體會句群的特點然后進行仿說練習,最后把說的話寫下來。遵循先讀后說再寫的原則進行訓練,學生就容易掌握。譬如,學習總分句群后,我出示了“今天的天氣真熱?。 薄稗r(nóng)貿(mào)菜場的菜真多?。 钡目傉f句,要求學生補充說出分說部分的內(nèi)容,不少學生都能從校園里、班級里、家庭里人們感到極難受的神情、動作等來具體說清楚天氣如何熱;也能以菜場里蔬菜的不同形狀和顏色以及品種說明菜多。我讓學生從讀中仿說,說中去寫,學生就不會說作文難,反而覺得挺有趣。
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有不少是故事、童話、寓言、詩歌。這些文章寫得生動形象,往往用上了不少比喻、擬人等修辭法去描寫,在閱讀教學中應常常運用比較的方法,引導學生換詞換句去賞析優(yōu)美句子,并要求摘抄和背誦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為把話說得生動具體打下基礎(chǔ)。譬如二年級下學期,在上《夏天來了》說話課時,要求學生抓住荷葉的形狀和顏色用比喻句來說。有的學生說:“池塘里的荷葉像一把把綠色的大傘,躺在水面上。荷葉上的水珠像一顆顆小珍珠滾來滾去……”學生的思維很活躍,都用了不同的比喻來說。在指導說柳樹上的蟬的時候,要求學生仿《一粒種子》的寫法,用上擬人句來說,有的學生很快想出了:“蟬在柔軟的柳枝上不停地叫著:‘今天的天氣真熱??!”有的又說:“蟬趴在柳枝上唱著:‘這里的風景真美?。 ?/p>
學生從說一句完整的話,到說幾句話,到會用上修辭法把話說具體、形象,這是我從整體出發(fā),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的初步成效。
三、
訓練說一段連貫的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有人說:“讀書是能力的吸收,說話是能力的轉(zhuǎn)化,寫作是能力的輸出。”我十分贊成這種說法,而且認為這三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使學生能說會寫,從二年級下學期起,進行找重點抓片段的讀、說、寫的整體訓練,為中年級的訓練作鋪墊。
在閱讀教學中,我注意抓重點段的訓練,指導學生認識一段話里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圍繞一個什么意思去寫。這段話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體會句與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懂得說話、寫話都要按一定的順序,才能把所要表達的事情說或?qū)懙们宄?,有條理。好的片斷往往要求學生背誦,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
學生先掌握構(gòu)段的方法還不一定會說,為打開思路,讓學生有話會說,我注重教會學生觀察各種事物采用的不同方法,怎樣去選觀察點等。學生掌握了方法,必須指導他們?nèi)嵺`,這樣學生才有話可說,有情可抒。我上《夏天來了》一節(jié)說話課時,就指導學生運用從整體到部分的方法觀察圖畫。學生都能抓住圖上的太陽,池塘里的荷葉,荷花的長勢,青蛙的活動;池塘邊的柔柳,蟬叫,遠處碧綠的稻田等景物反映“夏天多美麗”這一中心。學生在觀察部分的事物時老師又指導他們按從上到下、從近到遠、從靜到動的順序觀察。學生經(jīng)過真觀察,展開想象,在教師的指導下,都能用總分總的構(gòu)段方法說一段連貫的話。課后大部分學生也能把這段話用文字表達出來。
作者簡介:
陸霞,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東關(guā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