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霞
摘 要:被貶黃州的蘇軾月夜泛舟寫下散文名篇《赤壁賦》,文辭優(yōu)美,意蘊豐厚。本文旨在對照西方文論的基礎(chǔ)上從“永恒觀”的角度去簡要解讀其文化意味,明確蘇軾集“儒釋道”傳承為一體的獨特世界觀。
關(guān)鍵詞:蘇軾;《赤壁賦》;永恒觀
宋人謝枋得在《文章軌范》中談及《赤壁賦》時寫道“余嘗中秋夜泛舟大江,月色水光與天宇合而為一,始知此賦之妙”。想想東坡一生仕途坎坷,畢竟慧根深植,才得在宦海沉浮中泰然自若,出言豪壯,放語曠達,且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yè)”,我輩之人,真是望塵莫及——東坡被貶黃州,寄情江月,寫下永恒的華章《赤壁賦》,而其“永恒”又豈止于它本身流傳千古,光輝不減呢?
東坡在寫《赤壁》,更在道“永恒”。
王羲之蘭亭一嘆“死生亦大矣”,道出了人類千百年來無主生死的悲涼;空谷傳音,響徹人們呼喚永生的夢囈。中國的“永恒”關(guān)乎死生,好像“不死”就是永恒:盡管博物館銹跡斑斑的丹爐已然冰涼,可潛藏在人們心中對于永生的渴望又何曾冷卻?盡管“蓬萊仙島”在典籍里泛黃成死灰般的古文字,但是那依稀的神光還是把人的希望一次次照亮——凡夫俗子莫不貪生惡死,貴有輕無;誠如萬事云煙忽過,也真應長嘆年華如梭而江月不改,吾生須臾而長江無窮。
東坡不是不知,而是深知:死生亦大矣!在失意的東坡眼里,死生更為分明:英雄不服老,終究要老去??v是一時英杰如曹孟德終也埋谷青山,豪氣干云亦委任塵土;一如“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此時江月如故,周郎安在?
佛法有云:“人生是苦”,“無常故苦”。一切都是暫時的存在而已,富貴功名,終會付諸東流;有形所在,俱要灰飛湮滅。天上白衣蒼狗,地上飛鴻踏雪,“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人生在世誠若“寄浮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栗”。不知死生之大,東坡又如何一語中的?東坡到底是明白“萬事皆流”,所以王圖霸業(yè)談笑中,不勝人間一場醉。
曾幾何時,孔子臨江感慨“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今日東坡偕友漁樵江渚,相囑匏尊,但見長江送流水,又是怎樣一番心境?——“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被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后卻又政治失意的東坡在此竟語出驚人。在黃州的“平生功業(yè)”,不是頓悟得“未嘗往”的禪機,又是什么?
西方的圣哲與東方的謫仙共語“古來萬事東流水”,東坡亦心有所動:春色三分,一分流水。用流水比那人生的沉浮、無常的命運、稍縱即逝的光陰,真是妥帖,而由流水觀照永恒,又是那么巧妙!恰是諸形無常,“萬事皆流”,所以佛告誡我們須得“放下”,何必“執(zhí)著”,所以柏拉圖教導我們膜拜理式,既然眼前的一切都成了“空”,又有什么不永恒?東坡是和柏拉圖一般的智者,在“永恒”起點上,他們志同道合。
東坡寫明月,不是最早的,不是最好的,卻是最熨貼人心的。他寫“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他寫山間明月,耳得為聲,目遇成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還寫此般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真是妙語!上與造物者游,下與外生死,無終始的“月”為友,東坡已入化境:天外有洞天,月上還有月,不是禪心見不得;月不在外,外無一物,月不在心,心外無物,不是禪心悟不得。
謝莊曾借月訴相思之衷情,月在天外;張若虛見月興人生之感,月在心外。凡斯種種,又怎比得東坡那可以信手拈來而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片水光月色呢?東坡究竟是得道的高人,在形而上的所在詩意地棲居,見其無窮,即見其永恒。他終究把人生的萬古愁化作杯中一盞酒,于是寵辱偕忘,五蘊皆成空;波瀾不驚,八風吹不動;不“省”人事,一醉到天明。
“自其變者而觀之,天地真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物與我皆無盡也”,短暫與永恒盡在變與不變中,變與不變盡在東坡的一雙慧眼中。風動幡動,不過仁者心動;天變地變,不過凡心在變。東坡得法得道,在他參透了,到達空明(既“無”的境界):無關(guān)生死——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無關(guān)苦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悲無歡,無慟無喜,無憂無懼,所以齊生死,所以等萬物。大道行于天地,天地萬物莫不大而逝,逝而遠,遠而反,所以東坡觀流水“逝者如斯”,卻說“未嘗往也”;仰明月“盈虛者如彼”,仍說“莫消長也”,更說“物與我皆無盡也”??此撬?,看月是月,看我是我,水月一體而又與我并生為一,任我取用,相入無礙——東坡轉(zhuǎn)依,便得“常樂我凈”,悠然舉杯,醉清風明月長江水。
也許,東坡的眼睛,就是柏拉圖的那面鏡子,四面八方地旋轉(zhuǎn),爾后萬物叢生,長江明月亦宛然可見,一片聲色;但東坡的慧眼中洞明的世界,又不全然是西方那面古鏡中的光景,而是中國禪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又是中國道的天地不言的“大美”。想來“永恒”之于東西方,同根畢竟不同葉,猶如木葉之分南北。東坡與柏拉圖,到底是殊途同歸。
中國的自然,可以承載中國的“永恒”。古人說“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忘相似”,也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蘇格拉底卻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我想,倒不是物不同,而是站的不同,看的不同。東坡對著長江明月,是親近的,于是洞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片聲色,于是物我合一而“永恒”;西方的圣哲柏拉圖,對著工匠的“床”,是疏離的,所以他說這不是真的,真的是“床之所以為床”那個理式,它才是“永恒”的所在。我想,我還是更喜歡東坡寓于禪境的“永恒”,畢竟永恒自心境出,縱意所如,天機自暢,多了那么一分空明和飄逸的意味;而若是永恒自“理式”出——理式只屬于“神”,就像真實的床是“神”造的,而人間只有“木匠”,我總以為少一點韻味。
在《自題金山畫像》中,東坡這樣寫道:心似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詹州。黃州赤壁,與其說因了一段群雄逐鹿的三國故事而名傳千古,不如說因了東坡逍遙快適的文化精神而常在,他修的又豈止是一人的功業(yè)呢?他就是一個永恒的符號。
東坡泛舟江渚,小舟從此逝,逝在此心安處,逝在“無何有之鄉(xiāng)”的永恒。
[參考文獻]
①朱東潤.《歷代文學作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新1版:1—411.
②張玉能.《西方文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版: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