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鐘艷
摘? 要:紅色文化是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chuàng)造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文化。太行山地區(qū)就是紅色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太行山以其雄渾厚重的構造,給人一種銅墻鐵壁的雄強畫面感,與紅色文化的革命性吻合。很多畫家以此為題材,用山水畫作品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這種在歌頌紅色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太行山題材山水畫的表現形式,使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不僅僅“質有而趣靈”“丘園養(yǎng)素”,也能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關鍵詞:紅色文化;太行山題材;山水畫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廳項目“紅色文化與太行山題材山水畫研究”(SD181079)研究成果。
太行山是紅色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擁有極為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藝術創(chuàng)作離不開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新時期以來,太行山題材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有關紅色文化的作品不在少數,并且逐漸成為一種創(chuàng)作現象。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太行山題材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不僅表現了山水精神,更彰顯了太行山的紅色革命精神。事實上,紅色文化在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中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這也是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的特點之一。紅色文化資源形式多樣,有形的與無形的紅色文化在創(chuàng)作中的呈現形式也不盡相同。無形的紅色文化通常以精神的方式呈現,太行山的構造雄渾厚重,畫面給人一種銅墻鐵壁的雄強感,與紅色文化的革命性吻合。本文將分析紅色文化在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中的幾種藝術表現形式,展現文化與藝術的聯系。
一、以精神的形式呈現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形成的,由無數的革命先人共同創(chuàng)造,所以紅色文化有鮮明的革命精神。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中以太行山為載體,通過其渾厚的結構特征呈現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精神,用象征的手法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雖然表現的是太行山的自然面貌,卻是在宣揚一種精神、宣揚一種文化,用山水畫中的筆墨語言表現一種文化象征。作品的精神性呈現是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之一,體現了太行山特有的紅色文化,也展現了太行山區(qū)域的人文精神。
宗炳在《畫山水序》中說“應會感神,神超理得”[1]583,王微的《敘畫》一文中有提到“亦以明神降之”[1]585。古人通過師造化,追求的是一種精神表現。太行山題材山水畫同樣也是追求精神表現的創(chuàng)作,可以用精神的方式表現紅色文化的影響力,使紅色精神在畫面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太行山見證了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的鮮血和生命,在綿延八百里的太行山內發(fā)生過很多戰(zhàn)役,如百團大戰(zhàn)、臺兒莊戰(zhàn)役等,這些遺留下來的革命精神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太行山在某種意義上是革命精神的代表,在創(chuàng)作中對這種革命精神的體現也是紅色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種精神活動。紅色文化代表的是堅韌的革命精神及厚重的歷史文化。綿延幾百里的太行山,自古就是戰(zhàn)略要地,歷史上發(fā)生過許多戰(zhàn)爭。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對這種革命精神有著強烈的體現,以20世紀80年代初期賈又福的作品《太行豐碑》為例,通過表現意象的太行山,間接呈現出堅韌不拔的精神。畫家通過對大塊山體的表現,呈現出太行山雄渾、樸實的特征,由此讓觀者聯想到革命時期太行山人民共同抗擊外來者的情景。山上的灌木叢被畫家概括成整塊的墨色,畫面上對山體的表現既寫實又寫意,表現結構的同時又給人想象的空間。藝術家創(chuàng)作要綜合多種因素,如人文、歷史、自然景物等紅色文化,以精神的形式在作品中體現,是太行山題材山水畫的藝術手法之一,是對紅色文化的一種緬懷和傳承,也是對革命先輩的一種回憶。
