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華
摘要:初讀是閱讀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承擔著讀準、讀通和初步感知課文的任務(wù),是重點研讀文本乃至學習全文的基礎(chǔ)。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讓學生自主朗讀,自由朗讀,無疑是非常恰當?shù)?。但是要避免“自讀變齊讀”的現(xiàn)象,教師需要事先想好應(yīng)對之策,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多做一些設(shè)想,制定好應(yīng)對預案。
關(guān)鍵詞:初讀;自讀;齊讀
最近,我認真觀摩了我市舉辦的農(nóng)村小學語文優(yōu)質(zhì)課評比大賽,近距離地感受了年輕語文教師的亮麗風采,收獲很多。幾位教師的課堂上,既有異構(gòu)的同課教學,也有不同學段的教學展示。雖然教學內(nèi)容有同有異,但大家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第一課時的教學。教師在完成了新課的導入之后,都會要求學生初讀課文。因為是教學大賽,都是借班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磨合,導致在一個極平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形。
【情形1】
一位年輕教師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第1課時,完成導入后。
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蕭紅和祖父的園子,請同學們根據(jù)老師的自讀要求自由地讀課文。(師課件出示自讀要求)
學生小聲地讀。
師:聲音可以大一點。
這時,一兩個學生讀出聲來,其余學生也跟著讀出來,跟讀的學生越來越多,一下子變成了大聲齊讀。教師怔住了,慌亂中不知如何是好,看得出學生們的表現(xiàn)超出了教師原有的設(shè)計。在教師的猶豫不決中,學生已整齊地讀完了一個自然段,此時硬生生地打斷,顯然已不合適。教師漲紅著臉,怵在那里,時不時瞟一眼腕上的手表。等學生讀完,時間已過去四、五分鐘。不待學生思考、交流,教師匆忙地進入了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情形2】
一位教師完成《天鵝的故事》第1課時的導入后。
師:一個初春的早晨,遼闊的貝加爾湖因寒潮突然降臨而再次結(jié)上了厚厚的冰層。因為無法覓食,許多鳥兒離開了,但一群天鵝為什么沒有飛走呢?來,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師出示自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帶著任務(w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讀一讀課文。
一部分學生小聲地讀,另一部分學生在默讀。
師:同學們可以大聲一點讀。
學生們互相看了看,一兩個學生大聲讀了起來,其他學生也加入進來,越讀聲音越大,也越整齊,很快變成了全體齊讀。教師很快反應(yīng)過來,一邊打著暫停的手勢,一邊喊道:“停一下,停一下,同學們可以自己讀自己的,不需要齊讀。”讀得興致頗高的學生,被老師突如其來的打斷弄得面面相覷。在老師的再次提示下,學生總算明白了老師的意思,慢慢地,他們錯落有致地讀了起來,只是聲音越讀越小,已沒有了剛才的那份勁頭。
很顯然,兩位老師針對學生自讀變成齊讀的情況,事先是沒有考慮到的,倉促間找不到好的化解之策,處置起來都有些欠妥。第一位教師任由學生齊讀完整篇課文的做法,且不論占用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造成了課堂空白,單就實際效果來看,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聲線的同步上,忽視了品讀文本的目的,阻礙了個體的發(fā)揮,扼殺了閱讀個性。第二位教師在發(fā)現(xiàn)學生的自讀演變成齊讀后,及時制止,雖然避免了任由學生“牽著走”的被動,但這種粗暴的打斷,好不容易激發(fā)起的學生強烈的讀書欲望也一同被澆滅了,損失也不小。
初讀是閱讀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承擔著讀準、讀通和初步感知課文的任務(wù),是重點研讀文本乃至學習全文的基礎(chǔ)。學生是閱讀的主體,讓學生自主朗讀,自由朗讀,無疑是非常恰當?shù)摹C鎸σ蝗耗吧膶W生,如何引導他們讀好?我們不妨來看看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是怎么做的。
【案例1】2016 ~ 2017年度“一師一優(yōu)課”部級優(yōu)課《九色鹿》(合肥市逍遙津小學 程鵬軍執(zhí)教)
在學生初讀課文前,程老師首先出示了“閱讀提示”:
(1)自由朗讀課文;
(2)讀準本課生字的字音;
(3)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語句讀通順。
然后,程老師點名讓一個學生將提示讀給大家聽。
師:聽明白了嗎?記住,一定要自己讀自己的。開始吧!
很快,學生們認真、自主地讀了起來。
程老師將“自由朗讀課文”作為提示的第一項列了出來,通過找學生讀題,讓學生注意到初讀方式的要求。“自己讀自己的”,這一口語化提醒,對讀文的要求給出了明確的提示。學生能準確把握老師的意思,自然也就能按照要求去讀了。
【案例2】池州市第四屆小學語文教師素養(yǎng)大賽一等獎《鞋匠的兒子》(池州市朱必文名師工作室成員 許丹執(zhí)教)
在完成課題的導入和質(zhì)疑后。
師:鞋匠的兒子到底是誰?課文寫了關(guān)于他的哪些事情呢?請大家打開課本,翻到第21課《鞋匠的兒子》,帶著剛才的疑問自由讀一讀課文。
師:讀之前,老師有個小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何為正確?不錯音,不加字,不少字。何為流利?要有一定的速度,能讀多快,就讀多快。開始吧!
學生立刻自由地、大聲地讀起來。
可以看出,許老師對于借班上課是有著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的,對此類問題的處理也是極為巧妙的。教師對“正確、流利”的初讀要求做了明白的闡釋:要求在正確的基礎(chǔ)上,要有一定的速度。學生朗讀的水平是有差異的,按照教師“又好又快”的要求讀起來,自然避免了出現(xiàn)齊讀的現(xiàn)象。教師簡短的幾句話,就將這個“小尷尬”化解于無形。
當然,課堂是瞬息萬變的。像“自讀變齊讀”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不可能一一都考慮到,事先想好應(yīng)對之策,更多的時候,考驗的還是教師的機智。但面對一群陌生的學生,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多做一些設(shè)想,制定好應(yīng)對預案,避免課堂“死機”,還是很有必要的。
(責任編輯:李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