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喆
大火熄滅4個月后,巴黎圣母院的重修工作還沒有正式展開。
在網(wǎng)絡流傳的照片中,建筑表面留著火災后斑駁的痕跡,曾經(jīng)戳進天幕的塔尖不見了,腳手架密密麻麻地包裹著建筑主體。吊車停在道路上,伸展長臂,與塔樓并立。廢墟周圍早已豎起圍欄,人們只能隔欄眺望。在這座建筑風華正茂的年代,每年前來欣賞它姿容的游客達1300萬人次,附近約有400家商鋪和300位雇工靠它的人氣生存。4月15日的火災之后,周圍商戶的收入大幅減少,不少雇員被開除或轉(zhuǎn)為臨時工。
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對著鏡頭承諾,將重建巴黎圣母院,呼吁法國人團結(jié)起來,定下5年之約:“把巴黎圣母院重建得更美好,我希望在5年內(nèi)完成。 ”
要兌現(xiàn)承諾,困難重重。“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耗費大量時間?!泵绹R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約翰·J·卡斯巴里對媒體說。英國肯特大學研究中世紀歐洲歷史的艾米麗·蓋里博士則表示:“重建工作大概需要40年,如果工作效率非常高的話可能要20年。”
2019年夏天,法國被高溫籠罩,氣溫一度高達39攝氏度,刷新70多年的氣象紀錄。人們想辦法避暑,巴黎圣母院卻只能硬扛。熱浪帶來了第二輪灼燒,被大火焚燒過的建筑石料碎裂、掉落,巴黎圣母院仍有傾塌風險。“幾個月以來,針對巴黎圣母院開展的工作不是要恢復其原貌,而是避免其進一步坍塌?!币晃环▏賳T說,“正式的修復工作至少要等到明年才能開工。”
它是法國掛在胸口的徽章,它遭遇重創(chuàng),震撼了法國人的胸腔,民眾普遍感受到焦慮和緊張?!爱敯屠枋ツ冈喝紵?,巴黎也開始墜落?!币晃环▏骷以诓稍L中說道,“它象征著這個國家當前困難重重的狀態(tài)?!?/p>
2018年年底,法國民眾為加征燃油稅和生活成本增長感到不滿,組織了50年來最為激烈的街頭抗議示威活動。有人點燃汽車,有人舉著斧頭砸碎窗戶,洗劫街邊的商店和銀行。
法國智庫法國經(jīng)濟形勢研究所2018年11月20日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08—2016年間,法國經(jīng)濟不景氣,政府為防止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改變了稅收政策,導致法國家庭年購買力平均下降440歐元。其中,中低階層受到的沖擊最大。
“這不是一場恐怖襲擊,這不是一場自然災害?!痹诜▏畏治鰩熀妥骷夷菘茽枴ぐ蜕忱士磥?,巴黎圣母院遭遇大火,是“人們緊緊攥在手中的、深信不疑的價值遭到重擊”。
等待法國人重建的,不僅是巴黎圣母院的建筑本身。一方面,人們開始重新審視保護歷史遺跡與古文明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周周不斷的游行示威活動開始減緩,人們討論著如何重建巴黎圣母院。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談道,“歷史上,我們建造的城市、港口和教堂,有很多遭到摧毀,但每一次我們都會重建”。然而圣母院的重修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反復敲打著法國人的決心和耐心。
社會各界都在表達著捐款的意愿,從富豪到普通民眾,人們慷慨表態(tài),僅僅兩天,承諾捐款的總數(shù)就超過8億歐元。
同時,也有異議出現(xiàn)。一位英國媒體人表示,她反對捐款來重修巴黎圣母院,因為“這些錢可以更好地用來解決法國其他的社會問題”。很快,部分承諾捐款者為沖動感到后悔。據(jù)法國媒體4月29日報道,莫爾貝克市市長在災難發(fā)生后,“和許多巴黎人一樣受到震動”,表示決定為該市2600位居民每人捐1歐元。但之后,市政廳商議后決定收回捐款2600歐元的承諾,將把這些錢用于本地。
6月,僅有少量捐款到位。據(jù)彭博社等外媒6月14日報道,法國富翁們至今仍未出資,目前的籌資主要來自通過慈善基金會捐款的普通民眾。在總計8.5億歐元捐款承諾中,實際到賬僅8000萬歐元,占認捐總數(shù)約9%。
7月,沒錢開工的巴黎圣母院重建工程又卷入鉛中毒風波。據(jù)NPR報道,一位名為Jacky Bonnemains的環(huán)保組織負責人在查閱歷史文件和檔案后估計,巴黎圣母院在高溫燃燒的過程中,屋頂和尖塔上440噸左右的鉛熔化了,向空中溢出大量鉛蒸氣。巴黎人民譴責巴黎政府和官員沒有及時把鉛污染的危害性公之于眾。鉛中毒的陰影在巴黎街頭飄散,人們感到不安。經(jīng)過為時3周的暫停后,維修工人重回工作崗位。從當?shù)貢r間8月13日起,圣母院周圍的廣場和街道開始清潔工作,包括為人行道吸塵和擦洗,用高壓水管沖洗地面,處理污水等。
今年7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一項關(guān)于重建巴黎圣母院的法案,確定了修復該教堂的工作框架,民間隨即鬧出烏龍,一對中國學霸情侶在巴黎圣母院重建的設(shè)計比賽中奪冠,報道將其解讀為修復巴黎圣母院將采用中國設(shè)計師的方案。事實上,組織本次大賽的是一家美國公司,并且沒有獲得法國官方授權(quán)。
12世紀初,巴黎圣母院開工修建。統(tǒng)治者路易七世希望將它作為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力量的象征。1239年,路易九世在此加冕,波旁王朝時期;路易十三將其作為大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成為王權(quán)政治的象征。它的修建歷時近200年,于1345年完工。1801年,拿破侖再度賦予它宗教之職,并在此加冕。從建成到如今,巴黎圣母院巍巍聳立了近700年。
建筑上的石頭訴說著建筑的歷史。維克多·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這樣寫道:“這座可敬的歷史性建筑的每一個側(cè)面,每一塊石頭,都不僅是法國歷史的一頁,而且是科學史和藝術(shù)史的一頁……簡直就是石頭的波瀾壯闊的交響樂?!?/p>
“未來還有很多考驗在等著我們。”馬克龍在電視講話中說,“那些我們認為堅不可摧的事物,也有可能遭到損傷。”