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結蘭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難點,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成長階段,寫作對于他們來說比較困難。教師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沒有改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沒有與新時代的新型的教學方式相結合,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難以提起興趣。對此,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觀念、運用可以利用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以及寫作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對策研究
引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不同于其它科目的教學,寫作教學的教學難度較大,因為在學生進行寫作的過程中主觀意識很強。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單純的依靠語言或者作文觀看了解,不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因此,教師應該結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本文將結合自身經(jīng)驗,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以及相關對策進行探討研究。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困境
1、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jīng)]有改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實施與發(fā)展,教育方式也進行了大變革,越來越多新型的教學方法也在小學教學中進行應用。但是有大部分的教師沒有改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并沒有進行實質性的變革,導致學生在傳統(tǒng)教育的禁錮下進行作文學習,難以提升教學效率。
2、學生寫作積極性差
想要做好一件事情,興趣是關鍵?,F(xiàn)如今大部分的小學生不樂意寫作、逃避寫作文,在學生的思想中認為寫作是為了完成作業(yè),并不是為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在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只有當教師布置了作文作業(yè),學生才會根據(jù)老師的要求進行寫作,并沒有自主的進行寫作。再加上,目前作文書泛濫,學生經(jīng)常在作文書上搜集題材進行抄寫,作文能力自己寫作質量難以提升。
3、寫作內(nèi)容脫離現(xiàn)實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他們的思維以及獨立思考能力還沒有真正的形成,在面對教師給出的作文題目進行寫作時,小學生通常寫不出來語言,導致無從下筆。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也沒有可以觀賞之處,內(nèi)容假造、情感空洞成了當代小學生作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
1、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習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因素之一,是推動學生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知識,不斷探索真理而常有的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動。因此,只有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才能自主積極的進行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往往比直接傳授學生寫作方式更加重要。在小學語文作文中,大多數(shù)為命題作文,但是有的學生可能對這個題目不感興趣,從而不樂意寫作。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綜合分析學生的作文水平以及認知層次,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命題作文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寫作,如:“我家的院子”、“最感興趣的動畫片”等等,讓學生最初根據(jù)生活化的場景進行寫作練習,小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更容易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以及思維進行寫作,這個時候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進行作文知識的講解,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也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2、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要轉變自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確保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進行全面發(fā)展。生活是寫作的唯一源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引導學生親近社會,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觀察大自然,讓學生積累作文素材,改變抄襲的寫作現(xiàn)象。
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親近大自然和社會,讓作文教學走出課堂,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可以抽出一節(jié)課的時間,帶著學生去逛逛小公園或林蔭小道,讓美直接撩撥感情的琴弦,教師再不失時機地從旁暗示美之感情點、閃光點,引發(fā)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幫助學生有所“感覺”領受其美,體悟其理。這樣能夠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語言,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也能聯(lián)系生活中的素材進行寫作,進而讓學生們改變“假、大、空”的寫作現(xiàn)象。
3、進行鼓勵教學,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大部分教師在讓學生進行作文練習的過程中,沒有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反而還會有打擊學生自信心的情況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會導致學生喪失對作文的興趣。在學校里,學生總是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表揚,作為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意關注學生的微小進步,留心觀察孩子的閃光點,在小學階段,孩子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自信心主要是同伴和老師的態(tài)度來確定的。在教育過程中,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微笑的表情、贊許的手勢、表揚的話語都能喚起學生積極的情緒體驗,使之轉化為強烈進取的學習動機。因此,學生在寫作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對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級內(nèi)宣讀,剖析優(yōu)秀作文的可取之處,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一個句子、一個段落、好的詞語都可以在班級中宣讀出來,通過小細節(jié)的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積極的進行作文練習,提升寫作質量以及寫作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代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弊端,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改變自身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觀念,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進行寫作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讓學生自主的進行作文訓練。只有師生共同的進步,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熊利榮.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66+78.
[2]符秋霜.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6(11):181.
[3]唐永建.關于農(nóng)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4(08):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