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華
【關鍵詞】 小學;童聲合唱團;規(guī)模;組建方法;
要求
【中圖分類號】 G62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146—01
一、童聲合唱團的規(guī)模
實踐證明,以一個學校為單位組建合唱團,其規(guī)模(人數(shù)的范圍)大約在40-80人之間比較適宜。如果少于40人,那只是一支小合唱或小組唱的隊伍,同時在合唱聲部的配置上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如果多于80人,從合唱水平提高和組織工作方面都會增加不少的難度。規(guī)模大,其陣容強、影響力大、普及作用好,但合唱水平提高較難、整體效果偏低、組織管理工作難度加大;規(guī)模小,其陣容弱、影響力小、普及作用差,但合唱水平較易提高、整體效果相對高、組織管理工作難度減小。正因為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相互制約、相互矛盾,所以要實事求是地確定一個科學的、合理的規(guī)模。
二、合唱隊員的招收方法和要求
1.招收的方法。一是在音樂課上挑選。通過抽查個別學生歌唱,從中了解這些學生的音樂能力;二是在學前測試或期中、期末考試中挑選。這是挑選隊員的好時機,并可加深對這些學生的了解;三是在學校和班級舉行文藝活動時挑選??蓮闹邪l(fā)現(xiàn)一些好苗子。
2.招收的要求。主要看學生是否具有較好的音準概念、較好的聲音條件、能勝任本聲部的音域、較強的節(jié)奏感這四方面的素質和潛力。一是看音準。音準應該優(yōu)先于其他能力而作為第一條件來考慮。教師在鋼琴上彈一組音,使其中一個音的音高略有變化,要求學生用唱名唱出來,看其能否準確地分辯和模仿唱。二是看聲音。讓學生演唱一首歌,從中發(fā)現(xiàn)他的音質以及是否具有比較自然、舒展的歌唱狀態(tài)。要強調的是,我們挑選的是合唱隊員,而不是獨唱演員,所以最好挑選那些聲音具有共性、融合度好的學生。三是看音域。高音唱得上,就分到高聲部,否則就分到低聲部。實際上這種簡單的分配法不利于組建成一支優(yōu)秀的合唱團。四是看節(jié)奏感??疾闀r,教師可編一些簡單的節(jié)奏、兩條近似而又有差別的節(jié)奏用手示范,讓學生準確地辯別并模仿出來,以考查學生對節(jié)奏的反應能力和感悟能力。
三、合唱團聲部的配置與劃分
合唱團聲部的劃分,既要根據(jù)個體的音域、音質來確定每個隊員演唱哪個聲部;又要強調合唱團各聲部間的平衡,以及從低聲部到高聲部之間的力量對比。
二聲部配置: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聲部配置,只有高與低兩個聲部。剛組建起來的合唱團,因為在許多方面沒有基礎性的訓練和準備,比較適宜這種聲部配置。演唱一些小的作品,隊員的演唱能力容易達到,也更能發(fā)揮出整體的演唱水平。
三聲部配置:在高低兩個聲部的基礎上,加入一個中聲部,這就是三聲部配置。這樣的童聲合唱作品比較多,有利于訓練、演唱范圍的擴大,隊員們演唱能力的提高。合唱團組建剛開始時,筆者把二聲部作品《庫斯克郵車》作為基礎曲目來訓練,在隊員二聲部能力得到鞏固后,又用三聲部作品《趕擺路上》來進行提高訓練。
四、合唱團的訓練
合唱訓練及演唱是一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生理方面與日常生活習慣有顯著不同的活動,因而勞動強度非常大,很容易產(chǎn)生疲勞。因此對練習和訓練的要求應逐步深入,切不可操之過急。當發(fā)現(xiàn)有疲勞現(xiàn)象時,就應即時暫停,休息片刻再進行。任何基本訓練都是為演唱或排練準備,因此練習的成果必須貫徹到排練或演唱中去。發(fā)聲練習不是目的,當然在開始時期,會在表達作品內容和情緒方面有所限制和偏重。但隨著技巧的鞏固程度,一定要逐步擺脫重發(fā)聲的要求,并使發(fā)聲的正確要求變?yōu)楸磉_作品內容的工具和手段。
有關色調、吐字及培養(yǎng)每個隊員對作品表現(xiàn)上的主動性、積極性等要求,就必須結合作品來訓練。在排練時,可通過輕聲進行練習。而這種作為訓練的輕聲,必須有良好的氣息支持,良好的頭腔共鳴及每一個字的韻母必須絲毫不變地保持到本字的結尾。
五、對合唱指揮者的要求
合唱指揮和訓練者的手勢動作除了表達音樂作品內容的發(fā)展和意圖外,也必須與歌唱聲樂的要求相吻合。特別在呼吸和共鳴的要求上,應給合唱隊員以極有力的影響和支持。
一個好的合唱指揮,在專業(yè)上除了掌握熟練指揮技巧外,還應該具備敏銳的聽覺、準確的節(jié)奏感和速度感、對音樂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鑒賞力以及閱讀、研究總譜、處理合唱作品和排練合唱團的能力。此外,指揮在合唱教學活動中,應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提高道德品質,發(fā)展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以全面促進學生藝術素質的提高。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