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瓊
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的、深遠的,家庭關系中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兒童的語言發(fā)展、人格形成、社會人際關系等發(fā)展具有很大的益處。而親子互動作為父母與兒童之間溝通交流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對親子關系的發(fā)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將探討教師如何助力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起有效的溝通途徑,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質(zhì)量,進而給我們當下家庭教育提供參考意義。
關鍵詞:親子溝通問題;搭建溝通橋梁;指導
一、親子溝通問題
家庭不同,教育理念不同,各個家庭的教育問題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每個家庭都或多或少有著一定的溝通交流問題。
(一)家長要求孩子聽話
要求孩子聽話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件再普通不過的事。聽話,幾乎成為人們評價孩子的唯一準則。家長要求孩子聽話,實質(zhì)上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他居高臨下,永遠看不清自己對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他從未和孩子真正平等過,一直認為自己做的事情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用處,因而不管不顧孩子的任何意見,與孩子幾乎沒有平等交流。家長是孩子第一個且最重要的榜樣。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如果家長總是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孩子也會在無意識間學會用同樣的辦法對待父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幼小的孩子很快學會了一套綁架家長的做法,不聽話就是他們慣用的繩索。
(二)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
現(xiàn)在的孩子是一家人的寶貝。家中的大人大都寵著,這就養(yǎng)成了小學階段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從自身出發(fā),隨著年紀漸長,他們的自主獨立性也逐漸生發(fā),這就在父母與孩子之間形成了隔閡。也正因為獨生子女的關系,他們本就不善于溝通交流,與父母的隔閡將更加嚴重。
(三)溝通形式過于單一
在手機應用如此普遍的今天,家長在親子互動中傾向于將電子產(chǎn)品引入親子互動中,與孩子一起聽故事、做游戲等等。網(wǎng)絡資源如此豐富,父母一方面可以從中獲得更多更有效的育兒方法,但另一方面孩子有樣學樣,沉溺于網(wǎng)絡,對電子產(chǎn)品產(chǎn)生過度依賴的心理。久而久之,孩子將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電子產(chǎn)品上,進而減少了與父母互動的時間。
二、搭建親子溝通橋梁的意義
教師、家長、孩子三位一體,我們經(jīng)常說要加強家校聯(lián)系。教師可以對親子溝通起到推動、促進的作用。首先,教師能為家長提供更專業(yè)的幫助。教師了解自己的學生,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中,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能為家長提供更快更有效的溝通方式。其次,家庭矛盾解決了,孩子才能更專注于學習,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在孩子的心中,一向最崇拜自己的教師,對于教師的規(guī)勸,大多數(shù)孩子是能聽進去的。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教師。家長獲得了有效的交流方法,孩子得到了心理疏導,讓親子關系更加融洽。
三、指導搭建親子溝通橋梁
(一)面對目前親子之間出現(xiàn)的溝通問題,教師如何幫助家長
1.做“聽話”的父母。多年來人們習慣于要求孩子聽話,這仿佛是為了孩子,但深入分析就可看到這是成人與孩子問的不平等。哲學家弗洛姆對權(quán)威主義倫理學充滿批判,認為它的主張是:服從是最大的善,不服從就是最大的惡。父母應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要尊重孩子在家庭中應該具有的地位,不粗暴壓迫或簡單給予,引導孩子形成主動向父母告知自己想法的習慣。當然,做“聽話”的父母,絕不是毫無底線的。對于孩子那些突破道德底線的要求,家長要進行勸阻,否則就是縱容。“聽話”的實質(zhì)應該是平等地對待兒童。
2.真正地“聽”進去。要做到真正地“聽”進去孩子的想法,父母必須先做到共情。共情是指在與對方交流時,認真貫徹對方的言行舉止,深入對方的內(nèi)心世界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并做出恰當?shù)姆磻?。當父母能夠深入孩子的?nèi)心去體會他們的情感,就更能理解孩子做出這種行為的內(nèi)在原因。父母就能對癥下藥,消除親子問的隔閡。在這個共情的過程中,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是真正想要了解他們,他們就會將父母作為自己最親密的朋友,將心中最私密的、最柔軟的情感向父母傾吐。父母與孩子會發(fā)現(xiàn)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就會變得更加簡單。
(二)面對目前親子之間出現(xiàn)的溝通問題,教師如何幫助孩子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
1.尊重父母,勇敢表達。足夠的尊重與信任是建立有效溝通機制的基礎。在與父母溝通時,孩子首先要學會尊重父母,端正的態(tài)度是解決事情的關鍵,應心平氣和地與父母溝通交流。孩子與父母之間應采取多種形式交流,不僅拘泥于聊天,也可以是親子游戲、親子運動等等,只有在平常的相處之中多交流,才能及時了解對方的想法。在溝通交流時,雙方都要說出自己的想法,在知道雙方想法的基礎上,才能找到適合雙方的處理辦法。
2.培養(yǎng)自覺獨立性。其實很多家庭中的教育問題歸根結(jié)底就是孩子的自覺性問題。由于孩子的不自覺,造成溝通矛盾,遇到事情時,家長不注意體貼孩子的情緒、能力等,多是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來教導或批評孩子。孩子身上原本有一種積極的自我完善的天眭,是家長的控制扼殺了這種天性,使孩子走向“不自覺”。與其絞盡腦汁地控制孩子的行為、想法,不如培養(yǎng)其內(nèi)心的自覺性,用自覺性去指導他們的行為、想法;讓好習慣成為孩子內(nèi)在的一部分,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四、結(jié)語
家長與孩子之間融洽的親子關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礎。親子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平等進行溝通交流,如果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體會對方的情感變化,共情處理問題,那么家庭關系將更加和諧。在相互尊重與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建立起的長足有效的溝通機制,才能構(gòu)建出幸福、美好、安康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