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人,帶給我們溫暖的力量;總有一些故事,能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感動,能讓我們永遠銘記;總有一種力量,驅使我們不斷奮進、堅持最初的教育夢想。這種力量來自身邊,來自跋涉在教育之路上、默默奉獻的每一個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南開區(qū)五馬路小學黨總支以“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張楠楠為榜樣引領,采取打造個性立典型、全員熏陶營氛圍的“點面結合”方式,讓教師的正能量氛圍越來越濃。在一場名為“愛生敬業(yè)、無私奉獻”的師德承諾會上,董洪晶、錢宏、曹偉、呂穎等8名黨員教師相繼登臺,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最后一個出場的教師正是張楠楠。
2017年當選“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的張楠楠,是此項評選開展以來,本市首位獲得這一殊榮的教育工作者。她像雷鋒那樣執(zhí)著,從教20余年,她不曾請過一天病假,可統(tǒng)計加班近5000個小時。無論學生或同事誰有困難,她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家長臨時有事無法接送孩子,她主動幫忙,有時還會把學生接回家照顧;她還曾出資數(shù)千元,幫助特困學生和困難教師。
“人生為一大事來”,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在正高級教師、天津市特級教師、河北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歷史教研員李學敏看來,大事,可以是轟轟烈烈載入史冊的,也可以是默默奉獻的愛。而她所鐘愛的教育事業(yè),從事的教研工作,就是她一生的最愛,也是她心目中的頭等大事。
2012年3月,區(qū)里要舉辦一次畢業(yè)班推動會,李學敏原本安排一位老教師做復習研究課,結果這位老教師推薦了年輕的王老師。李學敏很清楚,這位王老師是頭一輪給高三上課,能否勝任是個問題。但本著愛護、培養(yǎng)年輕教師的態(tài)度,她表示積極支持。
為了備好這節(jié)課,李學敏先后4次到學校參與磨課,完全沒有上下班的概念。溝通認識,修改設計,不分晝夜,有封郵件的發(fā)送時間竟然是凌晨2點29分。功夫不負有心人,王老師的這節(jié)復習研究課受到了區(qū)教育局領導和同行的廣泛好評。
“我的付出是一名教研員的職責所在,但我收獲到的遠遠多于這些付出?!崩顚W敏欣慰地說。正因為她的努力,河北區(qū)多名歷史教師成長為各級學科帶頭人,多名教師獲市級及以上獎項,這其中包括連續(xù)三屆4個歷史學科全國教學大賽一等獎,連續(xù)四屆天津市雙優(yōu)課一等獎。
從事教育工作,重要的是要耐得住寂寞,用心堅守,用愛呵護,用生命舞出一曲和諧的樂章。天津鐵廠距天津市區(qū)500多公里,地處偏遠山區(qū),地理位置偏遠、環(huán)境條件艱苦。為了結束天津“手無寸鐵”歷史,鐵廠人放棄優(yōu)越條件,在山溝中奉獻了寶貴的青春……針對職工家長對優(yōu)質教育的渴求,天鐵教育人幾十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區(qū),堅守三尺講臺,默默奉獻耕耘。
“我眷戀天津鐵廠,我更眷戀天津鐵廠的孩子,我慶幸選擇了教書育人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我將無怨無悔地耕耘在這片土地上,讓稚嫩的生命之花永遠綻放在希望的田野?!焙訓|區(qū)天鐵第一中學教師王艷艷說。
王艷艷是一名數(shù)學教師。2007年7月,她懷著對教育的夢想,捧著一顆火熱的心登上了神圣的講臺。記得剛參加工作時,校領導希望她擔任班主任,可她在心里一直打退堂鼓:“能行嗎?自己還是個小毛孩子,怎么管得了學生?”如今,她已成為學校骨干,更深深地愛上這片土地。
“愛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和基礎。站在神圣的講臺上,我不曾動搖過育人的拳拳之心。”王艷艷的同事李信立如是說。憑著這種對教育的赤誠之心和強烈的責任感,作為語文教師的李信立利用所教學科的特點,將班里學生的名字串成美文供他們欣賞;引導學生寫周記,寫身邊事,寫心里話,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和學生每天筆談交流感情;為學生寫散文式的激勵評語……
在河東區(qū)天鐵第一中學,像王艷艷、李信立這樣的教師太多太多。這主要得益于河東區(qū)天鐵第一中學以師德建設為重點、校長親自抓師德建設工作的工作思路。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宣揚教職工的感人事跡,在校園中弘揚正氣、樹立榜樣,營造了健康向上、充滿活力、文明有愛的校園文化和精神家園。
天津市第九中學1905年建校,至今114年,“普育”二字成為全體九中人的精神圖騰,“以教育情懷涵養(yǎng)生命,以學術精神格物致知,以求是態(tài)度明禮力行”的辦學思想鞭策著教師的進步,教師的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素養(yǎng)融入學校的百年血脈,促進了學校的發(fā)展。
黨員教師劉蕊,在其愛人援藏一年半的時間內,繁重的高三畢業(yè)班班主任和教學工作及家庭負擔壓在她一人肩上,但她從沒有向學校講過困難,沒有拋下她的學生。“因為每一個學生背后是一個家庭的幸福,雖然這一路風雨兼程,但我無怨無悔?!眲⑷锶缡钦f。
第九中學校長李穎表示,不斷地樹典型、推新人,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圍。也正因如此,近年來,學校涌現(xiàn)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全國勞動模范1人,市級師德先進個人2人。學校先后獲天津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市中小學“學雷鋒、樹美德、做新人”優(yōu)秀集體等數(shù)十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