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梅 方慧 高玉榮
摘 要:目的:利用超聲波的熱效應、機械效應及空化效應提取大棗多糖并且進行工藝探究.方法:以大棗粉為原料,多糖得率為評價指標,采用單因素試驗和L9(33)正交試驗考察超聲過程中的提取時間、超聲功率、料液比、溫度對大棗多糖提取效果的影響.結果:大棗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藝條件為:溫度70℃,提取時間30min,料液比1:10(g:mL),超聲功率40%,該工藝參數(shù)下的大棗多糖提取率為4.90%.結論:探索了超聲法提取大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穩(wěn)定性良好,為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參考.
關鍵詞:超聲波;大棗多糖;單因素試驗;正交試驗;提取
中圖分類號:O42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60X(2019)10-0015-03
大棗外形呈橢圓形,有香味,口感甜,是具有藥食價值的植物.我國的大棗資源相對比較充足[1].大棗中含有多種珍貴的天然產(chǎn)物,如多糖、黃酮類、皂苷類、環(huán)磷酸腺苷等[2].大棗多糖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可以廣泛地應用于生物醫(yī)藥、保健和功能型食品、化妝品等領域的開發(fā),具有十分廣泛的經(jīng)濟前景[3-5].在傳統(tǒng)提取中,利用熱水浸沒大棗粉末通過回流的方式來提取大棗多糖,雖方便操作,但提取時間過于漫長、提取效率不高,不適用于大棗多糖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本實驗擬借助超聲波的熱效應、機械效應及空化效應破壞大棗的細胞壁,增加多糖分子的溶出速度,多糖含量使用硫酸-苯酚法進行測定,為工業(yè)化大規(guī)模提取大棗多糖提供依據(jù)和參考.
1 材料與儀器
1.1 實驗材料
1.2 儀器與設備
2 方法與結果
2.1 葡萄糖標準曲線的制備
按照《中國藥典》2015版中硫酸-苯酚法,以葡萄糖為對照品進行測定.
用精密天平精確稱量葡萄糖10.0mg,定容至10mL.再從中分別移取0.3mL,0.5mL,0.7mL,0.9mL,1.1mL溶液到10mL容量瓶中,用純化水進行定容,配成以下濃度的葡萄糖溶液:30μg/mL,50μg/mL,70μg/mL,90μg/mL,110μg/mL.取各濃度標準品溶液0.5mL于試管中,加1mL 5%苯酚溶液,搖勻后加5mL濃硫酸溶液[6].快速搖晃后,30℃水浴加熱30min,室溫下放置10min后于490nm下測吸光度.空白對照中加入與標準品溶液相同量的蒸餾水,不加多糖溶液,重復上述的操作.以葡萄糖濃度為橫坐標,A490nm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詳見圖1.所得的方程為A=0.006C-0.0049,R2=0.9987,在30~110μg/mL范圍內(nèi)的濃度與吸光度成正相關.
2.2 大棗總多糖的提取及測定
2.2.1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稱取過80目篩的大棗粉10.0g,置于250mL燒杯中,按所要求的料液比量取對應的蒸餾水,加入燒杯中并不斷攪拌使之溶解,設置好超聲時間、溫度、功率.超聲結束后,將燒杯冷卻至室溫于4000r/min離心5min.量取上清液體積后再將之倒入茄形瓶.調(diào)整水浴溫度及轉(zhuǎn)速,將上清液濃縮到45mL左右,緩慢加入95%乙醇,攪拌至出現(xiàn)絮狀沉淀,25℃下靜置數(shù)小時,再次離心后棄上清,留多糖沉淀.多糖沉淀置于烘箱中干燥2至3天(烘箱溫度不要超過60℃).將其干燥至恒重后,取樣品約10mg,配成0.1mg/mL的溶液.
2.2.2 樣品中總多糖的測定 取0.5mL的0.1mg/mL的樣品溶液于試管中,按照《中國藥典》2015版中硫酸-苯酚法進行紫外測定,計算相應的多糖提取率%.
2.3 單因素實驗
2.3.1 提取時間對大棗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g的過篩紅棗粉,控制功率為50%,溫度為50℃,料液比為1:10.從10-50min中每隔10min設置一個水平,即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考察不同提取時間對大棗多糖提取率的影響.由圖2可知,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多糖提取率逐漸增加,在提取時間為30min時,提取的多糖含量達到最高.這是因為在提取的開始階段,多糖在兩相中含量有著明顯的差異,較大的含量差可以促進多糖的提取.當提取時間超過30min時,多糖提取率明顯降低.所以提取時間以30min為宜.
