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峰
有道是:“善惡天地知,良心不可昧?!鼻辶?,是從政者的良心。一個人,一旦良心沒了,就注定心無所托,身無所安了。“古來多少錚錚士,先憂后樂斷俗緣?!边@是為什么?很簡單,是因為忘了初心,淡薄了身負的使命,有了“非分之想、貪欲之念”后結出的惡果。晚唐詩人李商隱有詩云:“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大宋名臣包拯也曾陳言:“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辫b古觀今,清廉,是從政者至關重要的品質,它關乎個人榮辱,更關乎國運民生。
一些事,包括貪欲在內,常常是有了開頭,便注定了悔恨的結局。明朝張瀚《松窗夢語》載,張瀚初任御史參見都臺王廷相時,王廷相給他描述了一樁見聞:他乘轎進城,途中遇雨,轎子行得極慢。仔細一看,原來轎夫穿了一雙新鞋,正小心地躲避泥水。不料,到長安街后,路更難走,轎夫一不小心踩進了泥坑。自此,便“不復顧惜”了,不僅鞋子全被泥水所污,而且渾身上下已無凈處。王廷相說:“居身之道,亦猶是耳,倘一失足,將無所不至矣!”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人,一旦“踩進泥水坑”,心里往往就放松了戒備,反正“鞋已經(jīng)臟了”,一次是臟,兩次也是臟,于是便有了慣性,從此便“不復顧惜”了。
“不復顧惜”的,自古至今并不少見,這樣的人,“斷俗緣”是遲早的事。當然,時空長廊里,現(xiàn)實生活中,更多的從政者能秉廉而為,不為物欲人情所累。
三國時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蜀漢丞相諸葛亮,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又是清廉從政的典范。他生前栽種了800株桑樹,加上薄田15頃。在他看來,擁有這些,“子弟衣食,自有余饒”,無須國家額外的照顧。諸葛亮這棵“大樹”,時刻不忘以清正廉潔的人格魅力影響和蔭庇自己的家人。
我們熟知的民族英雄戚繼光,一生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走出蓬萊古船,輾轉沿海各地抗擊倭寇,讓倭寇聞名喪膽,聞風而退。飽受倭寇之害的黎民百姓以民謠頌揚道:“戚我爺,戚我爺,爺未來兮民咨嗟,爺既來兮民心定,兇妖盡除,草木生芽,欲報之德,昊天無涯。愿爺子孫繩繩兮,為公為侯定家國?!辟量芤搀@嘆:“戚虎來矣!今后始知犯華之不利也?!逼堇^光治軍嚴明,視百姓如父母。“戚家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扶老攜幼,快睹威顏者道路充塞”,并“淅米而炊,掃榻以款,待士卒如大賓貴客”。戚繼光一生為官清廉,辭官后居三間草房,日以粥食,在貧病交加中辭世。
國運民生,寓于清廉。正是有了他們的清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才有了厚實的文化根基;我們所處的塵世,才會擁有良性的運轉,才會在日月輪回中不斷地成長發(fā)展進步。律己節(jié)儉,慎獨慎微,是為政者廉潔清正之本;修身養(yǎng)性,砥礪精神,是社會文明和諧之方。清廉在,清風駐;國運旺,家運興。清廉如流,流淌在從政者內心深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教人“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它足以讓一個人心境明澈、純凈,足以讓一方天地變得自在、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