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牛
表1
內地34城2019年上半年總客運量113.05億人次,(加權)日均6264.47萬人次。
港臺2019年上半年地鐵網換算總客運量為21.81億人次(總進站量為14.23億人次),日均換算客運量1205.08萬(進站量為786.21萬)。
全國38城2019年上半年總客運量134.86億人次,(加權)日均7469.55萬人次。內地總客運量占全國的83.83%,港臺占全國的16.17%。
表2
(1) 2019年上半年日均客運量過百萬乘次的內地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南京、重慶、西安、杭州、天津11家及港臺的香港、臺北2家共計13家。
·日均客運量>1000萬:北京、上海2家;
·日均客運量>800萬:香港、廣州2家;
·日均客運量>500萬:深圳1家;
·日均客運量>300萬:成都、武漢、南京3家;
·日均客運量>200萬:臺北、重慶、西安3家;
·日均客運量>100萬:杭州、天津2家;
·日均客運量>50萬:蘇州、鄭州、沈陽、長沙、南寧、昆明、大連、長春8家;
·日均客運量<50萬:合肥、青島、南昌、寧波、無錫、哈爾濱、石家莊、福州、高雄、東莞、廈門、貴陽、桃園、烏魯木齊及開通不足整半年的溫州、濟南、蘭州共17家。
(2)增幅方面
增加絕對值:大小體現了城市總客運量規(guī)模、對提高在全國的排名也至關重要。2019年上半年日均客運量,環(huán)比2018年上半年,有對比數據的各城幾乎都有增長,增加絕對值為2位數的有14城,超過40萬從高到低依次為廣州(75.76萬)、成都(74.42萬)、西安(58.43萬)、武漢(55.54萬)、上海(51.52)、天津(48.06萬)、深圳(47.98萬)、重慶(41.97萬)、北京(40.66萬)共9城,其中深圳為唯一無新線投入的城市,憑純自然增長保持增量全國第7。
增加幅度:體現了成長性,尤其是基數小的城市因增幅大而得到快速的自我提升與蛻變。環(huán)比增幅為2位數的有20城,增幅超過兩成從高到低依次為天津(53.45%)、福州(39.45%)、廈門(38.19%)、西安(29.96%)、成都(24.97%)、東莞(23.70%.)、桃園(20.21%)、武漢(20.15%)共計8城,其中廈門、東莞、桃園為無新線投入下的純自然增長,表現出色。
(3)工作日與休息日
一周7天之中工作日占5天,工作日客流絕對值的高水平往往代表著城市地鐵網絡處在一種相對成熟與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也是對地鐵而言經濟效益相對最好、對城市而言社會效益相對最好的一種狀態(tài)。
2019上半年工作日日均客運量最大的是北京(1204.42萬),其后依次為上海(1167.62萬)、香港(924.12萬)、廣州(896.63萬),深圳(559.23萬);
休息日客運量最大的為廣州(811.24萬),其后為香港(792.04萬)、上海(777.16萬)、北京(743.32萬)、深圳(462.37萬);
北京是工作日與休息日相差最大的典型城市,2019上半年兩者日均值差距為461.1萬(降幅高達38%);廣州是客流前5的權重城市中工作日與休息日相差最小的典型城市,2019上半年兩者日均值差距為85.39萬(降幅僅9.5%)。
2019上半年 工作日日均客流>休息日日均客流:北、上、廣、深及香港、臺北等24城(表中工作日客流強度箭頭朝右上方);
工作日日均客流<休息日日均客流:鄭州、長沙、南寧及桃園、高雄等共計11城(表中工作日客流強度箭頭朝右下方);
另外長春、無錫、濟南3城數據不全暫無法區(qū)分。
(4)最高客流紀錄
2019年上半年各地打破客流歷史記錄的次數非常多,截至2019年6月30日各地客流最高紀錄見下表3(個別城市最高紀錄在7月已被打破)。
本半年新增里程的有16座城市16條線路共339.6km。
(1)內地34城2019年上半年每日平均客流強度為1.22萬人次/公里,其中:
·日均客流強度>平均值:從高至低依次有西安、深圳、廣州、北京、成都、上海、杭州、沈陽、長沙共計9城(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黑色的)。
·日均客流強度>0.7<平均值:從高至低依次有南寧、武漢、哈爾濱、合肥、鄭州、重慶、南昌、南京與 石家莊并列、蘇州共計10城(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綠色的)
·日均客流強度<0.7:有昆明、天津等共計15家(表中客流強度數字標紅色的)。
(2)港臺4城2019年上半年每日平均客流強度為2.70萬人次/公里,其中:香港的日均客流強度高達4.00,約為內地最高水平的2倍,臺北的日均客流強度達2.19,亦超過大陸的最高水平城市西安,此指標說明香港與臺北2城軌道交通的客流情況非常好,同時也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表3
(3)全中國38城2019年上半年每日平均客流強度為1.34萬人次/公里,其中工作日為1.41萬人次/公里,休息日為1.15萬人次/公里。
從表2看出:2019年上半年地鐵占比達50%的:從高至低依次有上海(59%)、北京與廣州(53%)、南京(52%)、深圳(50%)5城;
占比40%-30%以下的:從高至低依次有成都(44%)、武漢(40%)、南寧(35%)、西安(34%)4城;
多數城市占比在30%以下,這往往是軌道交通從初步成網進入全面成網的發(fā)展階段,也是發(fā)展軌道交通、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結構、提高整體交通效率的最大潛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