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摘要:董邦達雖布衣出生,但好古力學,詩文書畫皆精。董氏繪畫并無家學淵源,文獻亦無記載師從何人,其所取之成就,應全在學古人上用功。但縱觀其臨仿對象,多以“南宗”畫家為主。其藝術創(chuàng)作與他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和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師古之風的環(huán)境和參與編修《石渠寶笈》的經歷都是影響其創(chuàng)作的因素。董氏能根據(jù)作品的用途區(qū)別而采用不同的技法及創(chuàng)作態(tài)度,因此產生了不同的作品風格。
關鍵詞:董邦達? 山水畫? 長卷? 風格
在中國畫的形制演變中,長卷(亦稱手卷)是較早成熟的形式之一。長卷繪畫的優(yōu)勢在于能將廣闊的景致繪制在一畫之中,從而表達“咫尺千里”之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畫家將平日的游歷之景,自右向左依次展開,景物隨行而現(xiàn),或藏或露,或取或舍;經營隨勢而動,開合有度,遠近相交;情感也隨景而發(fā),起伏跌宕,云煙變化。長卷能讓觀眾產生一種“可游”的帶入感,“目隨景移,心隨勢動”,從而達到某種情感的溝通與共鳴。長卷的產生,也體現(xiàn)了中國人觀察自然的獨特方式,即行走中的全方位體驗,正如詩句所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谶@種觀察方式,而產生了中國繪畫特有的“散點透視”,當然,“散點透視”的提法,也只是為了區(qū)別于西畫中的“焦點透視”。在此之前,古人有“三遠法”,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云“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①,即:“高遠”“深遠”“平遠”。
善畫長卷者古已有之:魏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南唐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明戴進《山高水長圖》等都是長卷繪畫中的杰出代表。至清代也不乏名家,詞臣畫家董邦達便是其中之一。其所繪《溪山深秀圖卷》,縱23.5厘米,橫232厘米,款識隸書寫“溪山深秀”,楷書題“臣董邦達仿王紱筆意”,下鈐“臣”字朱文方印及“達”字白文方印,現(xiàn)藏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此畫除蓋有作者兩方印之外,還鈐有十方鑒藏印,分別是:乾隆御覽之寶、御書房鑒藏印、乾隆鑒賞、石渠寶笈、石渠定鑒、寶笈重編、宜子孫、三希堂精鑒璽、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御覽之寶。這表明此畫原為清宮所藏,此卷也被編錄在《石渠寶笈續(xù)編》之中。
此畫首段,繪近山民舍,曲道蔥林,山石之背,蔥林之外,即隔岸江堤之上,農舍隱現(xiàn)其中,遠處則湖山相映,泉流飛瀑,帆行其間。畫卷中段前繪古喬參天,松石相伴,意態(tài)天生,點綴亭橋樓宇,曲徑院宅,經營自然,中山高聳,沖出畫外,不見山頭峰頂,只見山路盤桓,隱現(xiàn)其間。末段近景湖煙淼淼,漁舟獨泛,中景坡岸相連,煙村隱現(xiàn),遠景則云鎖山腰,影影綽綽。整卷畫作構思精巧,自然和諧,景物主次分明,疏密結合,構圖開合張弛有度。用筆輕松,蒼勁渾厚,墨色清雅,濃淡相暉。此卷雖為進呈之作,但無故作之態(tài),無應制之病,無謹小之貌,承傳統(tǒng)正脈,抒心達意,筆墨精妙,自成一格,可謂是董氏山水長卷之精品。
董邦達,字孚存,又字非聞,號東山,浙江富陽人,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正月初一(2月3日)出生。7歲入私塾,11歲能屬文,17歲補邑庠生,雍正元年(1723)拔為貢生,始進京朝考,歷數(shù)年而不第。雍正十一年(1733)終于登進士(二甲第20名),授庶吉士,此后仕途一路通達。初任考官,并參與編修《石渠寶笈》《明史綱目》《盤山新志》等書。后任內閣學士,繼而又任禮部、刑部侍郎等職,最后升任工部尚書及禮部尚書。71歲時皇帝欽賜“紫禁城騎馬”,可謂官高位重,聲名顯耀。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過七旬的董邦達以年老多病乞休。乾隆帝回旨:“邦達年逾七十,衰病乞休,自合引年之例,惟邦達移家京師,不能即還里。禮部事不繁,給假安心調治,不必解任”。②是年七月,病逝于京城,終年七十有四。乾隆帝特旨對其賜祭葬,加謚“文恪”,并親自為其撰寫御制碑文,足可見君臣情深。