薛永年的文章《熔鑄山水精神--論賈又福的山水畫》一文中明確提道:“優(yōu)秀的中國山水畫家,從來不滿足于記錄眼前景色?!辟Z又福的山水畫作品對太行精神表現得深厚悠遠,紅色文化既是中國特有的先進文化,更是太行精神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中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張培林的《紅色太行》也是表現太行精神的一幅作品,作品中描繪的不是太行山的具體形象,而是以一種抽象的太行山形象來代表太行山的革命精神,作品表現太行山的大氣象,間接呈現太行山的紅色文化。
太行山題材山水畫創(chuàng)作多是現實主義的藝術表現,藝術家從現實生活出發(fā),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感受,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寫實、象征、寓意等手法。太行山中存有許多革命遺址,有的還可以看到戰(zhàn)爭時期的房屋、碉堡等遺跡,這些處在深山中的舊址很少被現代人直接接觸,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淡出現代人的視野。以這些舊址為題材的太行山山水畫同樣表現了紅色文化,讓人們緬懷先烈,同時彰顯一種無形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也是紅色文化的核心,藝術家的作品雖然表現的是太行山的景色,實質是展現不言敗的力量,曾經發(fā)生在太行山中的歷史事件是這種力量的基石,讓太行山成為紅色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新時期以來太行山以新的姿態(tài)在藝術家的筆下得以呈現,不僅風景秀美、層巒疊嶂,還具有積極向上的斗爭精神。
二、以描繪革命圣地的形式呈現紅色文化
宗炳在《敘畫》中寫到山水畫要“以形寫形,以色貌色”,創(chuàng)作時以自然物象為依據,真實反映山水形象特征。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中既有對客觀物象的描繪,也有紅色文化的成分。因為在革命年代,太行山發(fā)生過許多戰(zhàn)爭,一些地方成為紅色教育基地,讓后人銘記革命烈士為之付出的鮮血和生命。比如西柏坡、娘子關、臺兒莊、狼牙山等,這些發(fā)生過戰(zhàn)爭的地方地處太行深處,景色壯觀優(yōu)美。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通過對這些地方的描繪既是對祖國河山的再現,也是呈現紅色文化的一個途徑。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銘記歷史,在太行山區(qū)的一些革命圣地修建了紀念館和紀念碑,一些當時的舊址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這些隱藏在太行山深處的革命圣地為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實地的感受更能激起創(chuàng)作的欲望。到那里寫生創(chuàng)作成為畫家們的一種常態(tài),比如去西柏坡寫生創(chuàng)作,對西柏坡一山一水、一樹一石的描繪,也是對紅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一種再現。2010年中國文聯、中國美協組織畫家赴革命紀念地西柏坡深入生活,進行創(chuàng)作采風活動。藝術家深入西柏坡體驗紅色文化,結合革命精神創(chuàng)作出作品。2011年6月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美術作品展覽。藝術家近距離地了解、體驗革命歷史和革命紀念地的發(fā)展。在寫生過程中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的思想內涵,從藝術角度審視革命圣地,創(chuàng)作出包含紅色文化成分的藝術作品。藝術家到了革命圣地就會被一些紀念碑或者戰(zhàn)爭年代留存下來的遺址感染,深刻地感受到紅色文化的力量。季青海的作品《西柏坡春曉》就是以革命圣地的形式描繪西柏坡,紀念戰(zhàn)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呈現出濃郁的紅色文化氣象。畫面上群山環(huán)繞的是西柏坡舊址和革命英雄紀念碑。在崇山中,建筑物看起來不是特別高大,卻彰顯出一種凝聚力,很自然地讓人們聯想到戰(zhàn)爭年代的革命精神及軍民團結。盡管作品運用各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藝術語言,但是對紅色文化的呈現不會改變。
在太行山題材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表現革命圣地,是畫家在客觀反映物象的同時又進行深層次的文化表現,更是山水畫中“以形寫神”的詮釋,既有傳統山水畫的審美理想,又有時代感。藝術創(chuàng)作是有時代特征的,不同時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會生成各不相同的審美特征。紅色文化作為當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藝術創(chuàng)作表現的一個方向。以革命圣地為載體,全面積極地展現紅色文化成了眾多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共同目標。
