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
有許多東西,是需要走近,才能真正理解和喜歡的。
比如:高爾夫球。在中國時,我也曾被人請到練習場去試揮桿,但從無興趣。直到我來到新西蘭,不是在練習場而是在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的比賽場第一次陪著孩子打了一場球,我才一下子愛上了高爾夫球,視之為人類最完美的運動:是既要用功,更要用腦、還要用心的身心靈合一、內外兼修、男女老少咸宜的最佳戶外運動。
再就是梵高。早在1980年代上大學時,我就聽過梵高繪畫的講座,此后梵高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身邊也不時會有朋友談論到梵高,但我從未真正地理解和愛上過梵高。直到前幾天,我來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參觀了梵高博物館,才一下子感覺理解和愛上了梵高。
梵高的生命特質一:樸實
藝術家和其他知識分子都有一個通病,就是“裝”。但大知識分子和真正的藝術家恰恰相反,總是返璞歸真。梵高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畫農民且對農民傾注了深厚的感情(如他的作品《吃馬鈴薯的人》,人物雖無佳形美貌,但充滿生命活力與家庭溫馨)。他畫靜物,則打破常規(guī)地將自己最熟悉的向日葵入畫。他更不將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自陳:“我從早到晚全神貫注地作畫,我的工作和農民沒有什么不同。”欣賞梵高的畫,我會感受到他心中那份真摯與樸實,那份發(fā)自內心的對生活、生命、人世的摯愛,甚至能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泥土與鄉(xiāng)間氣息。
梵高也愛他的家人,他與弟弟相互間的關愛就是佳話。他弟弟的孩子出生時,梵高高興地借鑒日本的浮世繪,馬上創(chuàng)作了一幅畫。畫上春光無限、希望無限、愛意無恨。而梵高去世不到半年,他弟弟也去世了,令人唏噓不已。
梵高的生命特質二:靈性
以前,別人談梵高或者介紹梵高,總是將他與現代畫,特別是表現主義連在一起,或者喜歡大談他的癲癇病以及割耳朵、自殺等異于常人的“病態(tài)”。似乎藝術家都是怪人甚至是病人,病態(tài)和古怪才能成就藝術家。
但其實,梵高的畫都是恢復健康時創(chuàng)作的。不僅如此,梵高對靈性有極高的追求。他出生在一個牧師的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是牧師。他自己也曾作過助理牧師,去宣教并服侍當時最窮苦的人群——礦工。為此,他幾乎將自己擁有的一切物質全部給予出去,甚至將他在點心店租的屋子讓給了一個流浪漢,而自己搬到貧民窟里居住,每天睡在草垛上,讓自己不僅是精神,而且肉體上也與這些礦工同在。
直到27歲時,梵高才開始了他的畫家生涯,起因則是1880年8月梵高再度前往屈埃斯姆,和一名礦工一起呆了兩個月,令他開始產生畫下周圍環(huán)境的念頭。
然而,從這兒開始,在他僅37歲生命的最后10年間,卻創(chuàng)作了超過2000幅畫作,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梵高博物館里有一幅畫讓我動容:畫中心是一本厚重、古舊、珍藏的圣經,旁邊則是一本左拉的小書,清楚表現出不是人文主義作家,而是信仰在這位畫家生命中的重要影響與地位。
我由此讀懂了梵高,并愛上了這位悲劇性的藝術家。當他不能用宗教的方式去接近,他就選擇了用藝術的方式去接近。梵高一生特立獨行、貧苦潦倒,有過軟弱和跌倒;他內心經常痛苦至極,他弟弟西奧說他的遺言就是“痛苦永存”(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可以想象,如此一顆孤苦的心,是多么地需要光明與拯救,梵高的畫因此才會出奇地明亮、激情、充滿動能、感人至深。因為,他給你看的不只是畫,而是他無比渴望光明與永恒的內心世界。
靈性梵高對經濟學的啟示
這與經濟學有什么關系呢?有的——人不僅是理性的人,也是靈性的人。理性的人權衡利弊得失,靈性的人追求意義與價值。而只要是人,就必定有靈性的追求,人不光要活著,還要明白為什么要活著,以及從有限、有死、有罪的生命中找到通向無限、光明與永恒的道路(參看2018年電影《梵高:在永恒之門》)。
經濟學,若不能理解人類的靈性行為與追求,就不能從“貧乏”與“幼稚”的校園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