董邦達雖布衣出生,但好古力學,詩文書畫皆精?!锻┦a論畫》稱其“好古,力學篆隸,亦深得古法”。③行書承帖學一脈,得“二王”之遺韻,楷書習魏晉至唐楷,法度嚴謹,后世論者將其歸入“館閣體”書家之列,亦從側面看出其書法個人面目并不突出。較之書法,董邦達的山水畫更為世人關注。董氏繪畫并無家學淵源,文獻亦無記載師從何人,其所取之成就,應全在學古人上用功?!肚迨犯濉肪砣傥濉抖钸_傳》中記載:“邦達工山水,蒼逸古厚。論者謂三董相承,為畫家正軌,曰源、其昌與邦達也?!雹堋陡魂柨h志》稱:“邦達工書,尤善畫。篆隸古樸;山水宗法元人,多用枯筆,而氣勢磅礴,生面別開,乾隆帝為之題識者甚多。”⑤另朱積良評:“董邦達廣習歷代名家技藝,除吸收董巨皴法及黃公望淺降畫法,還受‘清初四王影響頗深?!雹奁渥约涸谧髌奉}跋中也有相關言論,如在《仿大癡道人山水圖卷》中自題:“一峰老人初師董巨,晚乃師法造化,所詣益精,平淡天真,無矜奇之處,而峰巒渾厚,草木華滋,故元四家推為第一。學步有年,毫無合處。今目昏手戰(zhàn),益復荒落,漫作此幀,請亦亭世講先生正之。”⑦又如其說:“文太史(文征明)詩書畫筆絕冠古今,明三百年中第一人也。余篤愛之,凡見寸紙尺幅,必重值歸之。非焚香盥指不啟視,此松窗論古圖耳,熟已久,今始對臨,令人神往,亦人生之一幸耳?!雹嘤纱丝梢姡仙剿嬋》ǘ?、巨然、黃公望、文征明、董其昌及清初“四王”是非常清楚的。除此之外,董氏還遍學歷代大家,在其畫題中能常見的臨仿對象有:荊浩、李唐、王蒙、吳鎮(zhèn)、倪瓚、高克恭、趙大年、王紱、文征明等等,足可見其廣納博學。但縱觀其臨仿對象,多以“南宗”畫家為主。這種選擇大致基于以下情形:其一,明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論”及董氏追隨者的“崇南貶北”風氣一直影響至董邦達所處的時代;其二,清初“四王”的畫風及乾隆皇帝的審美標準是其重要的參考因素;其三,黃公望作為其鄉(xiāng)賢大家,對其成長選擇的映射作用可謂淪肌浹髓;其四,南宗相對“逸筆草草”的筆墨技法和文人畫簡淡雅逸之韻味是契合董邦達文人身份的。
畫家的藝術創(chuàng)作總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和生活經歷分不開的。董邦達所處的清乾隆時期,山水畫家多以“南宗正脈”自居,復古之風盛行?!八耐酢崩L畫中“以元人筆墨運宋人丘壑,而澤以唐人氣韻,乃為大成”的思想成為時代主流,于是畫家都希望能“集古之大成而自出機杼”。大部分畫家(特別是文人畫家)奉此思想為圭臬,身體力行,深挖傳統(tǒng),從筆墨至形式,力求“筆筆有出處”,這往往體現(xiàn)在落款之時,常書“仿某某筆意”“擬某某圖”等,以示畫法之出處,因此董邦達也順應了時代之大流。另一個對董氏繪畫產生較大影響的是參與編修《石渠寶笈》的經歷。乾隆九年(1744),為鑒定和著錄宮內收貯的歷代書畫名跡、古董彝器,乾隆特命當朝大臣張照、梁詩正、勵宗萬、張若靄及董邦達等編撰《石渠寶笈》《秘殿珠林》等書。通過此次編修工作,董邦達不但能親窺宮內歷代名畫真跡,更能與皇帝與其他大臣一起鑒賞學習,此種經歷對其繪畫的提升顯而易見。此外,在編修過程中,乾隆帝鼓勵當朝專職畫家及詞臣畫家創(chuàng)作優(yōu)秀作品入編?!妒汅拧肥珍浀摹毒抨栂畧D》《灞橋題句圖》《溪山霽雪圖》等八件董氏作品,應該也都是為了著錄而作。潘中華說:“這些畫作要么奉命,要么是受鑒賞古人名畫啟發(fā)?!雹峋幮蕖妒汅拧返倪^程,給他提供了一個學習歷代名家的機會,作品能編入《石渠寶笈》也給他以后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動力。更重要的是,其作品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與贊許,這對他整個繪畫生涯和仕途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董邦達的山水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小幀冊頁精工細筆,繁儉不拘。大幅中堂,沉雄樸茂,層巒疊翠。巨制長卷,清雅蒼潤,意境深幽。董氏山水畫面目多樣,畫法有別,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大致有兩方面:其一,董氏深入傳統(tǒng)繪畫堂奧,善用各家技法為之服務;其二,董氏能根據(jù)作品的用途區(qū)別而采用不同的技法及創(chuàng)作態(tài)度,因此產生了不同的作品風格。具體如下:
