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博
得失本相駁,而圣人眼中,得失“性”非異。楚王失弓,其思,必有楚人拾得此弓;孔子則感,一人失一物,一人得一物;老子則悟,得失皆為天道,吾等當活好當下,無慮得失。
有失有得,若知曉得失之道,便可粲然一生。
知得失之道,須揚長避短,正確定位方得始終。如果一名身高1.7米的籃球后衛(wèi)非要打中鋒,除了無法搶籃板、得分之外,在內(nèi)線拼搶受傷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又何談得?物理大師楊振寧曾在實驗物理學方面遭遇瓶頸,面對“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楊振寧”的嘲諷,他沒有鉆進死胡同一意孤行,而是正視自身短板,揚長避短,轉戰(zhàn)理論物理學,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孜孜不倦,從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曉得失之理,須韜光養(yǎng)晦,方能厚積薄發(fā)。英國指揮家西蒙·拉特爾,曾拒絕柏林愛樂樂團拋出的“世界第一指揮”的橄欖枝,只因為他認為自己在古典音樂方面的能力還不夠。面對潮水般的質疑和指責,他毫不在意,心無旁騖研究音樂,遍訪名師,甚至不吝向街頭藝人請教,努力讓自己的技藝達到極致。十年磨一劍,時機成熟時,他接受了柏林愛樂樂團的再次邀請,登上世界樂壇的“珠峰”。
明得失之意,最忌患得患失。圍棋中有一種說法叫“爭先手”,而“爭先手”常常要舍棄一部分利益,放棄局部戰(zhàn)場才可贏大局。人生亦是一場博弈,生活中的挑戰(zhàn)和誘惑并存,患得患失恐最終一無所獲。美國射擊天才埃蒙斯因對金牌過分渴求,陷入了患得患失的糾結中,每每與金牌失之交臂?;厮輾v史,張良運籌帷幄,輔佐劉邦建立漢朝,被封為留侯,卻勇于辭封,急流勇退,成為“漢初三杰”中唯一善終之人。大道自然,不奢于得,不憂于失,得以善終。正如老子所言:“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p>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窮其一生,擁揚長避短之謀,行韜光養(yǎng)晦之道,棄患得患失之弊,縱使旅途中跌過最痛的跤、落過最傷心的淚、經(jīng)歷過無數(shù)得失瞬間,明了得失之道亦可粲然一生。
佳作點評
文章脈絡清晰,結構明朗,觀點鮮明,論述充分合理,首尾呼應。開篇提出“知曉得失之道,便可粲然一生”的觀點,接著從揚長避短、韜光養(yǎng)晦、患得患失三方面進行正反論證,舉例和引用等多種論證方法配合使用。文章語言凝練,不刻板,說理深刻透徹,極具靈氣,體現(xiàn)了作者不同凡響的才情。(何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