2.3.2 超聲功率對大棗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g的過篩紅棗粉,控制溫度為50℃,料液比1:10,溫度為30min.因本實驗所用的超聲清洗器功率可調(diào)范圍只能從40%開始,超聲清洗儀的最高功率為500W,故從40%-80%中每隔10%設置一個水平,考察不同超聲功率對大棗多糖提取率的影響.由圖3可知,隨著超聲功率的逐漸增大,提取的多糖含量在明顯地下降,功率為40%時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能是超聲功率過高對已提取出來的粗多糖造成破壞[7],又因為本設備最低只能調(diào)到40%,故最佳的超聲功率是40%.因功率40%所提取的多糖含量明顯高于其他功率組,故將功率40%條件進行固定,在后續(xù)正交實驗中不再考慮.
2.3.3 料液比對大棗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g的過篩紅棗粉,控制溫度為50℃,功率為40%,提取時間為30min.根據(jù)參考文獻和實際情況,料液比選擇以下五個水平:1:5,1:10,1:15,1:20,1:3.由圖4可知,從1:5至1:15,隨著料液比的增加,粗多糖提取率明顯上升,1:15達到最大;但料液比超過1:15后,粗多糖提取率逐漸下降,故最佳料液比選擇為1:15.
2.2.4 溫度對大棗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稱取10g的過篩紅棗粉,固定提取時間為30min,超聲功率為40%,料液比為1:15.設置超聲提取溫度為30℃,40℃,50℃,60℃,70℃,以紅棗溶液實際溫度為準,用溫度計實時進行測量控制.結果表明,從30℃-60℃,隨著提取溫度的上升,多糖提取率明顯提高.可能是在該溫條件下多糖分子運動得快.超過60℃,多糖提取率急劇下降,可能是多糖提取液的溫度變高,對提取出來的多糖結構造成了一定的破壞,導致多糖含量下降;且溫度升高會導致水分蒸發(fā),減少溶劑,會降低多糖提取率[7].故最佳的溫度設置為60℃(圖5).
3 正交試驗
3.1 正交試驗設計
選定超聲功率為40%的前提條件下,結合單因素實驗數(shù)據(jù)及參考文獻[8,9],按照L9(33)正交試驗設計表,以多糖提取率為評價指標,對超聲提取大棗多糖的提取工藝進行正交試驗優(yōu)化.因素與水平表見表1.
3.2 正交試驗結果分析
超聲提取大棗多糖的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由表2可知,三個因素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溫度>料液比>提取時間.溫度70℃為最佳,其次是溫度為60℃,最后是溫度50℃.提取時間30min為最佳,其次是提取時間為20min,最后是提取時間40min.料液比為1:10的最佳,其次是料液比為1:20,最后是料液比1:15.這些數(shù)據(jù)說明了超聲提取大棗多糖的最佳組合為溫度70℃,時間30min,料液比1:10,超聲功率為40%.
3.3 正交試驗的驗證
經(jīng)過三組平行實驗驗證,表明了最佳工藝組合為超聲功率40%,溫度70℃,提取時間30min,料液比1:10,該條件下的多糖提取率為4.90%.詳見表4.
4 結論
本實驗通過單因素實驗與L9(33)正交試驗探索了超聲法提取大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藝.實驗結果表明:超聲提取大棗多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溫度70℃,提取時間30min,料液比1:10,超聲功率為40%.在最佳條件下,大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為4.90%.但本實驗未能對大棗多糖的各種提取方法進行比較,也未能對多糖的抗氧化性質(zhì)進行探究,后期需要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Ji X,Peng Q,Yuan Y,et al. Isolation, structures and bio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jujube fruit (Ziziphus jujuba Mill): A review[J]. Food Chemistry,2017,227:349-357.
〔2〕吳瑞紅,陳靈智,張彥,等.大棗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測試[J].當代化工研究,2017(10):124-125.
〔3〕巴特.大棗多糖提取純化工藝研究進展[J].農(nóng)業(yè)科技與裝備,2015(11):52-54.
〔4〕吳國泰,何小飛,牛亭惠,等.大棗的化學成分、藥理及應用[J].中國果菜,2016,36(10):25-28.
〔5〕朱瑋,孫蘭.大棗多糖氧化活性測試分析[J].現(xiàn)代食品,2019(1):122-124.
〔6〕魏然,陳義倫,鄒輝,等.超聲波提取條件對圓鈴大棗多糖提取率的影響[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3,39(11):253-257.
〔7〕Gharibzahedi,Taghi S M. Ultrasound-mediated nettle oil nanoemulsions stabilized by purified jujube polysaccharide: Process optimization, microbial evalua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storage stability[J]. Journal of Molecular Liquids,2017,234:240-248.
〔8〕李慧華,余江南,徐希明.苦瓜籽粗多糖的提取工藝及其體外抗氧化活性[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8,28(4):339-344
〔9〕姚瑞祺,高敏.多頻超聲波輔助提取大棗多糖的工藝研究[J].山西農(nóng)業(yè)科學,2017,45(4):62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