一、奉敕進呈與寫實工謹。作為詞臣畫家的董邦達,其作品的主要目的是送呈皇帝。這里包含兩種情況,一種是奉敕作畫,如《靜宜園二十八景圖軸》是對皇帝行宮別苑的描繪,又如《西湖十景》系列作品是對皇帝數(shù)次南巡的紀實與盛贊,再如《弘歷詩意圖十二幅冊》是為唱和皇帝詩詞意境的作品。另一種是董邦達主動進呈的作品,這類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取悅皇帝,如《三希堂記意圖軸》是對乾隆帝集齊三件書法作品的贊許迎合,又如《弘歷松蔭消夏圖軸》是對皇帝雅趣生活的描繪。這類作品受題材的限制,往往忠實于描繪的對象,寫實成為主要基調。畫幅往往鴻篇巨制,且畫法工謹細致,一絲不茍,亭臺樓閣似如界畫,山川草木有如雕琢。雖精工細筆,氣勢撼人,但也少了個性和文人士氣。此類畫都署“臣”字款,款識不繁,常寫“奉敕敬繪”或“恭繪”字樣,由于此類作品往往能博得皇帝喜好,所以也常有御筆題詩,并收藏于宮廷。
二、師古臨仿與遣興傳承。董邦達好古博學,涉獵遍及歷代名家,同時也為了將自己的繪畫納入“文人正統(tǒng)”中去,畫作多作臨仿之作。如仿元代諸大家的《仿元人山水圖冊》,又如仿倪瓚代表性圖式的《仿倪瓚秋林亭子圖軸》,還有仿吳鎮(zhèn)筆意的《秋林疊嶂圖軸》和仿趙大年的《晴沙遠岫圖軸》等等,皆是對前代山水的學習與繼承,同時也是處于抒發(fā)性情和傳達情感的喜好。在筆墨和構圖上追求與臨仿對象接近或“亂真”,在意境和情感的表達上則多加入自己的理解。中國畫的學習方式歷來就有“對臨”和“意臨”兩種,董邦達的臨仿作品對這兩種方式都有體現(xiàn)。因此落款時常署“仿某某筆意”或“擬某某意”。這部分作品也包含有“臣”字款,但這個“臣”字款不同之處在于并非為了取悅皇帝,而是標榜自己作為“文臣”的正統(tǒng)國畫傳承者。
三、饋贈合作與抒情達意。在董邦達的繪畫中,還有兩類作品數(shù)量較多,一類是贈予作品,即署上款的作品。董氏善用書畫作品作為交流感情的工具,其與乾隆帝是通過書畫唱和增進感情的,與同僚、友人交往也善用此法。當然,在那個時代,書畫作品的相互饋贈在文人之間是常見的現(xiàn)象。董氏為此創(chuàng)作了不少作品。如為大臣劉統(tǒng)勛(1698—1773)七十大壽而作的《松茂川增圖軸》,又如送贈虞山畫家蔣溥(1708—1761)的《仿黃鶴山樵筆意圖軸》,以及為星翁學長寫的《三友圖卷》,都是董邦達贈送之作。與進呈皇帝的作品相比,這類作品用筆輕松自然,用墨濃淡潤澤,構圖也多有變化,畫面寓意吉祥。此外,董氏與其他畫家合作之畫也不在少數(shù),如《歲朝圖軸》是與勵宗萬(1705—1759)、張若靄(1713—1746)合作而成的,董邦達寫松枝,勵宗萬寫竹,張若靄畫山茶、梅花。又如《三友圖軸》是與鄒一桂、蔣溥合繪的,鄒一桂畫梅花,蔣溥畫竹。這種合作畫,抒情達意,意在唱和,旨在相互切磋學習。此類作品在創(chuàng)作時比較隨意,所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較為輕松自然。同時通過這些作品,也能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董氏的交游與朋友圈,為研究同時代的藝術交往和創(chuàng)作現(xiàn)狀提供參考。
董邦達位高權重,深得乾隆帝的賞識,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繪畫作品,對后世繪畫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其子董誥(1740—1819)承家學,工書善畫,山水初學董邦達,后遍學歷代名家,畫風細致,設色清艷。花鳥學惲壽平,得清雅高潔之氣。官至宰相,影響頗大。其學生錢維城(1720—1772),亦為朝廷大臣,初學花果,后學山水,經董邦達指導逐成名手,供奉內廷,為畫苑領袖。董邦達受清初復古之風的影響,力學古人,出入堂奧,運用自如。身為朝臣,能以書畫進呈,并深得皇帝喜好,亦有歌功頌德的命題之作,受題材所限,而少有自由發(fā)展。但不少作品也能結合山川實景,融古而出新杼,也可視為董氏繪畫中一大亮點。
注釋:
①俞劍華:中國畫論類編[C],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年,P 631。
②趙爾巽等:清史稿[M],卷三百五列傳九十二,1929年。
③秦祖永:桐蔭論畫,參見鄧釵《董邦達、董誥父子書法藝術考論》載《丹青傳相業(yè),清董邦達、董誥書畫精品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P36。
④趙爾巽:清史稿、董邦達傳[M],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⑤[清]汪文炳等修:富陽縣志[C],清光緒32年(1906)刻本。
⑥朱積良:繁簡皆佳,運轉自如[N],北京,中國商報,2016年6月2日,P08版。
⑦史庭榮:三董相承,畫家正軌——董邦達、董誥繪畫淺述,參見《丹青傳相業(yè),清董邦達、董誥書畫精品集》[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P12。
⑧同上,P13。
⑨潘中華:乾隆詞臣畫家的藝術,以董邦達為個案的觀察[J],新美術,2017年,P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