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貴軍
學年展持續(xù)參與了青年藝術家的十年成長之路,以一種客觀的方式為外界呈現出青年藝術的發(fā)展線索與思想脈絡,形成了一份厚重的具有系統性、文獻性、學術性的知識譜系。
以特定群體為策展思維的持續(xù)性展覽,無論是對于一種藝術生態(tài)的學術梳理還是對于一段藝術史的學術建構都是具有現實意義。始于2009年的中國高校美術作品學年展,其主旨在于鼓勵青年藝術家對藝術語言的不斷探索和對藝術觀念的深入推進,以前瞻性的眼光發(fā)現并扶持有潛質的中國青年藝術人才。學年展經過十年的持續(xù)推進,已逐步建立起中國青年藝術的文獻檔案庫,成為一個推動中國青年藝術發(fā)展的開放性學術平臺。作為學年展的創(chuàng)辦者和策劃人,我從一開始打造這一藝術項目便十分強調學術性、當代性、未來性,希望通過評選和展覽的方式促使青年藝術家自發(fā)融入當代視覺文化這一“實驗場”,學會在成長中了解自己并不斷探索未知的可能,進而在這個圖像轉向的后現代社會表達其世界觀、文化觀、價值觀。
在多元文化語境與科技革新的信息時代,青年藝術家的思維、創(chuàng)作、審美等方式,都已經發(fā)生了極大的變革。無可否認的是我們已經處于一個圖像的時代,廣告、游戲等編織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層出不窮的新圖像不斷制造出新的“圖像景觀”,產生刺激和快感的同時,也伴隨著焦慮和恐懼。如何在這個圖像時代尋覓生活的真實本源并找到自身的存在方式,是每個當代人需要面對的客觀現實。鑒于此,主辦方希冀于通過學年展這一平臺,持續(xù)關注中國高校藝術學子是如何與這個世界發(fā)生關系,這個世界又是如何投射在他們的藝術中,促使藝術學子以宏闊的視角切入其藝術創(chuàng)作。在這些青年藝術家作品圖像的背后,往往潛隱著深層的時代文化的吶喊之音。
黑特·史德耶爾將當代文化體制的困境歸結為全球化的新自由主義政治經濟形態(tài),從而使得作為一種文化體制的藝術展覽在其社會性和專業(yè)性兩種天然特性的矛盾中徘徊掙扎。十年來,學年展通過一系列的問題提出與理念表達,或借用相關問題與理念對青年藝術生態(tài)進行持續(xù)關注,不斷激發(fā)青年藝術的活力與創(chuàng)造力,大力肯定青年藝術家的感官判斷力,鼓勵其不斷挑戰(zhàn)、突破藝術的邊界,使其從不同的角度看藝術。因為這個時代,藝術內部和外部正發(fā)生著變化,一方面向科技領域延伸,另一方面也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才有著名藝術史家、北京大學朱青生教授所提及的“沒有人是藝術家,也沒有人不是藝術家”。
當然,藝術在不斷擴展其自身邊界的同時,也為不同學科的介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大凡是好的藝術創(chuàng)造都能成為藝術家表達其獨立價值、獨立思考和獨立思維的方式,優(yōu)秀藝術家總能以全新的姿態(tài)對原有的定義進行超越,總能成為這個時代敢于打破陳規(guī)與滯后的勇敢者。十年回首,學年展所涌現出的獲獎者即是這樣的勇敢者,他們此起彼伏,不勝枚舉。這些獲獎者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觀念表達成為這個時代和環(huán)境的提問者,這些提問(觀念)和回答(作品)形成了一套獨立創(chuàng)造的知識生產,對當代藝術和文化生成具有深刻的建構意義。因為“知識”及“知識生產”對于一個學術展覽來講,不僅是對已有的文化方式、體制、思維和行為的“建設”工作,而更應該在開放的知識結構中承擔起“建構”與“解構”的雙重職責。正是在這樣的學術框架之下,學年展持續(xù)參與了青年藝術家的十年成長之路,以一種客觀的方式為外界呈現出青年藝術的發(fā)展線索與思想脈絡,形成了一份厚重的具有系統性、文獻性、學術性的知識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