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傾聽;體驗;教學設(shè)計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64-0030-04
【作者簡介】杜佳,南京市鼓樓區(qū)第一中心小學(南京,210029)教師,一級教師。
【設(shè)計理念】
不少小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存在多說少聽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品質(zhì)是促進學生交往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學生傾聽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會用積極的態(tài)度傾聽別人的表述和想法,并能給出積極的反饋;二是能夠正確傾聽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
本課旨在通過角色體驗、分享討論等活動,引導(dǎo)學生體驗積極傾聽對自己與他人的影響,與學生共同探討積極傾聽與回應(yīng)的技巧,引導(dǎo)學生正確傾聽別人給自己提出的建議,學會積極思考,營造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氛圍。
【教學過程】
一、熱身導(dǎo)入
教師:今天我有個笑話想跟你們分享。有個老爺在自家后院種了一些葡萄。有一天,老爺發(fā)現(xiàn)葡萄藤長了很長,想用些竹竿來支撐,于是他叫來管家說:“管家,去給我買幾支竹竿來”。當時管家有些心不在焉,走到路上,管家想:老爺讓我買什么呢?哦,是豬肝。他來到豬肉鋪買了一些豬肝。正巧那天買豬肝送豬耳朵,管家就把豬耳朵放在口袋里準備自己享用?;氐郊依?,他拿出了豬肝給老爺,老爺生氣地說:“你,你,你的耳朵呢?”管家自言自語:“老爺怎么知道買豬肝送豬耳朵呢?”于是羞愧地拿出豬耳朵說:“老爺,耳朵在這呢?!?/p>
學生大笑。
教師:你們?yōu)槭裁葱Π。?/p>
學生:老爺問的不是豬耳朵,是管家的耳朵,其實是說他沒有認真聽。
教師:你們覺得認真聽重要嗎?
學生:重要。
教師:是的,傾聽是人與人溝通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們需要發(fā)展的能力。
設(shè)計意圖:通過一則笑話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傾聽,讓他們意識到傾聽的重要性,激發(fā)他們參與話題討論的興趣。
二、文字探秘
PPT出示古文字“聴”。
教師:這是古文字“聴”,你們通過這個字的結(jié)構(gòu)看到了什么?
學生1:耳朵、眼睛。
學生2:還有一顆心。
教師:古人的智慧給我們的啟示是聽,不僅要用耳朵聽,還要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可見它是一項全身心的活動。如何才能更好地傾聽呢?今天,我們就要開啟一段學習傾聽之旅。
設(shè)計意圖:通過古文字賞析,讓學生感受到傾聽不僅要用耳朵去聽,更要用眼睛去觀察,用心去體會。最后,用一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對傾聽的思考,喚起學生探索本次主題的需要和愿望。
三、傾聽體驗
情境一:消極傾聽體驗。
學生兩人一組扮演A、B角色。A同學向B同學講述自己特別想和對方分享的事情,B同學有意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突然打斷或者轉(zhuǎn)移話題。1分鐘后,兩人交換角色表演。
教師:在你說話時B同學做了什么?看到他的表現(xiàn),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你對B同學的期待是什么?你期望他怎么做?
學生:他不停地打斷我。我非常生氣,感覺他一點都不尊重我。我希望他能耐心地聽我把話說完。
教師:是的,在我們與別人說話時,對方若不聽,會帶給我們一些不舒服的感覺,我們總是希望別人認真聽我們說話。那么怎么做才是認真聽呢?師生共同討論生成以下內(nèi)容(見表1)。
教師:當我們期待別人用這種積極的方式傾聽我們的時候,我們自己應(yīng)該怎么做呢?
學生:也用這樣的方式傾聽別人。
情境二:積極傾聽體驗。
學生兩人一組扮演A、B角色。A同學向B同學講述自己特別想和對方分享的事情,B同學用積極傾聽的方式去聽。1分鐘后,兩人交換角色表演。
教師:看到B同學的表現(xiàn),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學生1:剛才我說話時,他一直微笑地看著我,時不時點頭,我心里很高興。
學生2:剛才他和我進行了交流,我很開心,特別想再跟他說一會。
教師:當聽到A同學說,你認真聽他說話時他很高興,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學生1:我也很高興。
學生2:我也覺得和他聊得很愉快。
教師:如果你愿意經(jīng)常用這種積極的態(tài)度傾聽別人,你覺得自己會有怎樣的變化?
學生1:我和別人的感情會更好。
學生2:我會了解到很多我不知道的東西。
教師:是的,積極傾聽不僅能讓說話者感到愉快,感到被尊重、被認同的同時,傾聽者也會有良好的感受,雙方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交流,相互之間的感情容易加深。
設(shè)計意圖:通過消極傾聽體驗,引發(fā)學生思考對傾聽者的期待,探討積極傾聽的具體做法并進行練習,提高傾聽能力。之后引導(dǎo)學生換位思考,用期待別人的方式來傾聽別人,感受積極傾聽在人際互動中的重要意義,樹立積極傾聽的信念。
四、傾聽意見
教師:在剛才的體驗活動中,別人和你說的是他自己的事或是對某件事的看法。如果有一天,他跟你說的是針對你身上的問題提出的意見,你又會如何傾聽呢?請打開教科書看看同學互相提意見的故事。
學生閱讀情景故事。
教師:你們有過被別人提意見的經(jīng)驗嗎?