三、以描繪太行山構造的形式呈現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與表現太行山構造的結合,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感染力。山體雄渾厚重是太行山的典型特征,這些固有的結構特征與紅色文化的結合相協調。堅韌、厚重、樸素、雄渾是太行山的獨有特征,這種特征給人一種悲壯感,對太行山真實構造的描繪也體現一種革命精神,同時也是紅色文化的一種呈現形式。
呂云所的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體現了太行山的悲壯與厚重?!笆摹毙紊襟w表現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畫面用墨濃重,與留白的畫面形成鮮明對比。他自幼生長在太行山地區(qū),熟悉山中的一草一木,可以深刻感受太行山的氣魄。其作品《太行浩氣》深入刻畫太行山的結構,如特有的“石鼓”形山體凸顯了太行的厚重與渾厚,畫面整體以墨色為主,雄渾的山體綿延不斷,不僅表現了太行浩氣,也體現了太行正氣,這是紅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呂云所對太行的情感尤為深厚,對太行精神也有較深的感受,對太行山石的表現,既尊重客觀又超越現實,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和文化,既有濃濃的鄉(xiāng)情又呈現了太行山的紅色文化。畫面用不同的墨色表現山體結構,呈現出壯美的太行形象。太行山體上的溝壑,真實又有寓意的表現,不僅呈現出太行山的特征,而且也是對歷史的懷念,不由得讓觀者聯想到堅強不屈的革命先輩以及先輩留下的精神財富。
呂云所的另一幅作品《夜走太行》,在高大厚重的石鼓形山體中間有一條彎曲的山路,有一對毛驢馱著貨物,畫面對比強烈:兩側高大雄偉的山體與細細的山路視覺反差很大,趕路的人和毛驢跟大山比起來甚是渺小,展現了太行山勞動人們的勤奮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戰(zhàn)爭年代形成的紅色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渾厚的石鼓形山體是太行山特有的結構和特征,以水墨的形式呈現格外有氣魄,同時表現了太行山的“形”和“神”,做到“形”與“神”的融合。這種畫面效果彰顯了紅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不畏艱苦、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與太行山互相呼應、融為一體,不僅使作品更生動,也充盈著堅韌的精神力量。
翟墨在《太行承擔悲壯》一文中提道:“山石是承擔苦難的民族傲骨”。經過畫家深入刻畫的山石不僅可以體現太行的特征,也能呈現出堅韌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這正是紅色文化的精神指向。所以,太行山題材山水畫與紅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雖然紅色文化產生在革命時期,但是一直延續(xù)到和平時期,對太行山題材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有著極深的影響。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會關注其結構特征,但不會單純地為了表現結構去創(chuàng)作,一定會找尋與其有關的人文。故紅色文化在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中以各種形式和語言呈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作品融入紅色文化的成分。太行山本身的構造與紅色文化的特征可以協調、融洽、準確地揉在一起,這些都為紅色文化在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中地呈現提供了條件。
近年來,關于紅色教育基地的寫生創(chuàng)作越來越多。藝術家對紅色文化的表現形式也在不斷改變。審美有時代性,不同時代的審美標準也不盡相同,但是不同時代的太行山題材山水畫作品對紅色文化的表現不會改變。比如20世紀80年代,以太行山為題材的畫家還沒有特別多,大多以太行山渾厚的山體為主要表現對象。到了21世紀,隨著太行山寫生的深入,畫家接觸到更多代表紅色文化的舊址、紀念碑、革命圣地,這樣以來宣揚紅色文化的太行山題材山水畫的形式和內容也逐漸豐富起來。有了各種載體,盡管不同時期的畫家在畫面表現形式和藝術語言上有所不同,或水墨、或設色、或深入刻畫、或表現意象等,最后的作品會呈現紅色文化的氛圍,這些都是頌揚紅色文化、革命精神、民族精神的一種藝術方式。
參考文獻:
[1]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編[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李立,博士,河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
鐘艷,碩士,河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