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夢婷
摘要:學科思維培養(yǎng)是任何學科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之一,小學語文高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思維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應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實踐,顯然更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效率提升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因此筆者在下文中以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為例,分析思維導圖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高年級語文;應用策略
引言:
思維導圖作為可視性思維工具,在學科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能夠體現(xiàn)知識的內(nèi)在框架和結構,利于幫助學生系統(tǒng)學習。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已經(jīng)不僅局限于知識學習,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立足學科特點,深化學科知識記憶,全面體現(xiàn)語文學科教學的作用和意義[1]。將思維導圖應用其中利于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符合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教學需求。
1利用思維導圖,充分挖掘教材潛能
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組織過程中,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尤為關鍵,想要提升閱讀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結合小學生的閱讀需求篩選教材內(nèi)容,挖掘教材中的閱讀素材,這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質量的基礎和前提,為有效閱讀課堂構建提供了保障[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方式滲透到閱讀教學中,以思維導圖為依托描述語文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對閱讀文章進行對比研究,然后教師結合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清楚關鍵信息的基礎上預習課文[3]。例如,在《春雨的色彩》這一節(jié)課中,首先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主題和關鍵信息,然后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形成文章的結構框架,方便學生學習和正確理解文章。另外,教師還應當將帶有標志性的思維導圖展示給學生,為學生理解文章主旨提供參考和依據(jù),相應地,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理解和歸納,逐步理解文章作者要表達的真實意思和情感,如在可以將主體歸納為——季節(jié)、農(nóng)業(yè)、景物描寫等。
2思維導圖利于學生實施自主學習
思維導圖對學生自主學習有非常明顯的幫助。思維導圖模式下,學生對文字的學習不再是閱讀內(nèi)容,總結概括,然后教師指定的自然段,而是變成了學生提取關鍵詞,對關鍵詞進行熟悉和記憶,在腦海中形成文章整體脈絡,教師只需要根據(jù)思維導圖的關鍵詞對學生自學內(nèi)容進行修補即可,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非常明顯[4]。如《泊船瓜洲》課程教學中,傳統(tǒng)的模式就是簡單翻譯以后讓學生快速進行背誦,了解理解“綠”“還”的意思等內(nèi)容,這種模式下,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其實并不好,知識遷移性比較差,只能熟練背誦內(nèi)容一旦涉及到具體文字內(nèi)容很少可以應用到考試當中,因此教學質量不高。而依托思維導圖模式,讓學生實施自學,自己根據(jù)理解和記憶去記憶和背誦內(nèi)容,通過字典和其他方式對“綠”“還”的意思進行理解,讓學生字自主學習中了解自己的不足,自己糾正學習方向和調整學習內(nèi)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散思維,掌握舉一反三的學習技巧,同時依托學習小組的模式,讓學生根據(jù)個人不同的理解對《泊船瓜洲》課程進行自我完善,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實踐效果。學生自主學習需要學生結合學習任務和要求進行內(nèi)容理解和記憶,而依托思維導圖模式,教師可以將主要內(nèi)容融入到思維導圖里面,學生只需要對導圖的具體關鍵詞進行添加即可,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需要記憶思維導圖就可以,在遇到內(nèi)容學習時直接提取到關鍵詞和自己學習內(nèi)容即可,有效提升了知識的串聯(lián)性。
3以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啟發(fā)式教學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重難點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啟發(fā)式教學。以《草原》這篇課文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思維導圖來。首先可以在黑板上寫出課文的題目“草原”,然后羅列出幾大塊知識點來,可以有: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文章主要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文章的重點講述的是什么東西。然后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所描述的和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進行總結、歸納。學生可以根據(jù)老師在黑板上的提示,結合課文,可以想到: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在草原上的所見所聞。學生可以聯(lián)想到作者描述了蒙古草原的優(yōu)美的景色、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民族團結等等。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所說所想,啟發(fā)學生:在大家所想到的這些內(nèi)容中,哪些是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哪些又是文章所主要要表達的思想呢?這樣通過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式的思考之后,在從中選出最為貼合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內(nèi)容,加以完善和補充修改,這樣文章的中心思想便出來了。
結束語:
綜上,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工具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是我們提倡的教學思路,這主要是得益于思維導圖在知識教學和思維啟示上的顯著作用。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較,思維導圖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對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這也是從小學進入中學的過渡。因此上文中筆者主要立足自身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路徑,希望研究內(nèi)容可以為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全新教學思路。
參考文獻:
[1]王永紅.初探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22(26):144-145.
[2]賀菊.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甘肅教育,2017,22(08):179-180.
[3]劉曉萍.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2016,11(03):115-116.
[4]高迎迎.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習作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J].初等教育,2018,22(02):215-216,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