學生:有。
教師:現(xiàn)在,老師邀請你們一起來做個冥想:請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坐著,閉上眼睛。深深地吸氣,慢慢地吐氣,吸氣—吐氣。好,讓自己回到別人給你提意見的場景中。那是什么時候?誰在給你提意見?提了什么意見?你的感受是什么?想法是什么?你做了什么?請記住那個畫面以及那個過程,當你準備好了,就請睜開眼睛。
學生:我期中考試考得不好,小王說我是笨蛋,我非常想打他,但是我控制住了。
教師:我很欣賞你能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此時,想和你們分享一點:當你給別人提意見的時候,千萬不要隨便貼標簽,這樣他不僅會很受傷,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所以,提意見就請說出具體問題。
教師:我也想和你們分享我的方式。在別人給我提意見時,我會選擇傾聽,因為傾聽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而且我覺得,只有先聽了,才有機會去思考。聽完,我會問自己三個問題:他/她對我的期待是什么?我對自己的期待是什么?我可以嘗試做什么?現(xiàn)在,請你們帶著這三個問題再看看剛才那個意見,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學生1:我覺得老師給我提意見,是希望我作文能寫好點。我也希望作文能寫好點。我覺得可以多閱讀,多摘抄好詞好句,記住并用在作文里。
學生2:同桌給我提意見是希望我不要老和別人鬧矛盾。我也希望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別人友好相處。我可以嘗試在遇到事情時先深呼吸冷靜一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也許會好點。
教師:此刻,想對給你提出意見的人說什么?
學生1:我想說謝謝老師,我一定會努力的。
學生2:我想謝謝同桌指出我的問題,幫助我改變。
教師:傾聽并感謝別人給自己提出意見,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給自己一次機會去發(fā)現(xiàn)不同的自己。
設(shè)計意圖:通過冥想及分享,引導(dǎo)學生虛心傾聽別人的建議,并通過三個問題進行自我探索和整合,做出合理的選擇并積極行動,從而完善自我。
五、回顧與延伸
教師向每位學生贈送一份禮物——“傾聽之花”卡片,引導(dǎo)學生關(guān)注“傾聽之花”花瓣上的誠心、用心、專心、耐心、會心。
教師:希望這朵傾聽之花能陪伴著你們更好地傾聽大自然,傾聽父母長輩,傾聽老師同學,相信你們一定能夠聽出更多的驚喜和美好。傾聽是一種美麗的姿態(tài),讓我們向著美麗出發(fā),去做一個會聽、樂聽、善聽的傾聽小達人吧!
設(shè)計意圖:將本節(jié)課主要內(nèi)容匯集在一張卡片上作為禮物贈送給學生,從課內(nèi)延伸至課外,希望能在學生的心里種下一顆傾聽的種子,在生活中常常提醒自己帶著“五心”去傾聽,不斷地提升傾聽意識和傾聽能力。
【教學反思】
對于小學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不需要太復(fù)雜的專業(yè)知識講解,他們最需要的是在教師精心設(shè)計的課堂活動和指引中進行自我體驗、自我探索,自我生成經(jīng)驗。本節(jié)課注重學生自我的情感體驗,注重討論的深度和廣度,突出話題的開放性,激發(fā)學生的能動性。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問題,用自己的心去體會、去感受,用自己的期待去探索出積極傾聽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傾聽能力,并愿意傾聽別人的意見,主動思考,選擇行動。在整個過程中,筆者對學生的分享都是認真而專注的傾聽,并給予回應(yīng),這樣不僅是給學生一個好的傾聽者的表率,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彼此共同分享和傾聽,共同獲得智慧的生長。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品質(zhì)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節(jié)課只是給學生種下了一顆傾聽的種子。希望能夠結(jié)合學校、家庭之力,共同為學生營造好的傾聽氛圍,不斷提升他們的傾聽品質(zhì)。
【點評】
本教學設(shè)計,教師思路清晰,教學過程設(shè)計流暢,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有理念。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不是關(guān)注學生心理“健康”與“不健康”的教育,而是關(guān)注學生個體心理成長的教育。在本教學設(shè)計中,教師針對學生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多說少聽、不愿傾聽、不會傾聽的現(xiàn)象,架構(gòu)“真、實、小、近”、由內(nèi)而外的體驗感悟,幫助學生實現(xiàn)個體的不斷成長,整個教學設(shè)計契合9~10歲學生的個體心理成長。
2.有目標。教師對學生“傾聽別人的表述和想法,并能積極反饋”“傾聽別人對自己提出的意見,并在思考后合理擇取”這兩個目標的界定,源于對學生和活動課題的準確解讀,目標切口小、易達成。
3.有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多種形式:故事激趣增體驗、角色扮演增感悟、團體討論得方法、行為再練強能力等,幫助學生重視傾聽、學會傾聽、樂于傾聽,陪伴學生在充滿歡樂的過程中敞開心扉,自我接納、自我剖析,行走于“思、感、動、為、成”的心理之旅中。教師在課堂現(xiàn)場對學生回答的反饋具有針對性、富于同理心,這也是本課執(zhí)教者“會傾聽”這一心理輔導(dǎo)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
高效的傾聽除了是人際交往的需求,同時也是信息獲取、才干增長的需求,這一點在教學過程設(shè)計中,可適當向?qū)W生滲透。
(點評嘉賓:侯一波,江蘇省淮安市心理健康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