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澤標
隨著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深入推進,家校合作之于學生成長和學校發(fā)展的意義早已成為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識。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最完備的的社會教育是學?!彝ソ逃!彼哉f,加強家庭和學校的溝通,整合家庭和學校教育資源,形成教育合力,對于學生們的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一、家校合作概述
2015年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強化學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導,豐富學校指導服務內容,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將學校與家庭教育往往割裂開,教育以學校為主,忽視了家庭的指導地位。新教育追求“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認為教育本該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兒童今天在學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為長遠的人生與社會理想服務的同時,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生活。家校合作避免了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對學生的教育更為統(tǒng)一。在學校教育的指導下,家庭教育不僅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還可以為學生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更好的條件。家校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也是對小學生教育的實質性要求。
二、開展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合作能力不足
家校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當前的實踐與推廣 中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觀念的引導下,學校教學活動的進行往往需要家庭被動的支持,忽視了家庭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學校與家庭還未意識到平等合作的重要性,各方面工作的開展也就難以進行。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家庭也認為學校承擔著更大的教育責任。因此,家庭也忽視了自身在學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家庭對學校的支持力度不夠。家庭與學校雙方在教育認知上的不足,導致家校合作的能力也達不到要求,合作模式的全面推進存在較大的問題,也難以取得相應的效果。
(二)合作范圍小
在當前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家庭與學校兩個方面都較為偏重于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素質與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在學校教學中,受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往往以成績作為教學效果的評價標準,同時也作為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標準。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也較為重視學生的成績高低,并且在心理上給學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家校合作活動的開展,也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善,還是過于關注學生的成績。
(三)合作方式單一
家校合作要求學校與家庭達成教育上的共識,進而通過雙方的努力,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但是,在當前家校合作開展的過程中,家庭與學校缺乏實質性的聯(lián)系。 家長不會積極主動的了解學校教學的需求,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在校的生活情況也缺乏認識。在家校合作模式的實踐過程中,具體的落實并沒有與教學的實際情況聯(lián)系起來,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當前的教學需求,不僅導致家校合作難以發(fā)揮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三、開展家校合作的有效方法
(一)開展豐富多彩的家長會
家長會是推動家校合作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家長與教師溝通交流的橋梁。 家長會的開展,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改革。 首先,在家長會活動開展前,教師需要對學生近期的表現情況進行總結,對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對家長都進行匯報,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例如,一些學生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是該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積極幫助學生。其次,教師需要對家長進行正確的教育指導,讓家長也可以客觀正確的評價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關注點不再局限于成績,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在校的日?;顒右约氨憩F。進而,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積極的鼓勵與開導孩子。在家長會會中,還可以讓學生表達自身的感受以及提出自身的建議,讓教師與家長對學生進行全面正確的認識,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與成長環(huán)境。
(二)設立家長開放日
為了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學生在校的情況,以及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情況,可以設立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到學校中體驗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也可以更好的引導家長教育方式的轉變。在家長開放日,可以讓家長與學生共同聽課,讓家長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也讓家長更好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教師、學生三者之間可以更好的溝通交流,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取得更好的教學優(yōu)勢。
(三)通過活動促進家校互動
多邀請家長參加學校的活動,可極大促進家長深度參與學校教育的熱情和主動性。比如校本課程開發(fā),學校可讓家長共同參與。比如我校嘗試開發(fā)“封陽文化”校本課程,希望借此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傳承文明。封陽源遠流長,諸多深諳當地習俗及歷史變遷的家長的積極支持和參與,課程研發(fā)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組建“父母志愿者聯(lián)盟”也是較好的家校合作方式。如讓家長志愿者輪流擔當校園“安全員”,每天在上學、放學時段維持秩序;還可以邀請家長志愿者擔當課堂“助教員”,與孩子們分享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由此,師生、父母攜手,建立友好關系,學校和家庭密聯(lián)系在一起,與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通過信息網絡技術搭建溝通渠道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代信息技術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更加廣泛的支持,組建校園網,構建立體化家?;雍献骶W絡體系,是推進家校合作最為便捷的有效途徑。依托數字化校園平臺,學校可開展豐富多樣的家校合作活動,比如開辟家校論壇欄目,不僅可以常規(guī)的發(fā)布通知、作業(yè)公告、信息共享,還可與家長溝通和分享教育理念。另外通過手機微信、QQ平臺建立家長群,也是很好的家校溝通交流方式。通過家長群,教師可以更好的向家長傳遞教學情況以及教學要求。家長也可以對學生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握,并且對教師進行信息反饋。通過多渠道的溝通交流,促進教學全方面的進行。
家校合作是當前教學活動開展的根本性要求,對于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也具有很大的意義。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家長與教 師要意識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并且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推動家校合作的開展,促進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 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新教育講演錄卷九[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中小學德育》2017年第03期
[3]《中國教育研究指導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