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堯做壽——死要錢
——民國初年流傳于湖南。軍閥張敬堯任湖南督軍期間,利用做壽的機會斂財,不僅自己過,而且家里的人如太太、兒子、女兒等也都要做壽,就連死去的母親也要過冥壽,故當?shù)孛耖g有此歇后語。
北京是前臺,天津是后臺。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流傳于北京、天津一帶。當時北洋政府官員更替如走馬燈,許多政客上臺執(zhí)政時在北京,一旦失意則到天津做寓公。
北大老,師大窮。清華、燕京好通融。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流傳于北京高校。意思是北大的學生年紀大,師大的學生窮。女生找對象時,考慮的是清華、燕京的學生。
宛西三縣閻羅殿,腳踏別地頂別天。老鱉(別)掌著生死.簿,滅族殺人割草般。哪家百姓不遭搶?哪家美女不受奸?血吸盡來油榨干,養(yǎng)肥一潭大老黿。烏云蓋地無日月,家家戶戶淚漣漣。啥時能除別廷芳,涼水當飯心也甘。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流傳于河南南陽地區(qū)。當?shù)赜袀€土匪別廷芳,殺人放火,無惡不作,當?shù)匕傩諏ζ涫滞春蕖?/p>
遠看黑壓壓,近看是王.八。多說有兩石,少說一石八。大的咬他爹,小的咬他媽。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流傳于河南南陽一帶。民謠描述了當?shù)赝练送獬鰮尳贂r的情景。
初五十四二十三,老君騎牛不煉丹。
——民國年間流傳于四川土匪中。意思是陰歷的這幾個日子,不能外出搶劫。
提起張宗昌,兩眼淚汪汪。你的襪沒底,我的鞋沒.幫。我有槍沒子,你有子沒槍。三月不發(fā)餉,還得上前方。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流傳于軍閥張宗昌的士兵中。它生動地描述了張宗昌手下士兵的情況。
切上蔥,放上蒜,鍋里煮的張督辦。切上蔥,放上姜,鍋里煮的張宗昌。先吃肉,后喝湯,人人都要來嘗嘗。張宗昌,坐濟南,雞狗鵝鴨都上捐。一塊銀子八塊三,大家伙子沒法辦。起來,起來,快起來,捉著他來點個天燈看。
——流傳于1925年秋至1928年5月張宗昌任山東督辦期間。張宗昌橫征暴斂,強占民女,作惡多端,老百姓恨透了他。
學會掖縣腔,能把師長當;學會掖縣話,能把洋刀掛。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流傳于山東,張宗昌任人唯親,因自己是山東掖縣人,故多重用自己的同鄉(xiāng)。
清鄉(xiāng)為了清箱,清箱就是清鄉(xiāng)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流傳于淪陷區(qū)。當時的汪精衛(wèi)偽政府經(jīng)常派兵以清鄉(xiāng)為名,魚肉百姓。
區(qū)長作威作福,鄉(xiāng)長造房起屋,保長吃魚吃肉,甲長投五投六(忙碌之意),戶長只有脫脫(連續(xù)之意)哭。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流傳于江浙淪陷區(qū)。它反映了當時偽政權基層各級官員的情況。
孔子逛天壇,五百當一元;千元一出現(xiàn),小鬼就玩兒完。
——1944年至1945年間流傳于北京。當時日偽經(jīng)濟面臨崩潰,發(fā)行有孔子和天壇圖案的五百元大額鈔票。一般民眾深受其苦。
前方吃緊,后方緊吃。
——流傳于抗戰(zhàn)期間。當時前線戰(zhàn)事吃緊,但后方政府軍政人員照樣大吃大喝。
蔣家天下陳家黨,
孔宋兩家官錢袋。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流傳。它道出了當時國民政府的權力構成及利益瓜分情況。
天上來,地上來,老百姓活不來!盼中央,望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
——流傳于抗戰(zhàn)剛勝利時。淪陷區(qū)的民眾對國民政府的腐敗十分憤慨。
百物皆上稅,唯有屁無捐。
——流傳于民國年間。當時國民政府的各級官府橫征暴斂,局卡林立,收稅名目眾多,連死人辦喪事都要交喪殯稅。
神仙打仗,凡人遭殃。
——流傳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時四川為眾軍閥割據(jù)。這些三閥都很迷信,自命神仙,裝伸弄鬼,連年混戰(zhàn),故百姓有此說。
會說五臺話,便把洋刀挎。
——流傳于閻錫山獨霸山西期間。閻錫山任人唯親。因他是山西五臺人,凡五臺同鄉(xiāng),多得重用。政府顯要職位,多為五臺人占據(jù)。
(以上資料提供者:苗懷明,選自《天涯》2000年第1期)
半分責任不負,
一句真話不講,
二面做人不羞,
三民主義不顧,
四處開會不絕,
五院兼職不少,
六法全書不問,
七情感應不靈,
八圈麻將不夠,
九流三教不拒,
十目所視不怕,
百貨生意不斷,
千秋事業(yè)不想,
萬民唾罵不冤。
——民國諷刺貪官的歌謠
頭年淹,二年旱,三年里頭不收田,四年頭上下冷子(冰雹),五年螞蚱一過都吃完。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得光啃磚。大戶人家賣騾馬,二戶人家賣莊田,三等人家沒啥賣,手拉著兒女大街前。小男孩怪好沒人要,小閨女仨錢二斤上秤掂。年三十來的新媳婦,到初二,腳還小,臉還白,吆喝著只要倆雞蛋。小外甥到他姥姥家去,他妗子(舅母)掂住就往鍋里填。鍋里面熬的是外甥的肉,他姥姥燒鍋好心酸……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河南連遭巨大的天災人禍,爆發(fā)全面饑荒。許多人吃樹皮、草根和牲畜的飼料,甚至有報道稱“人相食”。大約有兩三百萬人死于這場災難;另外有三百萬人逃難到省外。
金圓券,滿天飛,
鈔票到手準吃虧,
上午能買一擔米,
下午只買半擔灰。
——通貨膨脹,經(jīng)濟崩潰下的“金圓券”亂象。
告爾沿江小漁船,
浪翻軍艦要賠錢。
買船用了五萬五,
買炮用了三萬三。
——軍閥劉湘因陋就簡,組建所謂四川海軍,把一艘普通小輪船改裝成帶有兩門陸用小鋼炮的軍艦。因為四川軍艦噸位極小,漁船、運輸船開快了,很容易將其浪翻,所以沿江的船夫變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生怕惹火燒身。
連長、連長,半個皇上。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民國初期,軍閥混戰(zhàn),兵匪一家。民謠雖然夸張,諷刺卻是入木三分。
扁豆花,紫瑩瑩,俺和大姐一起生;大姐生在靚床上,俺就生在土炕上;大姐吃米俺吃糠,大姐穿的綾羅綢,俺就穿的爛衣衫;大姐上了洋學堂,俺就上山放牛羊;大姐當了闊太太,俺就做了窮婆娘。
——此民謠流傳于民國時期的膠東海萊地區(qū),反映了民眾對于不同階級貧富差距懸殊的無比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