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凡
【摘 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ESG(環(huán)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納入到投資決策當中,在西方投資市場,ESG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的投資策略,我國ESG投資理念形成較晚,2018年A股正式納入MSCI指數,進一步推動了我國ESG投資的發(fā)展。本文從ESG投資的簡介,發(fā)展現狀,ESG投資對企業(yè)行為的影響以及ESG投資策略四個方面對ESG投資策略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ESG投資;企業(yè)行為;投資收益
一、ESG簡介
ESG即環(huán)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ESG投資是指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在考慮財務回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分考慮環(huán)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因素為企業(yè)帶來的道德影響。高盛在2005年建立“環(huán)境政策框架”,正式將E/S/G三個看似并無關聯的名詞并列在一起,之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將其引入公司研究和投資決策的框架中。ESG是企業(yè)社會責任投資的量化指標,所謂的社會責任投資,是指投資者在企業(yè)盈利等表現外同時關注企業(yè)社會責任履行和社會影響,并以此作為投資評判的重要標準的一種投資理念。
ESG投資將環(huán)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這三個因素與風險、收益、回報、時間等傳統衡量指標一起納入到投資決策框架中,系統性綜合考慮所有因素。但是也有許多投資者對ESG投資有所誤解,認為企業(yè)履行社會責任會降低其經營利潤進而減小公司資產的收益率,但是多項國外成熟市場的報告顯示,ESG投資不需要犧牲收益,優(yōu)化的ESG投資策略一樣可以為投資人創(chuàng)造長期超額收益。
二、ESG的發(fā)展現狀
2006年,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UNPRI)成立;同年,高盛將公司治理因素納入投資考量,與責任投資因素(即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因素)整合在一起,正式提出了完整的ESG概念。此后,全球ESG資產管理規(guī)模增長快速,截至目前UNPRI的簽約機構約為1900家,資產管理總規(guī)模已經超過70萬億美元。近年來具備ESG投資理念或類似責任投資理念的產品在財務數據方面也逐漸顯現出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長期回報相對穩(wěn)定的優(yōu)勢,從而真正成為資本市場一種主流的投資理念和風格。
盡管ESG投資已經成為西方投資市場主流投資策略之一,但國內的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尚處于初級階段,整體ESG資產管理規(guī)模十分有限。到了2008年,國內才發(fā)行了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責任型公募基金—興業(yè)全球社會責任基金。在2010年后,國內金融市場上相關類型的責任投資基金資產管理規(guī)模才開始有了顯著增長。
雖然ESG在我國系統發(fā)展較晚,但其“可持續(xù)發(fā)展”、“綠色”等核心思想與我國長期以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不謀而合。在我國正式引入國外ESG理念與體系之前,與之相關的研究與探索主要集中在環(huán)保的信息披露和綠色金融等方面。2018年6月起,A股正式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全球指數。為此,MSCI公司需對所有納入的中國上市公司進行ESG研究和評級,不符合標準的公司將會被剔除。此舉無疑推動了國內各大機構與上市公司對ESG的研究探索,相關政策與監(jiān)管文件亦陸續(xù)推出。截至目前,中國(香港除外)有16家機構加入UNPRI,其中包括多家大型公募基金。
三、ESG對企業(yè)行為和投資收益的影響
研究發(fā)現,ESG對受評企業(yè)起到一定行為督促作用。據Wind數據顯示:2018年,280家上市公司ESG綜合評級分布分別為:A-(3家)、B+(38家)、B(66家)、B-(105家)、C+(60家)、C(8家)。相較于2016年,較高信用級別的(如A-、B+、B)企業(yè)數量明顯上升,而較低信用級別的(如B-、C+、C、C-)企業(yè)數量明顯下降,尤其值得注意是2016年獲最低級別C-的1家上市公司于2018年升至C+,而2018年已無級別為C-的企業(yè)。由此可見,接受ESG考察的企業(yè)呈現ESG行為向好的趨勢,對受評企業(yè)起到一定督促作用。
海通量化團隊研究發(fā)現,高ESG評級股票組合具有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如下表所示,我們可以看出2015.12至2019.3,B+及以上評級組合的年化收益率為5.36%,信息比率為0.25;B評級股票組合的年化收益率為4.48%,信息比率為0.22,均優(yōu)于滬深300、中證800、等權組合。而B-、C+、C及以下評級組合的年化收益率與風險調整后收益則低于業(yè)績基準組合。不同評級組合收益間并未保持嚴格的單調性,B-評級組合的表現不及C+評級組合。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初步得出的結論就是,ESG評級對企業(yè)的行為具有良好的督促作用,能夠幫助企業(yè)從單純的關注公司的財務指標向關注自身的社會責任轉變,并且ESG相關評級與對應股票組合收益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ESG投資可以給投資者帶來超額投資收益。
四、ESG投資策略研究
ESG投資策略可分為被動投資與主動投資。被動投資策略即對以ESG中單個或多項指標為標準構建的指數成份進行追蹤;主動投資策略又細分為:ESG篩選、ESG整合與股東積極主義。
我們可以從應用ESG指標帶來的風險和收益兩個角度來對ESG投資策略進行分析。ESG投資策略主要以負面剔除、ESG整合、股東參與策略、標準規(guī)則篩選等。其中,負面篩選是跟蹤規(guī)模最大的策略應用。ESG評級高的公司財務往往更加穩(wěn)健、經營更加合規(guī),能夠幫助投資者避免意外、代價高昂的風險,為投資收益提供下行保護。由于擔心負面表現影響股價,投資者會規(guī)避ESG評分低的公司;在公司層面,受訪者認為具有良好的環(huán)境、社會和治理的公司能具有相對低的系統性風險,獲取正的風險溢價;在投資組合方面,受訪者通過負面篩選來確定投資域,因此負面篩選是用ESG作為投資風險的衡量指標。ESG整合是將ESG作為溢價因子納入到投資策略當中,因此是將ESG因子作為投資收益的衡量指標。
【參考文獻】
[1]詹姆斯·金,劉亞冠.ESG投資:美德的成本[J].金融市場研究,2019(05):96-98.
[2]魏瑋.ESG催化上市銀行治理提升[J].董事會,2019(05):66-67.
[3]金希恩.全球ESG投資發(fā)展的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J].現代管理科學,2018(09):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